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BM讓《星球大戰》中的各種黑科技變成現實

IBM讓《星球大戰》中的各種黑科技變成現實

更多騰訊海量技術文章,請關注云加社區: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column

作者:人工智慧的秘密

1977年,《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問世,讓一大批有著科幻夢的年輕人,想要超越時代的界限去探索科技的遠方。近期,IBM與盧卡斯影業合作打造《科學與星球大戰》系列短片,展示科技如何在現實中實現光劍、BB8智能機器人、微小晶元/再生液體、磁懸浮、原力、高成像頭盔、太空旅行等星戰元素。

智能機器人

可愛的BB8,機警的R2,還有多愁善感的C3PO,星戰中每個機器人都個性獨特又各有所長。其實, 「AI夥伴」離人們生活並不遙遠、已經開始在生活中幫助人類——不僅開始助力人們作詩、作曲、設計,還能幫助教師實現個性化教育、幫助律師征服法律文獻的海洋、甚至充當酒店的「有理有節的禮賓員」——為顧客服務。

儘管人類離造出星戰里的描繪的一些「高智商、高情商」機器人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但是科學家其實正在造出越來越聰明的AI大腦——具有越來越強的URLI(理解、推理、學習和互動)的能力,比如,IBM科學家正在提升人工智慧的「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商,它們能與人們進行更深入的情感交流。

巴克塔液體

星戰電影里就有一個神奇的「巴克塔箱」,裡面裝滿了能讓細胞再生的「巴克塔液體」,它能「癒合、修復」世界上最嚴重的傷口,而且不留一點疤痕。電影角色盧克·天行者在一場暴風雪中凍傷身體,也是在「巴克塔液體」中恢復的。類似的一幕,已經逐漸在醫療行業變為現實。例如,美容手術中常見的「皮膚修復術」,就是通過重新植入人造皮膚,讓已經壞死的皮膚重新煥發新活力。

更進一步,人類還正在努力對疾病進行「預測」。 「納米級疾病跟蹤」能讓人們高速、及時、便捷地從一滴血、一滴淚、一滴汗中發現疾病隱患。

IBM正在開發」晶元上的醫療實驗室」技術(「lab-on-a-chip」)。根據IBM 年公布的「未來五年五大創新趨勢」年度報告(「IBM 5 in 5」)預測:今後五年,它就像健康偵探,實現納米級疾病跟蹤,追蹤體液里無法看到的信號。而且,「晶元上的醫療實驗室」技術將被整合到攜帶型的手持設備中,讓人們可以便捷地通過一滴血、一滴淚、一滴汗分析生物指標,可以被迅速地將信息從家裡傳送到雲端。這樣便可以與睡眠監測儀和智能手錶等其他物聯網設備的數據進行整合,然後交由AI分析,並返回結果。一旦實現,人們可以每周、甚至每天監測自己的健康,「永遠走在疾病前面」——實現針對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高成像頭盔

《星球大戰》中Boba的頭盔的設計裝有運動與聲音感測器、紅外線裝置和通訊器於一體的可穿戴設備,以便Boba比敵人看得更清楚、視野更廣。現實中,超過99.9%的電磁波譜無法被肉眼看到。

過去 100 年裡,科學家發明了許多儀器,可以釋放並感知不同波長的能量,而這些技術在當下被應用在醫學成像領域,以檢查牙齒中的空洞、檢查機場行李、幫助飛機在濃霧天氣降落。但這些設備都非常專業,且價格昂貴,且在技術上只能看見某些特定波長的電磁波譜。

IBM在2017年初發布的「Next 5 in 5」中預測,未來五年內,基於超級成像與人工智慧,人類將擁有「超人」視覺。基於超級成像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新型成像設備,能夠集成眾多波長的電磁波譜帶,從而極大地拓展人類的視野範圍,觀測更為廣泛的世界,揭露出有價值的或蘊含潛在危險的信號。最重要的是,這些設備都便於攜帶、價格低廉、易於使用,因此超人視覺可以成為我們日常體驗的一部分。

如果能夠看到周圍所有無法看到或有些模糊的物理現象,便可幫助駕駛員和無人駕駛汽車更好地了解路況。例如,藉助毫米波成像、攝像頭和其他感測器,超級成像技術便可幫助汽車看透迷霧或暴雨,探測黑冰等難以看清的危險路況,或者幫助我們了解前方物體的距離和尺寸。認知計算技術能夠分析這些數據,然後找出導致爆胎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橫穿馬路的動物或十字路口傾翻的垃圾桶,或者路上的坑窪地段。將這些技術運用到手機後,便可通過拍攝照片來分析食物的營養價值、判斷食物是否安全可食用。在醫藥和銀行領域使用超級成像技術則可以幫助用戶識別欺詐行為。原本無法被人類看到的信息都將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

目前,IBM 科學家正在開發一套緊湊型超級成像平台,可以在該平台「看到」電磁波譜的特定部分,從而催生一系列實用且價格親民的設備和應用模式。

光劍

光劍是《星球大戰》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同時也是眾多科學家希望最先實現的技術。然而、多數人認為光劍的原理是釋放激光,而光束是無法發生碰撞的,所以光劍技術也是絕大多數人認為星戰科技中最無法實現的。

在現實中,基於激光的武器存在類似應用。如美軍將為無人機配備的激光武器,發射出的激光可擊落敵方無人機。此外,現實中也有好似光劍一樣無堅不摧的應用,如可以用於搶先救援的高溫熱噴槍,同樣可以通過瞬間噴發的超高溫火焰,輕易據開障礙物,用於緊急施救領域。

在《科學與星球大戰》系列視頻里, IBM 的研究人員展示了,用離子體幫人們把一根金屬瞬間達到極高溫,實現類似光劍的「披荊斬棘」切割力。

太空旅行

《星球大戰》中,最快的飛船「千年隼號」、超空間「星際跳躍」,是兩個最吸引人的太空旅行科幻場景。然而,星戰中飛船的超空間跳躍技術,需要難以想像的巨量數據運算。電影中的一個經典場景是:男主人公之一漢索羅駕駛飛船誤闖小行星帶,成功導航通過的幾率僅有約3720:1。因此,星際探索的重要挑戰之一是:針對海量數據計算,進行路徑選擇和優化,即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安全路徑,這對於傳統計算機是極具挑戰的任務。

IBM在量子計算上的研究為突破計算力的局限帶來曙光。2017年11月,IBM公布了50量子比特位的量子處理器原型,這是人類在計算力上取得的一個重要進展。相比傳統計算,量子計算可以實現基於量子疊加態的重疊計算。它可處理海量數據、海量因素、海量維度。其遠遠超過了傳統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而且其使用範圍不局限於航空領域,還能為化工、新葯、新材料研發、金融安全等領域帶來突破式創新。

原力

作為星戰中最為重要的科幻元素之一,「原力」的存在可以讓影片中擁有它的人隨意控制物體移動,控制物體、武器防禦外來攻擊。而在生活中,人們通過「全副武裝」的可穿戴設備,可以遠程開啟智能音箱、打開空調、燒好熱水。人們心跳的頻率、眼睛的疲勞度也可直接與電腦開關相關。

IBM也有類似技術。IBM Watson IoT技術與智能頭盔Emotiv Insight相結合,能讓腦電波控制技術成為現實。而根據埃森哲的報告,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以智能互聯設備和機器為基礎的產業互聯網能夠幫助企業拓展新的數字化服務和商業模式,到2030年有望為全球貢獻14.2萬億美元的新產值。

懸浮飛行器

星戰中有多達十餘種飛行器,如雪上飛行器,飛行摩托等,可隨意在天際穿梭。生活中,類似的技術正在映射在交通、低溫超導、電力等行業與領域。在交通行業,磁懸浮列車目前已經實現;在低溫超導領域,人們可以將電腦、手機永遠在低功率狀態下,實現超長待機;而電力領域也正在研發如何讓電力傳輸的測試成本降低。

IBM的超導和磁電研究處於領先,包括將超導技術應用於IBM Q系統和量子生態的開發。近期,IBM宣布帶有20 個量子比特的客戶端系統已經可以使用;下一代的 IBM Q 系統正在開發之中,該系統將配備首個 50 量子比特處理器;IBM 還擴展了開源量子軟體包 QISKit;推出了全球最高級的量子計算生態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加社區 的精彩文章:

一個基於 Docker 的負載均衡實例

TAG:雲加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