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寒感冒:低熱,怕冷,無汗,全身酸痛,該如何正確用藥?

風寒感冒:低熱,怕冷,無汗,全身酸痛,該如何正確用藥?

典型癥狀:輕微發熱、怕冷明顯、頭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等。

代表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

主要功效: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同類中成藥:

九味羌活丸(顆粒)、小青龍顆粒、荊防顆粒、正柴胡飲沖劑、重感靈片、雙黃連口服液等。

感冒很常見,有的人一年中要得好幾次感冒。因此,很多家庭都會常備一些感冒藥,有人感冒了就拿出來吃點。但中醫治療感冒的葯種類很多,要真正選對也不容易。所以,就有人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同樣的葯有時吃三五次就好了,有時候卻不管用,這是怎麼回事呢?問題就在於沒有辨清是風熱感冒還是風寒感冒。如果弄反了,藥效肯定不好。

那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怎麼辨別呢?並不難,因為它們的癥狀大多都是相反的。比如,風熱感冒的患者發高燒卻不怕冷,身體也會微微有點汗,口乾口渴,嗓子腫痛,鼻涕又黃又濃。而風寒感冒,患者通常是低燒,但很怕冷,身上沒有汗,口不幹,嗓子不疼不紅腫,鼻涕清稀或稍微帶點黃。我們只要抓住這些關鍵點就很容易分清自己得的是哪種感冒了,然後,再對症選葯,就能有效緩解感冒癥狀。關於風熱感冒如何選藥用葯的問題我們放在下一節來講,這裡先重點講一下風寒感冒怎麼選葯、用藥。

風寒感冒是人體感受寒涼之氣所致,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著涼了。這種感冒多發生在秋冬春季,因為秋天寒氣漸重,早晚溫差比較大,如果增減衣物不及時,就很容易著涼而誘發這種類型的感冒。這種感冒的典型癥狀就是渾身發冷,沒有汗。正是由於沒有汗,所以,患者渾身都緊繃繃的,肌肉關節也酸疼,連頭後部和脖子都疼,都難受,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厚被子發點汗才會覺得舒服點。這樣的一組癥狀,用中醫的術語講叫「風寒束表」,就是寒氣把人體表的衛氣給束縛住了。衛氣本來是幫助人體防禦外邪、溫養身體的。這樣一來,人體就失去了保護和溫煦,自然就會覺得冷。所以,中醫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要出點汗,通過汗來把體內的寒邪排出去。那麼,我們在選擇藥物的時候,就要選那些吃下去能發汗的葯,專業的說法就是辛溫解表葯。在臨床上最常用的辛溫解表中成藥就是感冒清熱顆粒。

這個葯是目前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中為數不多的偏溫一點的感冒藥,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一共有11味。其中荊芥穗和防風都是解表的葯。荊芥穗有比較強的發汗作用,它是入血分的,擅長清血中之外邪。而防風雖然發汗的作用沒有荊芥穗強,但它擅長驅散骨肉中的風邪。所以,臨床上經常將兩者一起使用,可以起到互補和加強藥效的作用。紫蘇葉、白芷可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葛根具有發表解肌、清散伏熱的功效,這五味葯可加強荊芥穗和防風解表退熱的作用。蘆根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清肺胃之熱。苦地丁能清熱解毒。桔梗可開宣肺氣,載葯上行。苦杏仁能降氣止咳平喘。這11味葯配伍使用,能起到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的作用。在風寒感冒初起時,若能及時服用感冒清熱顆粒,就能有效緩解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塞流清涕等癥狀。

不過,在服藥前,一定要認真地閱讀說明書,看清楚後才能服用。比如,感冒清熱顆粒有含糖型和無糖型兩種。我們一般人可選含糖型,而糖尿病患者就應該選用無糖型。這個葯不能與滋補性的藥物同時吃,因為補藥會讓表邪不能外透,反而入里,加重病情。另外,如果你容易過敏,那就要慎重了。因為柴胡、葛根等都可以導致過敏,而荊芥穗、防風、白芷都具有光敏性,服用後能夠增加對光的敏感性,容易引發日光性皮炎等症。

感冒清熱顆粒每袋6克,每次吃1袋,用開水沖服即可,每天早晚各服1次。喝完葯後可喝些熱粥或熱湯,讓身體微微出汗,來協助藥力驅散風寒。當然,在服藥期間,還要注意多喝開水,即使不感覺到渴也要喝,以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還要注意忌口,生冷、油膩、辛辣、甜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因為患病期間腸胃功能比較弱,這些食物會刺激腸胃,且不容易消化,不利於病情的恢復。喜歡抽煙、喝酒的人,在服藥期間最好都戒了,因為煙、酒都會降低藥效。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感冒清熱顆粒對風寒感冒的輕症有效。如果患者的感冒癥狀比較嚴重,就需要搭配一些其他藥物。如重感靈片、雙黃連口服液等,這兩種葯都有清熱解毒解表的作用,任選一種配合感冒清熱顆粒服用,對重感冒患者療效會更好。

另外,除了感冒清熱顆粒,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還有很多。而且,每個患者的具體癥狀也不盡相同。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葯。比如,有的患者感染了風寒之後,頭痛、肢體酸痛的很厲害,那就適合選擇那些既能散寒,止痛效果又好的葯,比較常用的就是正柴胡飲沖劑。有的患者鼻塞嚴重,堵得特別難受,一擤鼻涕連耳朵里都疼,這說明體內有濕邪。這樣的患者就適合選擇那些既能散寒又能祛濕的葯,如荊防顆粒、荊防敗毒散等。有的患者剛感染了風寒時沒有及時驅寒,結果寒氣入里,引起了內熱,出現了口苦微渴的癥狀。這時候再用單一的驅寒葯就不合適了,最好是選擇既能驅寒又能清熱的葯,像九味羌活丸(顆粒)效果就不錯。還有的風寒感冒患者會出現咳喘的癥狀,吐白色的稀痰,而且痰量很多。這時候就要選擇那些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化飲止咳的葯,如小青龍顆粒,就是比較常用的成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冒 的精彩文章:

鼻涕噴嚏沒到 普通人看臉也能識感冒
經常感冒,如何蓋被子?

TAG: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