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四大才女都是誰?她們最終結局為什麼令人唏噓

民國四大才女都是誰?她們最終結局為什麼令人唏噓

隨著清王朝的覆滅,緊隨其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使民主和科學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漸漸開化。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大批女性文學作家及作品,她們以其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及審美傾向而獨樹一幟,令當時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成為當時文學中的一股強勁的新鮮血液。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今天給大家說說這四大才女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一、呂碧城。她生於1883年。早年因家庭不幸,遭到退婚。1904年,呂碧城結識了天津《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並以絕妙文采,得到英斂之的賞識,成為該報第一位女編輯。從此,呂碧城聲譽鵲起,一發不可收。呂碧城是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新女性,也是近代傑出的女詞人,她的詩詞創作,有著極高的天賦和才華,作為辛亥革命前後著名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被稱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1943年1月4日,呂碧城夢中得一詩,抄寄友人:「護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績忍重埋。匆匆說法談經後,我到人間只此回。」這也是她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作,堪稱絕命詩。20天後,61歲的呂碧城在香港九龍辭世。

二、蕭紅。她出生於1911年。1930年,29歲的蕭紅因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與中學同學同居懷孕後被棄,困於旅館,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報社的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蕭紅將北方鄉村特有的荒涼曠野下人們的生存狀態、風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的帶入文壇,使文壇既陌生又無限新奇。1940年初蕭紅與端木蕻良來到香港,這也是蕭紅生命中的最後一站。蕭紅在死時留下遺言:「我將於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三、石評梅。她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而自取筆名石評梅。1919年,「五四運動」後,石評梅報考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體育系。在女高師讀書期間,期間,她結識了一大批摯友,也因此闖入了文學的門檻。石評梅開始在《語絲》、《晨報副刊》、《文學旬刊》、《文學》,以及她與陸晶清參與編輯的《婦女周刊》、《薔薇周刊》等等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歌、散文、遊記、小說,其中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1928年9月18日,石評梅在北京西栓馬樁八號寓所開始發病,劇烈頭痛,逝世於北京協和醫院,時年26歲。

四、張愛玲。她原名張瑛,後來改名張愛玲,中學畢業後到香港讀書。1942年香港淪陷,未畢業即回上海。她的創作大多取材於上海、香港的上層社會,社會內容不夠寬廣,卻開拓了現代文學的題材領域。這些作品,既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根柢,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代派心理描寫技巧,並將兩者融合於一體,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她的作品多發表於《天地》、《萬象》等雜誌。23歲的時候,她與胡蘭成結婚,抗戰勝利後分手。1955年張愛玲旅居美國,在美與作家賴雅結婚,後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在美過著「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發現老死於美國洛杉磯自寓,享年74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為何黃百韜兵團待在碾庄不走?原因是此人太迷信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整編74師為何全軍覆滅?原來國軍內部都有這個弱點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