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其子孫後代是如何經營的?最終結局又如何?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其子孫後代是如何經營的?最終結局又如何?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雷曉凡

鄭成功率領其部收服台灣後,打算經營台灣作為反攻明朝的基地。鄭成功在台灣島鼓勵屯墾、發展農業、收服民心,可惜天妒英才,年僅39歲便去世了,其子孫統治台灣時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對開發台灣地區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鄭成功勢力示意圖

鄭經在位時期為1662年至1681年,近二十年間,鄭經集團繼續推行開墾,另外積極剿滅海盜、拓展商業。清朝在大陸施行海禁政策,不允許海峽兩岸進行商貿來往。但台灣地區依舊與大陸保持著走私貿易。此外,台灣也從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進口日本的銀、銅等金屬與盔甲,以武裝軍隊。鄭經還允許日本商人居於雞籠(今基隆)。167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與台灣簽訂通商條約,向台灣軍隊販賣西洋槍炮,聘請英國炮手出任台灣炮兵教練。鄭經還發動了討清戰爭,但並沒有實質性的收穫。

鄭克監國時期較為短暫。1680年鄭克就開始幫助鄭經處理政務,鄭經對他頗為放心,只是偶然閱覽奏章。部分史籍稱剛毅勇斷,有乃祖風,深得民心,在執法上一秉至公,即便是宗室犯錯也依法辦理。今天台南市延平郡王祠有「夫死婦亦死,君亡明乃亡」之聯,說的就是鄭克夫妻。可惜當時的統治集團內部傾軋嚴重,鄭剋死於政治鬥爭。自此鄭氏台灣國勢開始衰退。

鄭經

1681年6月,鄭克塽在鬥爭中獲得寶座,但此時台灣已連續三年發生水旱災害,糧食歉收,米價飛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此前連年反清戰爭徒勞無功,反而使得台灣府庫空虛。為籌集糧餉,擴充軍隊,鄭氏集團加強了對台灣各族人民的壓榨和勒索,島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針對鄭氏政權的鬥爭此起彼伏。連年征戰使得基層士兵產生厭戰情緒,由於財政困難對軍隊的待遇也並不理想,不斷有台灣官兵駕船投奔清政府。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朝開始準備攻取台灣,次年雙方爆發澎湖海戰,清將施琅大敗鄭軍。鄭氏政權激烈爭論後選擇向清朝投降,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三十施琅登陸台灣受降。

施琅府邸

隨後鄭克塽全家被送往京師,隸屬漢軍正紅旗,受封為海澄公。台灣平定之後,清廷議政王等會議決議:將明鄭後裔,安插直隸、河南、山東等省。清廷不許鄭克塽回福建居住,將他與家人軟禁在北京朝陽門外當年軟禁其曾祖父鄭芝龍的一條衚衕里。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秋,年僅37歲的鄭克塽卒於北京,爵位無襲。鄭克塽死後,其母黃氏向清廷要求發還鄭家產業,但不了了之。

參考資料:

連橫:《台灣通史》

趙爾巽等:《清史稿》

鄧孔昭:《鄭成功與明鄭台灣史研究》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施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誰能想像:抗戰前中國與日本的盟友德國竟然有一段「蜜月期」
孝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她在康熙一朝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TAG:季我努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