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回顧2017,中國存儲市場變化超乎想像!

回顧2017,中國存儲市場變化超乎想像!

如果只是短短一周或者一個月看,存儲市場,變化不是明顯。但是時間拉開到一年,整個存儲市場還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回顧2017年存儲領域各個廠商在新技術、產品、創新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在SCM、國產存儲晶元、全快閃記憶體陣列、軟體定義存儲、對象存儲、超融合、數據保護、容災、備份、固態盤、磁碟等領域的創新產品。

創新、創新、再創新!

在存儲技術創新方面, SCM需要提及一下。這個SCM是什麼?Storage Class Memory,簡稱SCM,中文名稱是存儲級內存,其技術點是是介於DRAM和NVME之間的一個非易失性存儲。其特點是存儲速度盡量接近內存,但是存儲容量盡量接近SSD。目前SCM介質被認為主流來自Intel和Micron的3D XPoint、三星的Z-NAND和Spin Torque MRAM。

3D XPoint能夠提供了10倍的NAND快閃記憶體性能,和1000倍的耐久性,和三星提出的Z-SSD的讀取速度將是標準NAND快閃記憶體的7倍。

隨著SCM技術的成熟和產品的推出,我們能看到的是華為已經在構建SCM(存儲級內存,Storage Class Memory)1.0生態,通過在SCM介質、NVMe和NVMeoF的速度之間的平衡,構建新一代全快閃記憶體系統。

在存儲核心技術創新方面,國產存儲廠商也在進步。包括國產化並且首款商用NVMe SSD主控晶元產品推出,包括從國產CPU到晶元、橋接晶元、BIOS、存儲管理軟體等基於自主研發的企業級存儲陣列推出。

從2017年的各種諮詢報告中,我們看到了華為存儲已經蟬聯Gartner通用存儲陣列魔力四象限報告領導者位置了。在中國市場,華為存儲營收和出貨量也都是NO.1。在技術創新方面,華為全快閃記憶體繼續在性能、可靠、高效性方面加大技術投資。華為是業界唯一開發SSD晶元、SSD碟片和全快閃記憶體系統的廠商,有能力協同盤和系統的能力,可以將全快閃記憶體的特性發揮到極致。

浪潮存儲也連續3年在高端存儲市場銷售額增長超過100%。2017年2月,浪潮提出了「以智變,迎萬變」的理念,對統一存儲進行全平台升級,以智能為核心,正式推出新一代智能存儲G2平台。

在2017年,憶芯科技成功推出了國內首款商用NVMe SSD主控晶元STAR1000,並被業界主流SSD廠商所選用。STAR1000實現順序讀寫性能分別高達3GB/s和2GB/s,隨機讀寫性能分別高達350K和300K IOPS ,支持最新NVMe1.2協議(StarNVMeò技術)和主流MLC、3D TLC顆粒(StarFLashò技術StarLDPCò技術)。

2017年11月,宏杉科技宣布了採用了由國防科技大學自主研製的「飛騰FT-1500A」處理器的MS3000G2-FT企業級存儲。該產品具備企業級存儲功能特性,可為政府、企業、國防、軍工等多個重要行業用戶的關鍵業務提供存儲能力的支撐,確保信息安全,規避安全隱患。

在內存創新方面,紫光國芯,2018年或將迎來首款國產DDR4內存。紫光今年在晶元、存儲等領域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在2017年1月,紫光宣布投資2000億元在南京建設半導體產業基地,主要產品為3D-LAND FLASH、DRAM存儲晶元等,建成後將實現月產晶圓10萬片。

合作、合作、再合作!

在2017年的2月15日,一家中國領先的信息系統提供商中科曙光和一家全球混合雲數據管理權威企業NetApp,雙方宣布了一項戰略合作,要針對軟體定義存儲領域展開一系列技術研發與市場推廣的深度合作。半年之後結出果實,在9月1日推出曙光HyperStor軟體定義存儲家族產品。此次新發布的產品集合了NetApp ONTAP數據管理解決方案與曙光模塊化伺服器優勢。

HyperStor將是曙光存儲線的重要補充,填補了曙光現有存儲產品線在ServerSAN和HCI產品領域內的空白,大幅提升了曙光存儲的整體實力。進一步為曙光打造完整的存儲藍圖。對於NetApp來講,也進一步實現在中國的本地化服務,加速推動中國軟體定義存儲市場發展。

在2017年,希捷與包括華為、騰訊雲、阿里雲、海康威視、大華,曙光、大疆、新華三等都展開新的合作,浪潮與希捷再次簽署了策略合作協議,同時也帶來了雙方最新的合作成果,應用希捷企業級硬碟的符合ODCC標準的天蠍整機櫃。,希捷創新的推出全球首發酷鷹人工智慧(SkyHawk AI)監控硬碟和酷鷹硬碟健康管理方案(SkyHawk Health Management)。希捷與海康威視共同研發的酷鷹硬碟健康管理(SkyHawk Health Management),結合酷鷹人工智慧(SkyHawk AI)監控硬碟為安防監控系統存儲提供更強大的保障。能夠實現對硬碟故障的提前預判、干預和恢復。

希捷與騰訊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騰訊把希捷作為主要的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而希捷也將騰訊作為戰略夥伴,為其建立專屬的服務團隊。雙方將在產品與技術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市場發展。產品技術合作方面,幾乎涉及希捷全線的企業級存儲解決方案,包括關鍵任務硬碟、近線硬碟、雲盤、備份盤以及固態硬碟等。

同樣在2017年,戴爾(現在稱之為戴爾易安信)與合作夥伴繼續打造的未來就緒企業雲聯盟成員進一步擴大。針對中國市場,戴爾與合作夥伴推出重要的未來就緒企業雲聯盟,未來就緒企業雲聯盟目前包括戴爾、東軟、FIT2CLOUD、雲宏、Pivotal、UnitedStack有雲、VMware、XSKY、英方、YottaCLOUD優特雲、靈雀雲和ZStack。

競爭、競爭、再競爭!

傳統存儲廠商將面臨公有雲和公有雲垂直堆棧提供商的挑戰!

阿里雲在2018年1月發布新一代存儲產品家族,推出全新一代塊存儲、極速型OSS(對象存儲)、NAS Plus等企業級存儲產品家族,並對分散式存儲引擎進行全面升級。塊存儲方面推出的是號稱阿里雲迄今為止性能最強的企業級塊存儲服務。企業級塊存儲服務搭載ECS雲伺服器,ESSD可提供單盤100萬IOPS的隨機讀寫能力和4000MB吞吐量,單路時延低至0.1毫秒,可讓單台雲伺服器整體存儲性能提升了500%。

阿里雲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涵蓋公共雲、混合雲、專有雲在內的全線企業級高性能存儲產品線,包括對象存儲OSS、塊存儲 Block Storage、共享文件存儲NAS、共享塊存儲、表格存儲、歸檔存儲以及混合雲存儲系列,並且提供在線和離線數據搬遷服務。

我們看到像阿里雲這樣的公有雲廠商與企業級存儲廠商的關係由之前的純合作,變成了即合作有競爭的關係。

智能、智能,再智能!

在2017年,幾乎所有的存儲廠商都加大智能化在存儲設備的應用。今天可以說智能化貫穿所有的設備。

在企業級存儲領域,華為認為自身就是智能化最堅定的應用者和推動者。華為希望用AI和大數據改造存儲管理,第一,讓運維智能化,新的智能管理系統eService實現快速部署、自動適配以及故障自愈。讓基礎設施的運維人員從線上調優運維配置,實現全面運維智能化。第二,資源調度智能化。讓使用者實現智能資源分配,秒級業務模型匹配,分鐘級資源分配。按最優模型快速分配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基於趨勢預測,提供智能的資源回收和數據流動的決策建議並自動執行,簡化運維管理。最後做到使能數據價值挖掘,實現數據利用的智能化。

浪潮也在2017年10月曆經五年預研、兩年開發的智能全閃G2-F於正式上市,首批發布的三款智能全閃產品包括:入門級智能全閃AS2600G2-F、中端智能全閃AS5500G2-F和中高端AS5800G2-F。這三款基於企業級智能存儲平台的全快閃記憶體存儲,針對SSD特性進行了從全快閃記憶體存儲架構、效率到可靠性的優化,

在2017年,HPE新發布的3PAR StoreServ 9450除了擁有快閃記憶體的重刪與壓縮技術,最關鍵的是引入了新收購的Nimble監控與預測分析技術,包含基於雲的預測分析平台以及InfoSight人工智慧技術,主動監控存儲故障。作為HPE存儲產品在中國的獨家提供商,新華三同步全球洞察力和技術領先的產品方案,在智能存儲領域,隨著Nimble和SimpliVity的加入,相信也為中國企業用戶帶來國際前瞻的技術和產品。

最後2017軟體定義存儲再一次閃亮!

在軟體定義存儲領域,XSKY的崛起,讓我們看到在硬體標準化以及軟體定義化的發展力量。軟體定義存儲的最大動力是X86通用平台的普及,越來與多的用戶在其IT基礎設施改造與部署中引入SDS。

來看看軟體定義存儲(SDS,Software Defined Storage)的核心價值:完全基於已有的標準化通用硬體平台,開發出與硬體無關的存儲軟體產品,以非鎖定的方式實現數據存取。

根據IDC《2017年Q2中國軟體定義存儲及超融合市場跟蹤報告》最新發布:

XSKY在2017年上半年保持了迅猛的市場發展勢頭,在中國SDS的整體排名中,XSKY位居前三。在軟體定義存儲細分市場對象存儲領域,XSKY、華為與IBM位列三甲,在軟體定義存儲塊存儲細分市場華為、XSKY以及新華三位列三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紅帽Ansible 自動化策略
CES 2018:CIO通過技術合作推動智慧城市工作進程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