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小年,祭灶節,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小年,祭灶節,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送灶王升天。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而民之食來之於灶,所以,人們想像有個灶王,掌管民間之食,人們當然要在過大年之前好好的祭奠灶王了。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

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台附近牆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像。神龕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奏(言)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

相傳,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會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將這家人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回到人間。其他諸神到了大年初四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

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只能在玉帝那裡甜言蜜語了,而不能講壞話了。

臘月二十三的「祭灶」是春節的序曲,在古代其地位僅次於中秋節。

古時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來年全家平安。

各地祭灶節的日期稍有差異,有的是臘月二十三,有的是臘月二十四,但據說,有的地方戚姓家族也會在臘月二十三祭灶,卻又會在正月初三過小年,這是為什麼呢?

據說是因為戚繼光抗倭時沒能按時回家過年,皇帝御批正月初三補過小年。於是,許多地方的戚姓人氏,有正月初三過小年的習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養齋 的精彩文章:

處世良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TAG:三養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