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家風家訓】馮如:攜飛機回國參加革命 勉勵後人勿忘進取

【家風家訓】馮如:攜飛機回國參加革命 勉勵後人勿忘進取

原標題:【家風家訓】馮如:攜飛機回國參加革命 勉勵後人勿忘進取



馮如(1884—1912年),江門恩平人,是中國首位飛機設計師、製造家和飛行家,被尊稱為「中國航空之父」。他少時赴美,在美國研製動力載人飛機並試飛成功,震驚世界。此後,他捨棄美國優厚條件,回國進行「航空救國」。

在美研製飛機並試飛成功


馮如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2歲時漂洋過海到美國謀生。他目睹美國的先進工藝,認為要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非學習機械、發展工藝不可。於是,他白天當勤雜工,晚上讀機械學,苦心鑽研數年,精通36種機械原理。



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與助手在準備試飛飛機

1906年前後,有兩件事情給馮如內心帶來了強烈震撼:一是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自製載人動力飛機試飛成功。二是1904年,日本和沙皇俄國為了爭奪我國東北的特權,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狗咬狗的戰爭。1905年9月兩國在美國的調停下籤訂《朴茨茅斯和約》,和約竟規定將遼東半島南端的旅順口、大連及附近海域轉讓給日本;從長春到旅順口的鐵路也交給日本所有。這件事情使他決心要研製中國人自己的飛機。


他得到當地華僑的贊助,於1907年在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製造廠,1909年正式成立「廣東製造機器公司」。1909年9月,馮如製成了一架可以載人飛行的動力飛機,並於9月21日進行了正式試飛。這次試飛,遠遠打破了萊特兄弟首次試飛航程的記錄。


1910年10月,舊金山舉辦國際飛行比賽,馮如駕駛著他設計的飛機參賽,以700多英尺的飛行高度和65英里的時速,分別打破了第一屆國際飛行比賽的世界紀錄,成為舉世公認的飛機設計師、製造家和飛行家,被美國報紙贊為「東方萊特」。


毅然回國 擔任廣東革命軍飛機長


1911年2月,馮如帶著助手和兩架飛機以及「壯國體、挽權利」的理想回到中國,致力於發展祖國的航空事業。此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馮如毅然參加了革命軍,投入到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國的革命洪流中。馮如被任命為廣東革命軍飛機長,並被授權組織飛行偵察隊。


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與助手在準備試飛飛機


為了普及航空知識,喚起國人對航空事業的認識和支持,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進行飛行表演。馮如駕駛自製飛機凌空而上,高約36米,東南行約8千米。當時飛機運轉正常,操縱自如,鼓掌之聲,不絕於耳。但馮加急於升高,操縱過猛,致使飛機失速墜地,機毀人傷。送去醫院搶救無效,馮如以身殉國,年僅29歲。


犧牲前,馮如仍心繫祖國航空事業,吃力地把失事原因簡單告訴助手,並勉勵他們「勿因吾斃而阻其進取心」,又囑咐將其遺體葬於黃花崗,與七十二烈士英靈長伴。


後人傳承馮如精神 形成良好家風

馮如愛國愛鄉、崇尚科學、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精神在他的後人中得以傳承,形成良好家風。如今馮如的後人主要是他的兩個孫子馮漢強和馮燦基。馮漢強已經在2009年2月因病去世。他所設立的馮如紀念樓,陳列的是有關馮如航空歷史資料以及馮如生前圖片。馮漢強去世之後,馮如紀念樓主要由馮漢強的夫人莫惠瓊打理。莫惠瓊表示,作為馮如的後人,她感到非常驕傲,同時也希望把馮如的事迹、馮如的精神很好地傳承下去,教育下一代學習馮如愛科學、愛國家、愛人民的精神。


馮如的二孫媳婦麥少芳(馮燦基之妻)說:「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紀念著馮如爺爺,我丈夫先後兩次向廣州市文物管理處贈送了馮如爺爺的遺物。多年以來,我一直以馮如爺爺為榜樣,做到刻苦耐勞,熱愛家鄉,追求幸福;也一直教育孩子們要像馮如爺爺一樣,努力成才,學有所成,報效桑梓,報效祖國。」


(來源:南粵清風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的精彩文章:

【福州黨史】血灑蕉嶺的英雄戰士——緬懷陳亨光烈士

TAG: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