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四氣調神大論》談導引王賓《黃帝內經》應用

從《四氣調神大論》談導引王賓《黃帝內經》應用

從《四氣調神大論》談導引

作者:王賓

她,是新疆的李秀花同學,在首次學習我的《簡明一針術》時,當時正腰痛,說要讓我給她扎幾針,沒等到扎針灸,在課堂上練了內勁功法就不痛了,學習的三天中練練再也沒痛,時隔半年來到了洛陽學習我的《靈樞·三五脈法與針灸》課,又告訴大家說這半年腰沒有痛過。還有一個學生當時頸椎病 ,由於當時學生多也就僅僅扎了一次頸胸兩針加上內勁功法的練習再也沒有痛過,這次來洛陽學習他告訴我說就是因為在上海學習一次治好了多年的頸椎病才來學習《脈法與針灸》的。

給大家說這個我是想說,「三分治七分養」 ,面對諸多複雜的疾病單單靠醫生的治療遠遠不夠,《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開篇就告訴我們「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的養生方式,中醫的按蹺導引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說「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治宜從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地平以濕,說明潤土生萬物,人體也一樣脾胃的濕氣潤澤我們的身體,使我們的身體充滿光澤,那麼導引按蹺就可以做到這些,導引就是形體的誘導運動,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可以通過呼吸,吐納,音樂等達到氣機的調和暢通,如八段錦,六字訣,易筋經,洗髓功,五禽戲等。按蹺是通過手按和配合肢體的運動導引氣機的正常運行。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第二》 的篇幅論文講了四氣調神,四氣者春夏秋冬,春三月發陳養肝以生,夜卧早起:夏三月蕃秀養以長,夜卧早起;秋三月容平養肺以收,早卧早起;冬三月閉藏養腎以藏,早卧晚起。春夏皆夜卧早起,按入夜9--11點睡覺,早5--7點起床,秋天早卧早起,早卧就是入夜7--9點睡覺,早上還是5--7點起床,到了冬天就要早卧晚起,早卧在7--9點晚起在早上7--9點。仔細看看,這些不就是日出日落嘛。日出日落世界之大各地有差別,當然要按當地而定。那麼這裡說明古人對睡覺的講究是非常有節律的,不可違背,早睡早起可以養精積潤保護我們的健康。

五臟在黃帝時代為五藏,藏,藏的是人體的精華,人到中年四五十歲病多不是這樣就是那樣,其實是我們在之前作息不規律耗了大量的精華,使我們的身體潰不成軍。到了中年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睡不牢穩就是精氣的不足。那麼我們晚上睡不好習慣上是第二天睡懶覺,想把沒有睡的覺補回來,實際是補不回來的,如果睡到中午起來會感覺渾身無力。那麼補救的辦法就是早起,按以上講的日出日落早起,早起中午可以補睡20--30分鐘,下午會很精神,到了晚上會很快入睡,中午的午覺不可多睡,多睡會整個下午就會沒有精神。早上是太陽升起時,人的陽氣如同太陽隨太陽日出日落,日出不起時間久了就會封殺陽氣,到晚不睡如同太陽不落入山中那麼就會耗傷陽氣。

一年四季在宜春,早上如春,早起太陽東升是必然的規律,人體肝經如同春天,春天養好了秋好收成,春天養不好就順不下去就沒有夏天何談秋收冬藏,人體也是如此,故早起非常重要,是我們一生必須養成的好習慣。不早起陽氣就會憋在體內憋出毛病, 不早起如同一天沒有太陽,人體內沒有太陽的正常升起就會缺乏陽氣的普照,濕氣就會泛濫,濕氣是生蟲的地方,久之身體很多疾病就出來了。

最後還是請大家記著;日出日落作息,春夏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

版權聲明: 本文為原創,無作者授權,不得私自轉載引用。

學生聽課使用效果病例分享

注意

別忘了關注的我們微信「公眾號」,掌握最新資訊!

長按識別「公眾號」二維碼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陵泉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陵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