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波操作可是6了,在同一張照片中看到從早到晚各時段美景!

這波操作可是6了,在同一張照片中看到從早到晚各時段美景!

框哥說:我們大部分人或許都沒留意過某一場景一段時間內的變化。駐足觀察或許可以獲得最佳體會,卻會消耗很多時間。而鏡頭則可以為我們留住這一切。攝影師Stephen Wilkes創造了多層圖像,可以展示某一場景在時間流逝中的變化。那麼壓縮時間下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

撰文:Alexa Keefe

Stephen Wilkes《從白晝到黑夜》作品集中的每張的照片基本都是由1500幀圖像合成的,每完成一張照片要花費16到30小時的時間拍攝。在這個過程中,Wilkes必須保持視野水平,並且堅持很長時間,這意味著他的相機必須紋絲不動。

塞羅勒那國家公園

塞羅勒那國家公園,塞倫蓋蒂平原,坦尚尼亞|為了捕捉到牛羚、狐蒙以及河馬共處的場景,攝影師Stephen Wilkes和他的助手在一個5米多高的高台上連續蹲守了30小時。之後,他們甄選出最美的畫面並將它們組合在一起,以展示從白晝到黑夜的全幅畫卷

之後他會花費數周時間進行後期製作,將最完美的畫面拼湊起來形成最終的多層圖像。這些照片將時間壓縮在了一個場景下。Wilkes令人激動之處在於,他向人們展示的不止是一張照片,還提供了一種多維體驗,一個窗口。正如他自己描述的那樣,讓人們感受時間、光線在畫框中流轉。我們欣賞了之前從未見過的視覺盛宴,眼睛無法從上面移開。

Wilkes經常一個人呆在城市或自然景觀高處的某個小角落裡。在這裡,一個個故事慢慢在他眼前展開:在光與時間的飛逝中,生物與它們所處環境的相互作用。他將這種居高臨下的位置稱為「最終的貓鵲座椅」——他可以享受觀看的喜悅,且不被下面的表演者們注意到。

紐約公共圖書館

紐約公共圖書館,紐約市

他的拍攝過程細緻而精確。「我從取景器中觀察某個地點,」他說道。「然後我會決定白天從哪裡開始,夜晚在哪裡結束。」不管角度如何,無論是對角線,向上還是向下,前到後還是後到前,都被Wilkes稱為時間矢量。「我的眼睛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場景間移動。我的焦點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Wilkes把相機固定在某個角度,然後眼睛盯著眼前的景物,當他看到想要捕捉的瞬間便會按下快門。「這是終極的智力難題,」他說道。「就像是吃了迷幻藥後做數獨遊戲。」

在拍攝這些照片期間,除了偶爾冥想外(儘管他告訴過助手如果看到任何東西就大叫),Wilkes沒睡過覺。除非太陽或月亮處於正確的位置,否則他不會休息,白天的光線會發不斷變化,缺了幾幀不會有很大影響。

雷戈塔?斯多利卡,威尼斯

雷戈塔?斯多利卡,威尼斯

Wilkes從沒有返工重來的經歷。拍攝時,他會全身心地的投入,有時會在一輛裝滿電子設備的起重機里躲避雷雨,或者在提前到來的空氣前鋒中祈求它不會讓日落變得黯淡。「我外出時通常信心滿滿,」他說道。「而且我從未放棄過。因為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有時候,當天氣看起來很糟糕的時候,它卻會給你帶來最壯觀的景象。」

是什麼讓他經受住了心理和體能的極限考驗?「我是個收藏家,」他說道。「如果你也是收藏家,你錯過了收藏的某一部分,你會經歷一段相當長的艱難時期。我會等待。不管做什麼我都會等到它。我喜歡收集那些充滿魔力的時刻。那就是我做的事。」

Wilkes的拍攝開始於8年前,原本只是一個城市項目,他稱之為一首「獻給紐約的愛情詩」。後來,由於收到了很好的反饋,這個項目開始在全世界鋪排,包括自然環境。下面,Wilkes分享了國家公園照片背後的趣事。

隧道觀景台

隧道觀景台,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為了捕捉這個畫面,Wilkes在拴在岩石一端的45度角的壁架上呆了26小時

這幅照片的靈感來自 Albert Bierstadt 的畫作《約塞米蒂山谷》。Wilkes在搜尋地點時帶了一張列印出來的照片。想要擁有這樣的視野可能需要一項最具挑戰性的計劃,於是他與兩名助手爬到了拴在岩石一端的45度角的壁架上。

哪怕是最微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將相機掉落到岩石邊緣。「我的助手替我探路,我們在準備拍攝那天爬了上去。」Wilkes說道。「我叫到『天哪,Brian!你沒告訴我是這種情況呀。我又不是14歲。你在逗我嗎?連續26小時呆在這個壁架上?你瘋了嗎?』」

一旦開始了拍攝,Wilkes的焦點就落在了眼前光線的變幻和人潮的涌動。「我一旦將畫面定格,心中就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復原那幅畫作,」他說道。「一旦被這種情緒感染,我所做的事情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不管我懼怕什麼,只要我在鏡頭裡看到了畫面,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我開始變得與物理現實脫節了。」

潮汐湖

潮汐湖,華盛頓特區壘球場

|Wilkes在20多米高的櫻桃採摘機上呆了16小時——在櫻花盛開的季節,那裡是捕捉最具活力畫面的絕佳地點

想要捕捉到櫻花的顏值巔峰並不容易,華盛頓春季的多變天氣也為拍攝增添了困難。「你可能會花上五年時間一直重複,『我們今年就要行動了』,但卻從沒拍到櫻花盛放的照片。能在櫻花鼎盛之時拍下照片的秘訣是,要在沒有寒流沒有雨的天氣拍攝,風速還不超過每小時16公里。」

Wilkes和照片編輯Kim Hubbard尋找著最合適的拍攝位置,最終鎖定的地點能將潮汐湖,欣賞西波托馬克公園的人們,以及幾座紀念碑統統納入鏡頭。「我正在四下觀察並說道 『如果我能爬到上面,我就能看到日出時的傑斐遜紀念堂和暮色下的國家紀念碑」他說道。「我知道我可以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

Wilkes不能使用他那笨重的汽車起重機,所以他啟用了不那麼穩定的20多米高的櫻桃採摘機,它足夠高,站在上面可以獲得廣闊的視野,但也會受附近里根國際機場飛機起落的影響,這對於需要長時間曝光且需絕對靜止的夜間拍攝來說是個挑戰。

Wilkes總共花了16小時才完成拍攝,中間無休。在被問及他在想上廁所時會如何應對時,他提到了收集的紅瓶子,並幽默的回應道:「我的秘訣是,不要喝太多水,也不要喝太多咖啡。當我完成這個項目時,我要把我的膀胱捐獻給科研機構。」

大峽谷南緣

大峽谷南緣從沙漠景觀暸望塔拍攝

|Wilkes花了27小時才完成了大峽谷南緣的這張照片。這一有利位置使他能夠看到暸望塔附近遊客的數量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可能拍到了最壯觀的雲層,」Wilkes拍攝這張照片時說道。

「我特地在七月末去拍這張照片,希望能趕上雷雨季節的初期和中期。」在一天即將結束時,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了閃電。

「你可以見證積雨雲的誕生產生。我所講述的故事——捕捉雲層變化和天空變化的能力,以及這一天是如何演變的——是公園裡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公園的神奇之處在於不管你什麼時候去,都會有令人興奮的事情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四千隻粉紅火烈鳥的捕食濕地,甚為壯觀!
熱到無法想像:2017年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海洋最熱的一年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