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寫過哪些罵人不帶髒字的古詩詞?

古人寫過哪些罵人不帶髒字的古詩詞?

一般來說,直接說出罵人的話還是比較低俗的,有文化的人,特別是有文學修養的人,罵人大都是含而不露,反而比直接罵人更深刻,更能入木三分。罵人的詞語更少會直白的出現在古詩當中了,但不乏用鄙薄語氣描寫人物的。下面試舉幾例:


1、《少年行》-唐·貫休

錦衣鮮華手擎鶻,閑行氣貌多輕忽。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譯文:身穿華美的錦繡衣衫,手裡托著蒼鷹,遊手好閒的樣子讓人討厭。耕田種地的艱難他全然不知,就連五帝三王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賞析:前蜀王王建很賞識貫休的才華,每有雅會,必請貫休出席助興。有一次,王建讓貫休朗誦自己的近作,此時顯宦貴戚們都在場,貫休有意要諷刺一下這幫子酒囊飯袋,便背誦了《少年行》三首。王建聽罷拍案稱絕,而貴戚們卻如坐針氈,對他恨之入骨。這首詩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一無所成,只會吃喝玩樂的貴族子弟,對這些「公子少年」的形象刻畫得真是入木三分,維妙維肖。詩的前兩句主要描寫「公子少年」們的衣著、行為和神氣。這些人過著極端腐敗的寄生生活,卻心安理得,趾高氣揚,詩的後兩句則從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兩個側面揭露了「公子」哥們的懶惰和愚昧無知。這些「錦繡其外,敗絮其中」的「公子少年」們不學無術已屬可憐,而他們還要依仗家族的勢力招搖過市,盛氣凌人,這就使人感到可惡而又可憎了。詩人嘲笑貴族「公子」的主旨,在於抨擊唐代末年門閥制度的腐朽衰敗。


2、《公子家》-唐·聶夷中

種花滿西園,花發青樓道。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草。

譯文:公子家的花種滿了整個花園,花開了,遮住了花園的路。一棵禾苗在花兒旁邊生長出來。公子以為禾苗是惡草,便順手將禾苗拔掉了。

賞析:此詩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公子拔禾的細小動作,充分暴露了貴族子弟的寄生蟲本質。他們根本就不懂得種莊稼的艱難,更不知道什麼是莊稼什麼是惡草,可他們卻天天揮霍農民的勞動果實。晚唐時期,統治階級不思進取、享樂腐化成風,貴族子弟這一群體大多子承父業,成為社會最無能、腐朽的一族:他們要麼驕縱成性,胸無點墨;要麼四體不勤,不問稼穡之艱難。聶夷中這首詩辛辣地諷刺了這些腦滿腸肥、耳目歡愉的公子哥兒們。詩人在揭露他們無能腐朽的本質時,也寄寓了自己對善惡不分,是非顛倒,賢愚不辨的社會現狀的極大憤慨,讓人真實地領略到當時社會令人痛心疾首的一面。


3、《公子行》-唐·孟賓於

錦衣紅奪彩霞明,侵曉春遊向野庭。不識農夫辛苦力,驕驄蹋爛麥青春。

譯文:富貴人家的公子們穿著錦緞做的比彩霞還要鮮艷的衣服,一大清早就騎著馬去野外游春。他們盡興玩耍,根本不管農民辛辛苦苦種出的莊稼,縱馬賓士,踏爛了無數的麥苗。

賞析:這首是揭露貴家公子在春遊中,縱馬踏壞麥苗的惡劣行為。唐末五代時期,統治者極其荒淫腐朽,嬌慣子女的現象極為嚴重。該詩開頭以火紅的彩霞、明媚的春光描繪了一幅春景圖畫;後面勾畫的則是一片馬蹄踏過麥田、青青的麥苗被踩爛的殘破景象。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彩霞春光的映襯下,後面的殘破景象更顯得傷心慘目。這種鮮明對比所產生的藝術效果,無形中會激起讀者對貴族少爺的憎惡和憤慨。


4、《公子行》-唐·顧況

輕薄兒,面如玉,紫陌春風纏馬足。

雙鐙懸金縷鶻飛,長衫刺雪生犀束。

綠槐夾道陰初成,珊瑚幾節敵流星。

紅肌拂拂酒光獰,當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聲發,暮游鼕鼕鼓聲絕。

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譯文:

輕薄的公子哥兒面色白如美玉,京城路上春風纏繞著他的馬足。

雙腳踏著金蹬馬鞍上綉著飛鶻,長衫白勝雪還把犀牛皮帶緊束。

道兩旁的槐樹已放綠樹陰初成,馬鞭上節節鑲綴珊瑚燦若流星。

喝得紅頭漲臉酒氣衝天色猙獰,大街上推搡開治安官員往前行。

早晨出去遊玩咚咚鼓聲敲起來,晚上遊玩回來咚咚鼓聲才斷絕。

進得門後他不肯自己走上廳堂,由美人攙扶著在月色中登台階。

賞析:這首詩以時間順序為線索,集中了公子在一天內吃喝玩樂等典型細節,刻畫出一個輕薄兒的典型形象,揭露和批判了王孫公子的荒淫豪奢。全詩只「輕薄兒」三字是作者的直接評述,其餘全是客觀描述,讓事實說話。作者的傾向性只是在描寫中自然地顯現。開頭寫其面如美玉,繼而寫其花天酒地的猙獰醜態,最後把藏在華麗軀殼中的骯髒靈魂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從前後映照中,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王孫公子形象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的揶揄嘲弄之情亦含蘊其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談古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唐朝怛羅斯之戰戰敗後,阿拉伯人是怎麼評價唐帝國的軍隊的?
歷史上明朝已有火器,為什麼清朝不繼續發揚火器呢?

TAG:趣談古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