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抗體又消失了,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嗎?
小張夫妻兩個都是乙肝「大三陽」攜帶者,家族中也有一些人死於乙肝相關的肝硬化和肝癌,他們因此對於乙肝特別恐懼。兩人結婚後有了自己的孩子,母嬰阻斷很成功,孩子沒有感染乙肝病毒,還產生了比較高濃度的乙肝表面抗體。
最近他們給孩子做了一次檢查,發現乙肝表面抗體轉陰了,特意到門診諮詢我是否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我認為孩子既然原來確實產生過比較高濃度的乙肝表面抗體,即使現在表面抗體消失了,也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如果實在擔心,也可以加強一針乙肝疫苗,十天後複查乙肝表面抗體。 小張又給孩子注射了一次乙肝疫苗,十天後複查發現乙肝表面抗體定量飆升至超過1000,為什會出現這種情況?
乙肝疫苗其實就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注射乙肝疫苗以後可以刺激人體產生保護性的乙肝表面抗體。我國的慢性乙肝指南明確指出:接種乙肝疫苗後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以持續12年。
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乙肝表面抗體監測或者加強免疫。但是對於高危人群可以進行乙肝表面抗體監測,如果乙肝表面抗體定量低於 10 mIU/ml ,可以重新注射乙肝疫苗。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注射乙肝疫苗以後確實產生過比較高濃度的乙肝表面抗體(超過 100 mIU/ml ),即使乙肝表面抗體消失了,也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
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是有記憶的,再次接觸乙肝病毒,人體會迅速產生大量的乙肝表面抗體來消滅乙肝病毒。長期不接觸乙肝病毒,體內的乙肝表面抗體濃度會逐漸下降直至消失。
從這個意義上說,抗體產生後又消失是好事,說明很久沒有接觸乙肝病毒了。如果長期不接觸乙肝病毒,體內仍然保持高濃度的乙肝表面抗體,那是一種浪費。人體的本能都知道節約,我們有什麼理由反覆浪費寶貴的藥品、時間和精力?


※世界癌症日:帶你了解肝癌的病因和預防
※肝炎發病後,不要急著做肝纖維化掃描
TAG:王勁松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