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醉美鄉村,湖北五峰土家古村落栗子坪
我喜歡旅行,
但不喜歡到達目的地。
栗子坪村位於湖北省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採花鄉東南部
平均海拔1300米
這裡連續幾年被評為中國最美鄉村,為湖北現存的比較完好的土家族村落。
土家田園風光
這裡的地形呈卡斯特地貌,山脈表現出豐富多樣性,土家民居保存完好,富有民族特色,具有典型的土家田園風光特色。
土家吊腳樓開門迎客
木結構吊腳樓,土家前輩為了防止地面蚊蟲侵害,防止猛獸攻擊,設計了這種獨特結構的建築,經過演變,逐漸形成了民族特色。
當地人叫人兒山
遠處的一座山峰像人形一樣,這是很多當地人的夢想,總想過去看看,卻又感覺遙遠,到不了跟前,對於山區來說,這座山更像母親在盼望歸鄉的孩兒。
山谷里的居民
住在山谷里的居民,讓我想起了小娟的民謠《山谷里的居民》:山谷里有風,山谷里有雨,山谷里有樹,山谷里有河,山谷里的天永遠是那樣藍,山谷里的居民有許多許多代,住了許多許多年,這首歌就像是山谷里飄蕩的回憶,就能回想孩提時山谷里的那些記憶,小娟把這首歌表現到了極致。
這座吊腳樓有些年頭,吊腳的部分在側房,看得出房子洗凈鉛華、經歷風雨,這種抬梁穿斗結構是中國建築的精華,被土家民間建築工匠們發揮到了一定高度。
這座山峰的頂峰海拔應該在1800米左右,看見一座山就想登上頂峰,但是登上頂峰後還有更高的山,其實登上更高的山,再看看其他的山,那或許就是一笑泯恩仇罷了,其實就如人生,眼前的山可能更高,但還得翻過去。
栗子坪的美,有一半是因為水,這裡水資源極其豐富,大小的瀑布、溪流、小河縱橫交錯,山因水存在而有靈氣,水因為山的形狀而柔美。
酷似廬山三疊泉
縱橫交錯的土家民居,居民世世代代,住了好多年,或許,還有更多年,還要居住下去。
農家小院,屋舍儼然,大樹遮陰,屋旁的水車可能就是裝飾點綴,但這的確是個偉大發明,在熱機出現以前,這是很厲害的動力來源。
通向農家小院的公
永不停歇的水車
卸甲寨
遠處的山峰叫卸甲寨,這裡曾是道人修行的地方,山上有道觀遺迹,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道家的思想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道生一、一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精髓已經根植於心中,沒有爭辯,卻是最大的爭辯。
吊腳樓走廊
吊腳樓走廊,懸掛著玉米,想不通玉米為何要這樣懸掛放著,直接脫粒,存放起來不是更好嗎?
古語有云:
行人不見樹少時,樹見行人幾番老,寥寥幾句,道不盡的是輪迴滄桑,抒發的是人的情懷,大樹何曾見你老去,你何曾看見樹苗長成古木。樹丫的遠方是無盡的春色,春色滿村,可惜錯過了紅杏出牆的美好時節。
經過改造的土家民居,吊腳已經被磚結構支撐,看起來顏色亮麗,卻退去了原有的滄桑感,有點商業化的感覺,其實也不過,社會需要財富,財富的來源需要包裝。
三座房子順山勢而建,依偎在叢林之中,融為一體,這也體現了珍貴建築哲學思維,順勢而為,不違背天理,不違背自然…
順山勢而建的房屋
流淌的小溪
山間小溪,源源不斷流向遠方,匯入河流,匯入江海。因為自然環境的支持,才會有永不幹涸的流淌,溪水養育了當地人,當地人也善待著溪水。
這裡的土家民居不像其他很多少數民族村落,呈聚居帶,因為地大人稀,所以給每一戶都有足夠的空間。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發展鄉村旅遊,
發展地方經濟,
呈現一片大好的形勢,
其實在發展旅遊的同時,
也需注重地方環境保護,
地方生態發展,地方文化傳承,
把原有的味道傳遞給探索未知事物的群眾,
社會的發展靠知識的積累
、人們認知的提高,
把原本真實的東西還原給觀眾,
卻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
我粉絲里長得最好看的那個人
麻煩點個
我找不到你了
-THE END -
編輯:點墨
投稿聯繫微信:wufengzx0


TAG:新五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