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評分諜戰劇《風箏》: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往往最是天真

高評分諜戰劇《風箏》: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往往最是天真

本文所有配圖來自電視劇《風箏》劇照

最近剛播完的新型諜戰劇《風箏》熱度未減,在各個平台上掀起的爭議和討論近日逐漸燒起來,從劇情、人物到劇集的類型、導演的個人風格都被琢磨了個透。

這些東西作為基本元素完成的是影視劇的第一任務——吸引觀眾。而我好奇的是,這部電視劇引起那麼多人沉迷和思考,它誕生的初衷是什麼?或者說,它將帶給我們什麼影響?

仔細看了兩遍後,我發現《風箏》的野心實在不小,這一部講述了上個世紀那段歷史往事的電視劇所陳述的東西,並不僅僅是一個好看的故事,它想要討論的議題,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這個議題是什麼?我們先藏一藏,放到後面講。

它在劇中藏得不算深,《風箏》採用對三個主題的刻畫由大到小,層層推進,最後要討論的議題與答案才終於不言而喻。

這三大主題就是歷史、信仰與理想主義精神。哪一個單拎出來都不好講,稍一不慎就是假大空,《風箏》的探討則從與每個人相關的歷史還原,到起自那代人並傳承至今的信仰,再到個人的理想主義精神,從大到小,卻由小見大,它的表達是滲透式的,導演的功力可見一斑。

那麼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主題展開,尋找《風箏》背後的議題。

01歷史

《風箏》全劇的時間跨度很長,講述了從1946年到1979年的漫長歷史時期中,圍繞著代號「風箏」的這個人物所發生的一段故事。

這個人物的真實姓名已不可考,其實際身份是我黨長期潛伏敵營的高級偵查員,這也決定了在故事前期,他的表面身份是軍統的大特務、手眼通天的六哥鄭耀先。

其身份之緊要從劇集伊始他遇襲重傷入院,軍統上下霎時人仰馬翻,以及軍統局局長戴笠意外墜機身亡後,三足鼎立的毛、鄭、唐三方勢力均想拉攏其至自己麾下卻又不得不對他百般忌憚等情節中不言而喻。

為什麼人物要設定成這樣囂張跋扈、開了掛似的身份呢?這重身份之重要說明的是這個人物在這一歷史時期所起到的作用與發揮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因此故事雖然圍繞他個人展開,但他個人的歷史也就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歷史了,所謂「由小見大」,正是從此而來。

一個人,折射的卻是一個時代。但我們觀眾卻知道,這並不僅僅是「風箏」一個人做的事,他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一個確鑿的原型,而是無數像他這樣的先輩的重影疊加在一起,形成了這個人物的原型。

為了更確切地還原當年隱蔽戰線上的真實人生,劇集罕見地用大篇幅描寫了人物的後半生。前期雙重身份帶來的「人鬼不分」、被自己人追殺和提心弔膽,最終都被後半生需要艱難地證明自己真實身份、證明自己的信仰仍然牢不可破的這道證明題打敗,成為突破所有觀眾淚點的筆墨,為了證明身份而與自己人虛與委蛇、絞盡腦汁,化名為「周志乾」的老「風箏」令我們無比心疼。

這讓我們忍不住想起,歷史上確有不止一個、兩個這樣的「風箏」,曾為了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而經歷了這樣的人生,也正是這樣觸及靈魂的心疼,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今天的安樂生活得來不易。斯人已逝,我們這些本該感謝他們的人,終於做了該做的事——了解他們的存在,記得他們,我想這也是《風箏》的初衷之一吧。

就像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里說的,這片土地下,還沒有埋過我們的死人,我們就不屬於這裡。而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上,曾有無數為了我們今天的生活而奉獻一生的先烈埋骨於此,因此我們對它懷有如此強烈的歸屬感和輕易不為人道的深沉的愛。

《風箏》還原歷史、讓我們銘記歷史的意義也並不僅僅在記住歷史本身——繼往開來,繼承前人對信仰的堅守、為追求理想而百折不撓的意志,才是歷史存在的重要意義。後面的兩個主題也是由此牽引出來的。

02信仰

「信仰」可以說是《風箏》明裡暗裡被提到最多的一個詞了,它也是這部電視劇最直觀的落點。

「風箏」是一個隱喻,它既是一個代號,也是處境的象徵——遠離大地,悠遊於高天,和地面唯一的聯繫就是那根細細的風箏線,而它,既是一種牽制,亦是一種引導。

明面上看,這跟線是「風箏」的聯絡人陸漢卿,但是當劇集推進到1/10左右的地方,老陸被捕,作為觀眾的我們也開始笑不出來,劇情將如何發展成謎。「風箏」會為了營救老陸而暴露身份,從此走到地上來嗎?或者為了鞏固自己的表面身份需要親手置老陸於死地嗎?

然而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在軍統局的看守所里,老陸虛虛實實,佯裝招供,配合「風箏」的不動聲色,在毛人鳳面前演了一出「故意暴露自己藉機拖鄭耀先下水」的大戲。落到最後一幕,是老陸選擇撞在竹籤上自殺來保護「風箏」。

從此,很多人眼裡,「風箏」成了斷線的風箏,再不可控。

其實,如果開了上帝視角去看,你會發現那根隱藏著的風箏線,恰是這時從暗中浮現上來——

老陸犧牲後,「風箏」獨自在看守所的高牆內徘徊。刑場上風乾的血跡望不到頭,陰沉的天色下,他在背誦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段落: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會經常發生。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劇情推進到這裡,此前逐一下線的人物終於都被同一根繩索串聯了起來:曾墨怡、程真兒、江心、陸漢卿,甚至未曾留下姓名的通訊員、游擊隊員,以及尚還活著的鄭耀先——是共同的信仰,將他們牽繫在一起,雖來自五湖四海,卻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而各盡其能。

一些人為了信仰可以慷慨赴死,而另一些人為了同樣的原因卻必須活下去。

鄭耀先就屬於後者。真心相愛的女友、知心相交的上線聯繫人,他緊張高壓的雙重生活里僅有的安慰和盼望如今都不在了,路,越來越難走,並不比死更容易幾分,從此孑然一身,無處訴苦,無人關心。

他和組織的聯絡就此斷了,直到多年以後,在這座相同的監獄裡,他才再一次被組織初步認可和接受。彼時,新中國已經成立,受難的中國人民開始過上和平穩定的生活,為了鞏固這樣得來不易的成果,鄭耀先卻仍然不能輕易放下自己尚未完成的任務,他的黨員身份不能被公開承認,他需要繼續隱藏在一個假的身份下去完成任務。曾經的「軍統六哥鄭耀先」意氣風發隻手遮天,現如今的「周志乾」卻是背著反革命嫌疑的勞改人員。參與這次秘密會談的領導也為他的經歷動容,但他卻說比起犧牲的同志來,不敢說委屈

猶記得故事的開篇,他在刑場上,「故作姿態」地問曾墨怡:「圖個什麼呢?」她的回答清晰而堅定:「信仰。」

現在輪到我們在心裡一遍遍問他:「圖什麼呢?」他沒有正面回答,但我們知道,答案和她的一樣。

劇中對信仰的刻畫也不是單線程的,一方面從曾墨怡、陸漢卿、鄭耀先等角色正面表現了我黨革命前輩對信仰的堅守,另一方面,《風箏》也從對立面刻畫了數個立體生動的GMD人形象,側面渲染,回答了「為什麼共產主義信仰值得堅守」的問題。

劇中,鄭耀先那幾位情深義重的兄弟——趙簡之、宋孝安、宮庶也在劇外引來一些爭議,認為這部電視劇將GMD人刻畫得過於正面了。

其實,之所以將這幾個人物塑造得有情有義,是導演在下一盤大棋。這也不難理解,就「講故事」這個活來說,塑造有血有肉的對手,本來就是常規打法,如果對手很菜,你贏了,也算不了什麼。只有對手很強,而你最後還是贏了,那才說明你足夠強大。

這裡的「贏」,指的也不是「成王敗寇」式的願賭服輸,而是誅心式的降服。

試看「六哥」的這幾個兄弟:

宮庶——心思縝密、出手不凡,他的信仰就是鄭耀先;

宋孝安——睿智老練、不妄動殺念,他信仰的是自己的人生哲學;

趙簡之——劇中對他的心理描寫著墨不多,他更像一個對「六哥」忠心不二、凡事一馬當先的好弟弟。

再加上其他一些人等:軍統的戴笠、毛人鳳、鄭介民、唐縱,中統的高占龍、田湖、延娥,他們或許都忠於他們的黨國,但黨國只不過是個機構罷了。在這個機構裡面,內部爭權奪利,個人的得失榮辱構成了他們生活的重心。他們的信仰是什麼?無論是看起來情深義重者,還是滿腦子權勢富貴者,他們的信仰都如一盤散沙,連稀泥都難和起來。

再試看信仰的議題,擺到共產黨人面前,它是如何蛻變的。以「風箏」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他們的信仰是什麼?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奮鬥,是為了拯救承受苦難的中國人民他們願死得其所。這些中國人民是誰?不正是每一個在當代安逸度日的我們的先祖?

所以說,從客觀來講,信仰原是人各有志,根本無從論及高下。但我們卻並沒有這樣客觀的立場,因為在這場信仰的對弈里,我們亦身在其中,而並不能把自己摘出來討論。

共產黨人所秉持的這一崇高而熱切的目標,是一種擺脫了低級趣味的MTP(Massive Transformer Purpose,宏大變革目標),以他人為己任,帶有強烈而熱枕的自我驅動性。

而無論從宮庶、宋孝安還是趙簡之等人來看,他們更像是他們的黨國實現少數人利益的棋子。

再看中統一脈,寥寥出場的高占龍身故後,他的學生田湖繼承了他的衣缽,成為中統的領導人物。他尚算腦子清楚,但卻手腦不一。在很早的時候,田湖就領悟到他的黨國缺少信仰,許多人嘴裡念叨著「三民主義」卻連它是什麼含義也說不清楚。陸漢卿被捕後,除了背誦《為人民服務》外不吐一字,田湖教育身邊的下屬,說陸先生背的才是真正的革命思想,但落實到行動上,他自己都做了什麼呢?解放前他致力於給老師高占龍報仇,和軍統窩裡斗,解放後,他依舊不死心,想與軍統握手言和,在其時人民生活日趨安定的國境之內再掀波瀾。在他以後,還有個與他相似的延娥,作為曾經潛伏延安數年的中統特工,她與田湖一樣,深感我黨革命思想之中正,遂潛心學習。在田湖被處決後,延娥成為中統殘餘人員的實際領導人,她帶著他們在地下室一起學習《為人民服務》,一字一句,說得頭頭是道,但觀其行為卻又是南轅北轍:在全國人民逐漸擺脫戰爭帶來的流離失所、生靈塗炭之時,他們想到的卻只是「反攻大陸」「光復黨國」,他們幾時心裡真正裝著人民了?他們只是把人民當作實現自己目的的工具罷了。

《風箏》中類似這樣情節還有很多,通過對不同信仰的正、側面比較,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共產黨人的信仰值得人如此堅守。作為個人,有情有義贏來的是掌聲,薄情換來的是罵名,而正是這種鮮明的對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為了恪守信仰可以做到什麼份上。

你可以為了自己的信仰而死,這很勇敢,那你敢為了它而活著,承受罵名、承擔曲解、甚至面對自己對自己人性的批判嗎?有人做到了。是「風箏」,也是他所代表的無數我們連姓名都不知的隱蔽戰線上的前輩們。

值得嗎?看看我們今天的日子,你就知道他們嘴裡說出的「值得」二字所言非虛。他們用這一生擔負的重量教育我們,信仰絕非隨口立下的空洞誓言。

那麼,我們的下一個問題也很自然地就浮現上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下一部分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

03理想主義精神

鄭耀先是個理想主義者,這一點很明顯。他身上具有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的一切要素,包括我們今天要論述的重點:天真。

這種天真,並非「天真爛漫」之天真,它起自於對自己所景仰的未來所擁有的篤定信心。一句話他信了就會永遠相信,承諾了,他就永遠恪守。明知人世險惡,依然一片赤誠。表面看起來和不諳世事的毛頭小伙、愣頭青沒什麼兩樣,但是在真正的理想主義者背後,這種信心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他知道,事一定會成。

其一是對自己的智慧和眼光有信心,相信自己所景仰的就是真理;二是他知道真理不是自有永有的,它會隨人心波盪而氣象萬千,真理需要人去捍衛與實踐,而他對自己能否忠於真理並堅定不移有十足的決心。

在他眼中,永存一點清明,可以撥開迷霧牢記使命,並且篤信那勝利必將到來,對於一個合格的理想主義者而言,兩者缺一不可。

確信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確信真理終將實現,這種堅持不懈的篤定令他們具有反脆弱性。

「反脆弱」這個概念是近年才由「黑天鵝理論」之父塔勒布提出的,但我們卻早就在使用了。它的大致意思就是:脆弱的反面並不是堅韌,堅韌僅僅是維持原狀,而脆弱卻一如玻璃杯掉在地上摔個粉碎,它的狀態發生了變化,同原狀態比有了損失,那麼脆弱的反面應該是反脆弱——即在動蕩和波折中獲益,而不只是保持不變

用具體的比喻來解釋的話,就像鄭耀先在誘捕宮庶後,情緒久不能平靜,向陳國華自況鳳凰涅磐,老陳向跟班的小同志道出鳳凰涅槃的含義:鳳凰每五百年一次,集梧桐枝葉,背負著人世間所有恩怨情仇,義無反顧,投身熊熊大火自焚,肉體接受痛苦輪迴,最終以美好軀體浴火重生,重生之後,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為什麼說理想主義者對理想的篤定信心令他們具有反脆弱性也就顯而易見了:因為抱著必將成功的信心,所以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假如遇見成功,那麼他們離理想更近了一步,假如遇見失敗,那麼他們會認為這只是一次暫時性的失敗而已,他們會從中總結教訓,為今後的道路補充了經驗,亦是離理想更近了一步,如此一來,無論成功或是失敗,他們都在前進,其反脆弱性就是成立的。

反脆弱的霸道之處相信你們也看出來了,它是立於不敗的。而正是那種對理想近乎天真的篤信賦予了理想主義者以反脆弱性。

那麼為什麼《風箏》要刻畫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呢?

現在讓我們回到這篇文章最初起的那個話頭:這部電視劇的初衷或者說它的出現,將帶來怎樣的意義呢?

跳齣劇集本身來看,導演柳雲龍也和他的角色鄭耀先一樣,是一位理想主義者。《風箏》此劇,劇本打磨了3年,拍攝209天,初剪8個月,到最終定檔播出修修剪剪用了4年時光,用一部文藝片的立意和投入做了一部電視劇,他和他的角色在傳達什麼?

文以載道,文藝作品也一樣。

我想,呈現一段真實的歷史,還原隱蔽戰線上的人物面貌只是其一,《風箏》更大的抱負在於讓觀眾去思考,現在的我們該如何做人?

現如今,信息碎片化日趨成災,生活節奏之快也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信仰」、「理想」這些詞讓人覺得陌生而遙遠。太多看似有益,卻實則有毒的「存身之道」卻讓人心變得越發愚鈍,看不清人生的真相,找不到真正的出口,迎著一波接一波所謂「大勢所趨」,逐漸麻木沉淪。

現在的我們還應該為了理想奮不顧身嗎?這與我們追求個體的幸福快樂是背道而馳的嗎?理想主義的精神還值得傳承嗎?

故事裡並沒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它只是將一個理想主義者的一生書寫給你看。你的人生要怎麼過,還需要你自己去灌溉耕種、開花結果。

而好的作品絕不是空口白話地大吼大叫,它往往是滲透式的,潤物無聲,舉手投足之間、舉棋方寸之中,不動聲色,已將人心點透。如何用文藝作品打動人,傳遞於人有益的思想,柳雲龍用他的《風箏》給了我們一個標杆。

《風箏》的播出,在許多90後、00後眼前重現了當年革命前輩的鮮活形象,讓他們深感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也向他們展現了這樣一種理想主義精神,一種「為人之道」。

感謝有這樣的好作品出現,也感謝前輩們那段令人景仰的奮鬥歷程,願你我牢記歷史、繼往開來,那段特殊而不可倖免的歲月,自永遠至永遠,永不再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樊登讀書 的精彩文章:

崔鶯鶯原型:曾經的痴心錯付,終究能斷得乾乾淨淨

TAG:樊登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