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台灣總是發生地震,那中國的台灣會不會像日本那樣,沉入海底呢?

台灣總是發生地震,那中國的台灣會不會像日本那樣,沉入海底呢?

原標題:台灣總是發生地震,那中國的台灣會不會像日本那樣,沉入海底呢?


關於台灣的一些地理常識,我們應該要知道:台灣島屬於我國的南方地區,我國南方地區的最高峰是台灣的玉山,玉山不僅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最高峰,同時也是我國東部地區的最高峰,玉山的海拔為3952米,日本人原先以為富士山是亞洲東部各個海島上的最高峰,到了台灣以後才發現玉山比富士山還要高,於是就把玉山命名為「新高山」。


(東亞大陸衛星圖)


為什麼我國東部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最高峰是台灣的玉山呢?為什麼亞洲東部有許多的山峰集中在日本列島和台灣島呢?這就不得不從大陸漂移學說說起。


1912年,德國地質學家與天文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該學說認為地球內部的岩石為玄武岩,地球表面的岩石則為花崗岩,玄武岩的質地比較軟,花崗岩的質地則比較硬,地球上的大陸就像冰山一樣浮在質地較軟的玄武岩之上,遠古時期,地球上的大陸只有一塊,現在形成的七大洲、五大洋都是由這塊遠古大陸經過漂移之後發展而來的。


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如同奇談怪論,讓人們無法接受,直到1960年美國地質學家哈里·哈蒙德·赫斯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以後,「大陸漂移學說」才得到了證實,並進一步發展為板塊構造理論。

「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地球表面有四分之三的面積是由海洋覆蓋的,海洋中的海水對各大板塊造成的壓力是不平衡的,由於壓力的不平衡,造成了板塊的漂移。


基於大陸漂移學說與海底擴張學說而發展成的板塊構造理論把全球分為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這六大板塊,板塊之中又有很多的小板塊,我國的台灣島就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一般來說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是地震、火山頻發的地帶。


台灣島其實就是菲律賓海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而形成的,菲律賓海板塊是全球唯一一個四面八方都是消減帶的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在東面俯衝於馬里亞納板塊之下,形成了馬里亞納群島,而太平洋板塊則俯衝於馬里亞納板塊之下,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菲律賓海板塊在西邊、西北邊和北邊均俯衝於亞歐板塊之下,形成了菲律賓群島、台灣島、琉球群島;菲律賓海板塊的南部與澳洲板塊、東北部則與美洲板塊相接。



(紅色箭頭所指就是菲律賓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在西邊、西北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了菲律賓群島和台灣島,那麼,這種碰撞會不會造成菲律賓群島和台灣島的沉沒呢?答案是否定的!


亞歐板塊是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是海洋板塊,一般來說,海洋板塊俯衝到大陸板塊下面,是不會把頂起來的島嶼帶向海洋的,每年不斷發生的造山運動還會讓島嶼的海拔越來越高。


台灣有五大山脈,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從宏觀上來講,這五大山脈都是由於亞歐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擠壓碰撞而形成的。但是從微觀上來說,海岸山脈是菲律賓呂宋火山島弧的延伸,簡單來說,就是菲律賓群島漂移而來的土地。為什麼這麼說呢?


菲律賓海板塊每年以8.2厘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俯衝於歐亞板塊之下,到了台灣島附近以後,由於受到了亞歐板塊的擠壓作用,其運動方向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在台灣島的南部,亞歐板塊俯衝到了菲律賓板塊的下面,形成了馬尼拉海溝和呂宋火山島弧,台灣的海岸山脈即是菲律賓呂宋火山島弧的延伸,而在台灣島的北方與東北方,菲律賓板塊則俯衝到了亞歐板塊的下面,形成了琉球海溝和沖繩海槽。


(紅色箭頭所指就是馬尼拉海溝)


我們看一下地圖就會知道,台灣島的南部是亞歐板塊俯衝到了菲律賓板塊的下面,北部與東北部則是菲律賓板塊俯衝到了亞歐板塊的下面,按照這種運動趨勢,發展下去,台灣島的造山運動不會停止,會越頂越高。


也正是因為台灣島的造山活動比較頻繁,所以我國東部地區的最高峰是台灣的玉山。


綜上所述,儘管我國台灣島上的地震活動比較多,但是台灣島不會沉入海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飛說史 的精彩文章:

江西人為什麼被外省人稱為「江西老表」?老表是貶義,還是親昵?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麼霸氣的話,到底是誰說的?

TAG:騰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