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草之外開一門,風行雨散最風流:王獻之的半生之憾

行草之外開一門,風行雨散最風流:王獻之的半生之憾

公元222年,曹植途經洛水時邂逅了傳說中的伏羲之女洛神,寫下了中國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賦》,在文章中,曹植把所能想像到的最美好的辭彙,都毫不吝惜地加在這位神女身上,極盡描摹這位洛神的風采神姿,字裡行間充斥著強烈的傾慕之情。其中諸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類的描繪,已成為千古名句。

一百五十年後,王獻之抄寫了小楷名篇《洛神賦》,或許是因為王獻之和曹植心靈相通之故,王獻之將洛神賦寫得字畫神逸,墨彩飛動。《洛神賦》的真跡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了。只能看到傳為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稱「碧玉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十三行」。這件被後人譽為「小楷極則」的作品可謂體勢秀逸,靈秀流美。甚至有人戲稱,《洛神賦》是小楷里的第一美女。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洛神賦》文章飽含深情,書法散逸自然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祖籍琅琊臨沂,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官吳興太守,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人們將他和鍾繇、張芝、王羲之一起並稱「四賢」,又將他和王羲之並稱「二王」(大王、小王),並有「小聖」之稱。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歲就過早病卒。

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位巨子,風流蘊藉,乃一時之冠。王獻之從小跟父親學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父親王羲之的悉心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筆法基礎。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採眾家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機遇,加之他過人的膽識和傑出的才華,終於沒有被籠罩在王羲之的盛名之下,贏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和聲望,開啟了新的書風,彪炳千秋。

由晉末至梁代的一個半世紀,他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其父王羲之。「張芝驚奇,鍾繇特絕,逸少鼎能,獻之冠世。」

到了唐代,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竭力褒揚王羲之而貶抑王獻之,皇帝的「揚羲抑獻」,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但他的作品《洛神賦》、《鴨頭丸帖》、《中秋帖》(米芾臨)、《東山帖》等,都是書法藝術的瑰寶。

即使是在唐代李世民推大王、貶小王的時代,唐人學小王的仍然有很多。尤其是學草書的,無不以學王大令為時髦。

宋初的書法,並舉「二王」,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十卷,這就是著名的《淳化閣帖》,其中單著錄王獻之書帖的有七十三件。宣和年間,宋徽宗雅好王獻之書法,《宣和書譜》所收的王獻之書跡增至八十餘件。但這些墨跡本絕大多數沒有保存下來,僅存的墨跡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好在歷代刻帖還保留著一些真跡刻本,給我們學習了解王獻之書法留下寶貴資料。

王獻之創「稿行之草」為其一大貢獻,其行草:天然有妙趣,無上稱神品。王獻之的行草書以《鴨頭丸帖》最為著名。其用墨由潤到枯,結體妍美質樸,運筆流暢舒張,氣韻生動流轉,可惜現在流傳下來的是唐摹本。

"一筆書"為其又一大貢獻,其一筆書:綿綿不間斷,爽爽有生氣。《中秋帖》就是其「一筆書」的代表作,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中秋帖》經考證,是北宋米芾的臨本。米芾是否融合了自己的筆意,小王當年的一筆書風貌到底是否真的原形如此,我們現在都不得而知了。

王獻之學書和他的父親一樣,不局限於學一門一體,而是窮通各家。所以能在「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王獻之用筆「外拓」,完全與其父的「內擫」相反,由於王獻之的「外拓」法更多地吸取篆書的特徵,使得他的用筆線條更加生動自然、輕鬆優雅,從美學角度看,具有寬綽舒展、典雅大方、爽利勁健的美學特徵。

「始從破體變風姿,一一花開春景遲。」

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獨絕。

王獻之在勤奮研習前人書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開創進取,創造破體,形成更為抒情張揚的書體,與大王一樣,分別開創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書法意境和審美情趣,對後世草書,尤其是大草影響巨大,具有堪稱典範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曹植筆下的宓妃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王獻之筆下的洛神又是誰呢?是與他青梅竹馬的郗道茂?亦或是桃葉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在那個男權的社會裡,郗道茂與桃葉們固然沒有什麼選擇的權利,但背負了太多枷鎖的曹植與王獻之們呢?

王獻之一生官至中書令,榮寵加身,又兼書法傳世,蘊藉風流,應有盡有;然一念蹉跎,自甘毀傷,終悔咎於心,成半生之憾,應無盡無。

《思戀帖》可見其心頭之悔,《奉對帖》亦為其一生之痛。

愛書法,關注六博之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言敬事知與行 的精彩文章:

分條析理:理清文字發展數據流

TAG:思言敬事知與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