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這個條約,如今使我們在北歐有了一塊地
在遠在3000公里之外的北歐,有這麼一塊土地,雖然主權不在中國,但是我們卻有權自由出入該群島,並在那裡進行正常的科學和生產等活動。這塊土地就是位於北極圈內,歐洲邊緣的斯瓦爾巴群島。
斯瓦爾巴群島由數十個小島組成,面積自大的島嶼是西斯匹次卑爾根島,群島總面積6.1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僅有3000多人。目前,該群島主權屬於挪威,也在挪威的有效管轄下。但是,雖然該群島主權屬於挪威,中國人卻有權在這裡自由進入,甚至中國企業有權在此進行生產活動。
這其中的原因說來話長,1194年北歐海盜最先發現了斯瓦爾巴群島,並以此作為基地,進行海盜活動。直到1596年,荷蘭探險家威廉·巴倫支,向世人揭開了其真正的面紗,並命名為斯匹次卑爾根。自此之後,這裡又成為了捕鯨人的福地,荷英德法等國的漁民紛紛來此捕鯨,最多時,有300多條捕鯨船在此穿梭。到了1900年,斯瓦爾巴群島發現優質煤礦後,這裡的競爭更加激烈,開礦的過程中,各國經常發生糾紛。由於該地主權未定,這裡的糾紛逐漸上升為國際問題。
為了避免戰爭,1920年,由挪威、美國、法國、荷蘭、英國等國簽署了《斯瓦爾巴條約》,規定挪威對該群島擁有主權,同時規定各個簽約國,均可在此進行經濟活動,權利均沾,同時該群島維持軍備廢除的狀態。1925年,應法國政 府邀請,中國北洋政府段祺瑞派特使前往法國,也簽署了該條約。自此,中國人可自由進出斯瓦爾巴群島,並分享該條約規定的各項權益。
不過,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才依法恢復了對這座島的使用權。並於2004年7月在此建立了著名的科考基地黃河站。在此之前,我國曾兩次派遣雪龍號破冰船去北極科學考察,採集了大量的數據資料。
除了進行科學考察,目前我國並沒有在斯瓦爾巴群島進行經濟活動。《斯瓦爾巴條約》1925年時就有51個簽約國家,但是現在只有俄羅斯和挪威仍在該群島採煤及輸出。除採礦外,其他經濟活動只有捕撈業。


※德媒又挖苦印度,經濟曾與中國平起平坐,如今GDP只是中國零頭
※日澳簽訂「戰略停靠港」協議,為抗衡中國將允許日軍艦停靠澳港口
TAG:軍情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