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5億年前最大物種滅絕事件的起因被揭開,科學家:恐會再來一次

2.5億年前最大物種滅絕事件的起因被揭開,科學家:恐會再來一次

二疊紀末滅絕事件

在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世紀末,地球上發生極其嚴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第三次大滅絕),這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當然,滅絕恐龍的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第五次大滅絕)已經很糟糕了,但相比之下,第三次大滅絕是地球史上最慘烈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開始於大約2.519億年前,在大約五十萬年的時間裡,超過90%的海洋生物和超過三分之二的陸地生物從地球上消失。

然而,科學家不知道此次事件的起因。有一種理論認為,大規模的火山爆發與之有關。最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學家提供了二疊紀末滅絕事件的實驗證據,表明這起事件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所熟知的臭氧層造成的:臭氧層變薄。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

研究人員認為,當時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稀釋了臭氧層,從而使紫外線輻射增加,導致樹木很難繁殖或不能繁殖。因此,雖然火山活動沒有直接殺死動物,但這引發了一場連鎖反應,森林大幅減少,導致食物網崩潰,最終致使大量動物滅絕。

這個證據來自於突變的花粉,科學家在很多裸子植物的化石中出現了突變花粉標本,這些植物在開花植物興起之前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植物,所有這些都可以追溯到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研究人員認為,突變的花粉是由紫外輻射增加導致晒傷而引起的。

為了驗證這種設想,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重現了低臭氧環境。研究人員選擇矮松作為研究對象,因為它們的花粉與二疊紀松樹的花粉相似。在實驗中,矮松暴露在不同強度的紫外輻射下進行生長發育。結果發現,暴露在高強度紫外輻射的樹苗長出了突變的花粉,使其變得無法繁殖,這種情況與二疊紀末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古生物化石

這個實驗結果支持了科學家提出的假說,在二疊紀末期,火山活動並沒有直接殺死地球上的動物,而是導致臭氧層變薄,紫外輻射強度升高,使得植物變得不育,這就會引起食物危機,最終導致地球上的生物大規模滅絕。

科學家警告稱,這也可能成為我們當前時代的警告,發生在地球過去的事件也很可能會在今天再次發生。事實上,很多科學家認為,未來地球上還會再次出現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希望我們不會成為遙遠未來的智慧生命的反面案例。

這項研究已經刊載於最近一期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一號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研製出超強的聲學牽引波束,有望使人類懸浮起來!
如果兩顆恆星碰撞會有什麼後果?

TAG:火星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