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爸媽給不了你

Aria
Shame
Glenn Gould
00:00/05:01
1
「你不聽媽媽的,結婚後過不好,可別來對著我哭!」
這是寧寧這一個月聽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寧寧和男友是一見鍾情,再見傾心,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兩人開始籌劃未來。
上個月,男友帶著母親一起來寧寧家,商量結婚的事。
這本來是一件大喜事,可是沒想到在討論彩禮的時候,雙方家長卻不歡而散。
事實上,寧寧覺得媽媽要的彩禮確實有點多,男友家庭條件本來就不好,父親身體又不好,前幾年還住院了。
可是,她每次這麼說,媽媽就會語重心長地說:「他們連這點要求都做不到,就是不在乎你,你以後嫁過去,肯定更看不起你。」
「以後,等你吵架要離婚,可別來對著我哭。」
在媽媽的堅持下,寧寧也開始動搖,半信半疑,最後也開始相信,最終和男友走向了決裂。
像寧寧這樣,因為父母的干涉,感情受挫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
曾有人說,父母干涉兒女感情的歷史源遠流長,從漢末就開始,不信你看《孔雀東南飛》。
劉蘭芝向丈夫傾訴:「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我三天可以織五匹布,可是婆婆依然嫌織的慢,不是織布慢的問題,是你家媳婦太難做了。」
最後,蘭芝「舉身赴清池」,府吏「自掛東南枝」,釀成一場愛情悲劇。
大多數時候,父母干涉兒女的婚姻,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來自他們內心的一種恐懼。
甜蜜的親密關係所帶來的幸福,他們就沒有品嘗過。
以寧寧的母親為例,她與丈夫的關係一直不好,和婆婆的關係也是劍拔弩張,在婚姻中,始終感覺不被認可,不被愛、不被接納,對於婚姻沒有信任感。
她覺得:如果女兒結婚時,沒有一大筆彩禮的認可,就是不被婆家重視,以後婚姻不會幸福,會吵架,會離婚……
在母親的不斷洗腦下,寧寧也開始認同彩禮的多少等同於自己是否受到重視。
2
父母對兒女婚姻的影響,有時候是顯性的,有時候是隱性的。
所謂顯性,就是明確地告訴你應該選個什麼樣的人,你該過怎麼樣的婚姻生活,如果你不這樣做,你未來的生活將會如何如何。
像寧寧父母這樣,就算是顯性干涉。
還有一種,是隱性干涉。
父母的婚姻狀況,會直接影響子女對婚姻的態度。
程成是一個很優秀的男孩,長相帥氣收入優渥,但直到三十多歲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女朋友,每次快到談婚論嫁時,他就不敢再進一步。
父母急得不行,到處安排女孩子和他相親。
有一年春節,程成回家,結果在大年初一,父母為了飯菜的鹹淡問題,吵了起來,越吵越凶,一個摔鍋一個摔碗。
在一旁沉默的程成突然一拍桌子大吼起來:「就你們這種結婚過日子的樣子,還好意思逼我結婚。」
程成的父母真是吵了一輩子,打了半輩子,小的時候,小程成不止一次看著父母兩個廝打在一起。因為父親經常不在家,母親經常抱著小程成哭訴父親的壞,自己的不容易……
長大獨立的程成,雖然方方面面優秀成功,但是沒有一點信心面對婚姻,也不敢去組建一個家庭。
他一直就像戴著扭曲的眼鏡看親密關係,看與他親近的女孩子,心底一直有很深的恐懼:和她結婚後,我是不是要過上戰火紛飛,終日不得安寧的日子?
這種恐懼使他層層設防,壘起了銅牆鐵壁,他無法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也無法讓任何人真正的靠近他,這種情緒使他跟女朋友之間形成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想跨也跨不過去!
大多數時候,不怕有缺憾的原生家庭,最怕我們停留在舊模式上,裹步不前,不去探索,不去放下,不去成長。
在愛的關係中,程成想走近『愛』,卻沒有能力靠近「它」。
3
很多時候,我們遲遲沒有走進婚姻,沒有找到想要的人,可能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看到讓自己滿意的婚姻。
對於想要的生活,想找的人,我們的內心是模糊的,所以當父母干涉時,我們也就隨波逐流。
「反正我也不知道該找什麼人,媽媽那麼愛我,她說的肯定沒錯!」
也可能因為過去的創傷,我們背負了很多包袱,並不自覺被「包袱「所驅動,將生活推動到自己不想要的方向。
「世間沒幾個好男(女)人,和誰結婚都一樣!」
O親愛的,當你在感情路上百轉千回的時候,內心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伴侶嗎?
O想到婚姻,你是覺得甜蜜還是負擔?你認為幸福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很多人把精力放在不停尋找合適的人上面,把精力放在錢和外貌這些顯性標準上,而不去思考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樣的人,遇到這個人後,到底該怎麼經營這段關係?
而事實上,決定親密關係是否幸福的關鍵是:找到對的人,與ta好好經營這段關係,一同陪伴走過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在通往婚禮教堂的路上,我們最需要的是自己的祝福,自己的力量,自己篤定的內心,自己經營關係的能力。
文:范燕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愛人?
是什麼障礙了你找到真正適合的愛人?
海藍博士從五個問題,
深層探索你找不到理想愛人的原因
三個步驟,描繪自己的理想愛人


※20年!他,可能是在長城撿垃圾最多的外國人
※是什麼決定我們是苦是福?
TAG:海藍幸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