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畫電影里的大千世界 比真人電影更讓人回味

動畫電影里的大千世界 比真人電影更讓人回味

《尋夢環遊記》劇照

《大世界》劇照

鑒於國產動畫片的劇情及畫風整體過於低幼,國內諸多成人觀眾眼裡的動畫片,不過是孩童自得其樂的視聽「玩物」。但國外經驗告訴我們,動畫片早已不是兒童的專屬。近兩年在中國上映的美國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公牛歷險記》等等,皆用票房與口碑的雙贏說明成人群體難抵動畫電影的「誘惑」。

究其原因,優秀的商業動畫電影除了能夠製造合家歡的「笑果」,在對人類、神靈、動物、景物的生死探尋上,比起真人電影更具優勢。宇宙萬物之間的無障礙溝通,不斷刷新人類想像力的閾值,亦一次次讓觀眾相信人類總有走出生命困境的希望——全球範圍的種族平等、性別平權、暴力犯罪、家庭危機、環境污染、科技深淵等問題,放置在動畫電影里探討,總讓人錯以為「一切都好商量」,進而獲取繼續前行的動力。

美國迪士尼、皮克斯、20世紀福克斯等廠牌近些年製作的動畫電影,多數走的便是讓大人小孩一邊放聲大笑,一邊輕鬆接收「真善美」信號的路線,本質上與米高梅打造的經典動畫劇集《貓和老鼠》如出一轍。但美國商業動畫片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之外,歐洲、日本動畫電影也一直用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性和對社會癥候、人類生存更為深入的思考,與之分庭抗禮。而「大」字頭的中國動畫電影的陸續公映,也表明中國動畫人正在從自身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打量腳下賴以生活的土地。

比真人電影更讓人回味

動畫電影一如真人電影,身兼「大娛樂家」與「思想者」兩種身份這點,透過不久前揭曉的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影片可見一斑。分別由迪士尼聯合皮克斯、20世紀福克斯聯合夢工廠、藍天工作室製作的《尋夢環遊記》《寶貝老闆》《公牛歷險記》三部美式動畫電影,將與《至愛梵高》(英國聯手波蘭製作)、《養家的人》(愛爾蘭、加拿大及盧森堡聯合製作)一起競爭小金人,結果是否美國戰勝歐洲(被視為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風向標的全球動畫電影盛事安妮獎,剛剛完成第45屆的頒獎,《尋夢環遊記》一舉摘得13項提名中的11個獎項,包括最佳動畫長片、最佳導演等,刷新安妮獎歷屆紀錄)並不重要,五部不約而同聚焦作為社會基石的家庭的動畫影片,比真人電影還要讓人回味才是關鍵。

《寶貝老闆》用造型呆萌的人物,講述7歲的男孩與初生即成為公司大老闆的弟弟如何爭奪父母之愛,道出家長與孩子的相處之道。《尋夢環遊記》藉由堅持音樂夢想的男孩在陰陽兩界的穿梭,說出溫情和睦之家對孩子成長的助力作用,與《至愛梵高》中自小缺失父母關愛的梵高的成才之路構成對比。《公牛歷險記》里不愛武鬥愛鮮花的鬥牛自小到大品性善良,他在小夥伴們的幫助下,從小家庭的傷痛記憶中走出,最終構建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大家園。《養家的人》則以塔利班控制地區阿富汗女孩養家糊口的艱辛,指出地球這端的「幾家歡笑」連著那端的「幾家愁」。

更為重要的是,幾部影片的主題無論活潑還是凝重,偏重娛樂或者思考,創作者的視域都是超越國別甚或時代的。《公牛歷險記》改編自美國作家曼羅·里夫的兒童文學《愛花的牛》,原作1936年出版之後,一度因為西班牙鬥牛身上的女性特質被視為禁書,可是放在今天,這頭飽受欺侮卻始終不以強壯身形以牙還牙的鬥牛,看向的自然是地球上那些與眾不同、渴望與周遭和平共處卻總難如願的人們。同樣由文學而來,根據加拿大女性作家黛博拉·艾里斯的小說《帕瓦娜的守候》改編的《養家的人》,某種程度上可視為獲得2007年戛納電影節評委團獎的動畫片《我在伊朗長大》的「阿富汗版」,是女性拿柔弱之軀與剛性戰爭的無奈對抗。

而正如《公牛歷險記》添加進西班牙風情但遠非重點一樣,《尋夢環遊記》也有濃郁的異域味道,墨西哥的風土人情盡在其中,然而想想美國與近鄰墨西哥的歷史恩怨,且是墨西哥近代犯罪肆虐的罪魁禍首,創作者期望「陽光下無罪惡」的良苦用心也就昭然若揭——就像「印度良心」阿米爾·汗投資拍攝《神秘巨星》,是想用熱愛唱歌的女孩的「我要成名」,揭示印度男女不平等環境下女性的閉環命運,以及女性自我覺醒的社會學意義。

因作者特性而風格各異

儘管《公牛歷險記》《尋夢環遊記》都有隱藏的沉重所指,但兩部電影的歡快風格卻如《冰川時代》系列、《里約大冒險》系列、《飛屋環遊記》等美式動畫電影般,淋漓盡致體現熱愛歌舞片、音樂劇的美國人的樂觀天性(事實上美式動畫片對音樂劇的借鑒隨處可見,《尋夢環遊記》便是一部「歌舞片」,《里約大冒險》也是用歌舞講故事)。美式動畫片中極少出現真正的惡棍,好人總能迎來圓滿的結局,壞蛋受盡折磨但很難死掉(《貓和老鼠》中的笨貓湯姆便是較為極致的例子),使得影片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常常淺嘗輒止。

由此導致的另一個現象,是觀眾談及美國動畫片,很少提到創作者,僅僅會從畫風和主旨的差別上,判斷影片是由迪士尼、夢工廠或皮克斯製造。而歐亞的動畫片則恰恰相反,更具作者電影的特性,導演個人品牌的號召力遠遠大於製作團隊的影響力。

蘇聯動畫大師尤里·諾爾施泰因創作的《故事中的故事》《鷺與鶴》,與另一位同時期的大師聯手創作的《克爾熱涅茨河畔血戰》《季節》等動畫短片,是從沉雄悠遠的俄羅斯文化及藝術中尋得源泉之後,開出的不朽動畫之花。法國當代最為出色的動畫導演保羅·格里莫爾執導的《國王與小鳥》《通煙囪工人與牧羊女》等動畫長片,指出極權主義必將土崩瓦解。捷克奇才藝術大家楊·史雲梅耶,創作過眾多超現實主義、或長或短的動畫電影,比如《食物》《對話的維度》《浮士德》等,木頭、黏土、陶器以及真人演員的身體,都被他充當創作的素材,探測人性貪、嗔、痴的邊界。

世界第二動畫大國日本,大家更是比比皆是。川本喜八郎、手塚治虫、宮崎駿、大友克洋、今敏、押井守等藉助動畫片,或將日式文化及美學聲名遠播(如川本喜八郎的《摘花》《道成寺》),或直面戰爭帶給人們的永久性創傷(如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風之谷》),或預言所謂工業文明、科技發展對人類命途的打擊與摧毀(如大友克洋的《大都會》、今敏的《紅辣椒》),一度開創美式動畫電影不曾觸及的科幻、悲劇等領域。

國產動畫可以走得更遠

與鄰國日本相比,中國動畫電影有過昔日的輝煌。《大鬧天宮》《鐵扇公主》《雪孩子》《驕傲的將軍》《鷸蚌相爭》等等動畫片,多由民間故事而來,借鑒京劇臉譜、山水畫等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出木偶、黏土、剪紙、水墨等多種類型。部分動畫片走出國門收穫來自國際的掌聲之餘,其中埋藏的中國文化的精髓也對國外藝術家的創作產生影響。川本喜八郎1988年在中國創作的《不射之射》,藍本是《列子》等古籍中記載的紀昌拜師學藝故事,蘊含道家對技藝境界的闡釋。

可惜的是,中國動畫片中斷根脈之後,迎來當下低幼當道的局面。

好在,自2014年《大聖歸來》上映以來,幾部「大」字頭電影《大魚海棠》《大護法》《大世界》的隔年出現,又讓觀眾對國產動畫片重拾信心。

如果說田曉鵬導演的《大聖歸來》的口碑與票房的大獲成功,一面體現他對題材以及雜糅世界動畫電影畫風的雙重敏感,一面帶有幸運成分,梁旋與張春聯合執導,中日韓三國主創團隊分別提供故事、音樂和畫風,攜手完成的《大魚海棠》,則為中國動畫電影的創作方式,指出明路一條。根植我國傳統文化的故事,要想完美呈現中國式寓言的柔情與磅礴,目前階段或許需要藉助國際友人的力量,分工協作向上攀岩。不過,不思凡編劇、導演的《大護法》的亮相,也證明國內動畫人可以自主製作帶有鮮明中國美學特徵、符合時代趣味的作品,彰顯他們已然具備將帶有個人風格印跡的世界觀,系統整理對外輸出的能力——影片對盲從權威和信任危機對孩童的異化的現實,給予力度較大的批判。

而今年年初上映,幾乎由劉健一人獨立包辦完成的《大世界》,則告知觀眾創作者對國產動畫片的探索道路,可以走得更遠。一幫原本互不相交的底層人士圍繞100萬人民幣命運大相撞的劇情,指出大同小異的城鄉結合部里的人們相差無幾的生活,是對城市模式化高速發展、鄉村式微的當下中國一隅的寫實。畫風的粗糲、動作的遲滯、表情的茫然、對白的突兀、聲畫的錯位,成就影片獨特風格,更恰如其分對應時代。

——獨立思考的不思凡與劉健的重要性,正如前面所提及,日本、歐美動畫大師能在全球收穫無數擁躉,正因「作者」二字在他們的影片中勝於一切。而放眼國產動畫電影甚至中國電影行業,此般藝術家少得可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蘇軾二賦:詩在酒里作 字隨雨滴成
哈爾濱雪博會喜迎新年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