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談整體性方法背誦古詩詞古文

再談整體性方法背誦古詩詞古文

剛剛結束的這個學期,語文肖老師安排了古詩闖關,共安排16關,涉及了唐詩宋詞及一些古文。在輔導孩子背誦過程中,自己也在總結。目前,孩子已完成6關,自己也零零散散總結了一些方法。

過完年後,進入四年級下學期,肖老師將繼續安排學生背誦古詩詞,接著闖關。近期在思考如何讓孩子背古詩詞越背越快,背古詩詞時不僅僅將古詩詞背熟,還能有更多的收穫。也就是說,輔導孩子背古詩詞,背得又快又全面。

基於這一思考,給出了整體性方法背誦古詩詞的思路,如下圖所示:

對於上圖,先給出一個簡要的框架,如下圖所示:

第二張圖所表達意思是,我們通過背古詩詞,不僅學會了很多詩詞本身,而且通過詩詞,在美學意境、寫作邏輯、品格教育、方法論、歷史維度等方面都有積累,而且這種積累與背古詩是相輔相成的。

按此思路,對第一張圖依次解釋如下:

一、單首古詩詞的背誦

單首古詩詞背誦方法,特別是四步法,在前期已詳細描述,主要包括整體理解、找出規律、逐步記憶、完整背誦等四個步驟。

四步法適合個人自學,讓孩子學會這種方法比較難,因此,在上學期教孩子過程中,主要結合孩子喜歡畫畫的愛好,我先講,孩子根據理解來畫圖,同時結合思維導圖寫出主要意思。

下一步,準備檢驗孩子背誦熟練程度,主要是先背得滾瓜爛熟,然後讓孩子說一說主要意思以及作者是如何寫的。

二、美學意境

背誦古詩詞,從長遠的目標來看,給孩子以美的熏陶,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這是非常有價值的。特別是意境之類,可意會不可言傳,需要孩子慢慢體會。

美學意境不好具體展開描述,至少可以認為包括對自然的感知、情感的共鳴、心靈的慰藉、情景理一體燈內容。

三、寫作邏輯

現階段小學語文學習,學習語文知識,掌握語文語法,但缺少從邏輯層面來 教授知識。本人認為,借鑒《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理論,應該從文字語法層面、主旨論述邏輯層面來分別展開分析,並將這兩個層面相互支撐、相互印證、相互啟發。

從文字語法層面包括了遣詞造句、修辭手法等。從主旨論述邏輯層面,主要是運用思維導圖等手段分析一首詩詞的邏輯框架、前後關係等。

同時,還可以關注一首詩詞的起承轉合、情節衝突等。

四、品格教育

作為中國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古詩詞,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優秀品質在古詩詞,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糧。優秀的古詩詞從不同方面、不同層面來具體描述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如上圖所示。

按照「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三個層面來歸納相應的主題。在「人與社會」類別包括了情感有家國情懷,情感包括了親情、友情、愛情,家國情懷有憂國憂民、為國貢獻、邊塞戰爭、君王(如李煜)等。在「人與自然」類別,包括了詠物詩、山水詩、田園詩等。在「人與自身」,包括了獨立人格、求學上進等。

五、方法論

背誦古詩詞,是小學生學習的一個層面,因此可以從小學生學習角度予以認識,主要包括三點:

一是人通過五官感知世界,實現內心與外界的感應。

這一點,在古詩詞中有著非常突出的體現,藉助外界環境來表達詩中人物的心境,特別是通過描述自然環境的詞來表達人物的情緒,例如「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冷、涼等字,不僅是夜晚的環境,也是女主人公失意宮女的寂寞心態。

二是學習的過程,是由輸入到理解、記憶、融匯、再到最終輸出的過程。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說得就是學習的完整過程。

三是小學生的思維特徵是由感性、具象、客觀逐漸向理性、抽象的遷移。

六、歷史維度

古詩詞中,很多詩詞描寫了作者所在的社會,有著很強的社會背景。因此,可以將這些古詩詞及作者放在一個歷史維度來理解。

首先,歷史維度是按照中國的朝代順序,沿著一條歷史長線延伸而來,每個朝代是這條長線中的一個節點。

其次,需要理解作者所處的朝代,整個朝代的社會背景狀況如何。這些都深深影響著作者所寫詩的內容及所表達的主題。例如,杜甫、陸遊、辛棄疾等的詩都是憂國憂民、報國無門等。

其三,需要掌握一些典故、人物、歷史事件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例如安史之亂、竹林七賢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形化學習 的精彩文章:

TAG:圖形化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