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國維輯本《使高昌記校注》

王國維輯本《使高昌記校注》

王國維輯本《使高昌記校注》

王國維輯本《使高昌記校注》

王國維輯本《使高昌記校注》

《使高昌記》,又名《西州使程記》,宋王延德撰,久佚。今本為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從《宋史·高昌傳》中輯出。

王 延德(公元933年―公元1006年),北宋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北宋前期出色的外交家與理財家。少時侍晉王趙光義門下,光義即位後,王延德遂補殿前承 旨,再遷供奉官。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高昌回鶻王阿廝蘭汗遣使朝貢,王延德奉敕與殿前承旨白勛一同西使,代表朝廷頒賜西域各地君長繒帛金帶。其 行程大致為:從夏州(今甘肅夏河縣)渡黃河,經今青海北部沙磧,再由伊州(今新疆哈密)轉往高昌(今吐魯番),歷時四年,至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復循 舊路返回開封。次年,據沿途所歷見聞撰《西州程記》,獻給太宗皇帝。王延德出使高昌,是現今所知北宋王朝針對西域諸族惟一成行的官方出使活動,為取得回 鶻、韃靼等民族的支持,以牽制和削弱遼的勢力。王延德的出使活動,雖未取得預期成果,但作為中原王朝繼後晉高居誨出使于闐之後的又一次重大官方出使活動, 起到了聯絡東西、加強交流的作用。後據西行經歷撰寫是書,反映了北宋時期高昌回鶻地區的民族分布和社會狀況,是研究宋代高昌回鶻歷史及西域地理的寶貴資 料。他所記述的契丹、党項、韃靼、高昌回鶻等民族聚居之地的風土人情、物產資源、地理環境以及人民生活狀況等等,近代以來受到中外學者的重視,並譯成多種 語言。此書與五代後晉高居誨《使于闐記》、金劉祁《北使記》、元耶律楚材《西遊錄》等西行記齊名。

王國維,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 浙江海寧鹽官鎮人。先後從事哲學、文學、中國戲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漢晉木簡、漢魏碑刻、敦煌研究。他還在文字、音韻、訓詁等語言文字學領域多 有建樹,被譽為一代國學大師。梁啟超稱他是「學界重鎮」,王國維手稿國家圖書館藏有百餘種。其中有《人間詞》、《人間詞話》、《觀堂集林》等。

其 研究重心轉向西北史地之學,是從1925年入清華國學研究院起,輯有《古行記校錄八種》,《使高昌記校注》即其中之一。此書輯自《宋史·高昌傳》,並據宋 王明清《揮麈前錄》所引校勘。國家圖書館所藏稿本保留了王國維鉤沉史料、辨章學術的原貌,字裡行間的丹黃批註、圈點勾稽,生動再現了王國維的治學形象。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包羅萬象的藝術史——從沈括《夢溪筆談》談藝術經典
中國現代教科書之父張元濟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