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為創新創業而讀,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
【99元線上版-開啟創新創業認知邊界】
專享365天365本聽書資格
【199元綜合版-踐行創新創業線下學習】
專享【線上版】+4次線下創新創業主題活動
親愛的各位書友,今天是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的第619天,第619本,今晚我們要分享的這本書是《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在2000年之後,芬蘭就被國際經合組織評價為其表現全球第一,而高等教育幾乎每一屆的世界經濟論壇都被評為最佳。我們知道,諾基亞曾經是芬蘭的象徵,而現在教育超越了諾基亞,成為了芬蘭炙手可熱的品牌。芬蘭教育被稱為全球最均衡、學習成績最小的教育體制,但各位你知道嗎?芬蘭是全球課時最少,客戶的時間最短,假期最長的國家,以前放假3個月,而現在只有兩個半月。所以基於這些表現,世界各國教育機構都來到芬蘭,為了就是汲取世界第一的經驗。
本書的作者因為工作關係旅居芬蘭,他的兩個孩子分別在芬蘭受教育數載,作者由他自己的觀察,他以東亞的教育的視角來看待整個的芬蘭教育。他自己也訪問了芬蘭很多的學校,還去了鄉村,甚至在北極圈裡面看到孩子們教學的實際狀況。
這本書涵蓋的內容主要是以7-16歲孩子的基礎教育為主,是因為教育作為一切的基礎,與社會觀念的建立來自於人們小時候習慣的養成和塑造。基礎教育就是其中關鍵。而我們看到芬蘭的假期多、課時少、時間多,為什麼達成這樣的一個結果呢?書中做了大量的調研認為,是他們的基礎牢,老師在課程上關注著孩子,甚至整個的教育體制把每個別人的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寶貝去撫慰灌溉、給予空間和時間,找出人性善良的一面,協助鼓勵養成學習動力,考試從來不做排名,老師也不做任何的考核,只是會做反饋和評估。這樣的從不刻意強調精英、先進、競爭、比較,從不要求學生和老師具備超人的能耐,也不鼓勵全勤和整體劃一。甚至在學校裡面,都沒有制服。而把人人視為有著獨立個性的喜怒哀樂的平凡人性。從人性的根本上去尋思如何陪伴他們健康、正常的讀完人生的道路。
書中講了7個核心的觀念:
第一,在任何的教育過程中,先讓孩子建樹,再建林,建了林以後,再建樹,比如他舉了一個滑冰的例子,說老師在滑冰課上可能有45分鐘,10分鐘教一個動作,然後讓孩子在一個課裡面會能夠學習好幾個動作。而我們認為,可能每一個動作並沒有完全的掌握,為什麼要進行下一個動作呢?老師經過示範和大量的動作的練習,讓孩子對整個的滑冰動作先有一個整體的概念,然後再關注每一個動作,最後串聯起來。這如同看書一樣,看一本書,書中一共有10章內容,這時候讀書分兩種,從第一頁的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頁的最後一個字,然後串聯起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先快速的閱讀,掌握這本書的基本框架,然後再看哪些內容是你所關注,是你所要獲取的。這就是你先建樹,還是先建林,先建林容易把我們學習的興趣激發,因為總會發現,不知道哪些地方是重點,你心裡就會空落落,那麼如果你先有了整體的把握,再看某一個點,往往就會有了新的興趣。
第二,人生是一個馬拉松,並不是一個百米衝刺。所以,並不需要在某個點上去贏,比如我們所說贏在起跑線上,他認為孩子的起跑線隨時開始,所以他講無差別的教育,不管是孩子的智力高下,老師都會儘可能給他提供無差別的教育,他認為這不是成本,而是善意。所以人生不是需要贏在起跑點上的百米衝刺,而是一場與自己賽跑的馬拉松。學習不是為了爭第一,而是培養孩子們終生學習的習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芬蘭的教學時間比較短,假比較多呢?是因為在課堂上已經把基本的道理講的非常清楚,老師是在一個完全沒有恐懼狀態裡面,大量時間來準備課程。老師基本上不花時間批改作業,而是真正的把心關注到孩子的成長上。因為老師沒有惡意的壓力,所以就放開去關注孩子,去培養孩子,去激發孩子。
孩子智力客觀上有高下,所以,你做評估的話,老師就會關注能夠帶來評價比較高的孩子,而這樣的話,就會拉大教育的不公平。在芬蘭,所有的評估和考試都是讓學生知道,我們從哪個地方改進,考試的目的不是給孩子帶來挫折和懲罰,而是讓老師和孩子共同了解到對學科的認識到哪了,最終共同進步。教育的重要參與者就是老師,我們都希望為孩子找個好老師,芬蘭認為,老師都一樣,不用評比,平等、公正是芬蘭教育不斷強調的。他們老師作為教育體制的最大信任,所以他們做的一切都是善待學生,對學生有益處,而不是讓自己的教學成果拿第一。這並不意味著老師不會受反饋,而是老師會經常受到大量滿意度的測評的反饋。讓我們看到哪個點上進步和提升的。
芬蘭強調,人人是精英,不強調某些人是精英。所以,他的整個體系裡面,不帶頭、不鼓動、不排名,因為實際上,客觀說,天才和精英必定是真正的少數。每一個群體都會有智力的不足,他們可能在起點上就落後於本土的孩子,怎麼辦呢?芬蘭的教育系統裡面就會幫孩子做量身訂做的教育。也就是說,他為社會小眾和弱視群體注入了更多的教育資源。讓他們成為社會的安定發展的中堅力量。這樣的一個理念來自於兩方面:第一,在芬蘭很早的時候,他們的國家就規定,父母不識字,就不能結婚,因為他認為,你就沒法讀懂聖經。所以讓所有人識字就變成了這個國家基本理念,甚至被寫入相關法律。
第三,用家庭教育贏過全世界。在作者自己的實踐中,他們的孩子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每天都閱讀半個時候,芬蘭的父母從小就教孩子讀書,但並不把學業看成唯一的。他們的家庭教育和對孩子的溝通中,對學校的溝通中,並不在意孩子的成績,他們的家庭的對孩子平等品質和學習能力看成第一位。
所以這就是芬蘭教育體制,培養孩子們終生學習的能力。只有與生活教育充分結合的學校教育,才讓孩子得到永續精英。比如在學校裡面,還會教宗教與倫理。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教宗教與倫理,還會教公益、體育和家庭經濟。包括外語。芬蘭的每個人都掌握好幾門外語,因為在芬蘭這樣的國家,他認為,如果把大量的來自於國外的影視資料翻譯成芬蘭語的話,他認為非常複雜,所以在客觀上,他們的媒體所播放的外國的電影,都是外文,這就讓孩子從小學習語言的基本環境,這實際上也會給孩子打造了一個很好的競爭力。信任是芬蘭的教育的核心。他覺得,我們要信任每一個孩子能夠展現他,信任老師,信任教育體制。這並不是說芬蘭的教育並沒有問題,而是說在發現問題過程中不斷找到解決的方法。芬蘭在那樣的國家裡面,在和俄羅斯相毗鄰的地緣政治裡面,因為資源稀少,使得他們對教育,傾入了更多的熱情,他認為人像猶太人一樣,把人的教育提高到更高的水平,這本書讓我們了解到教育也許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優勢。投資於人,經濟於人,祝福大家,晚安!
【創辦人簡介】
王學勇
企業教練、行動學習催化師、心理諮詢師
「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創辦人、受邀濟南電視台《文化泉城:我的故事我愛的書》分享嘉賓
山東學習型企業傢俱樂部總執行長
受邀擔任《齊魯創業 》、《我能贏》、《鄉戀》等省內多家廣播電台欄目嘉賓,職場求職欄目《才女無敵》職場顧問
2017年「創客中國」山東省創新創業大賽評委
「齊魯銀行杯」濟南2017創業大賽評委等
研究方向:企業價值增長,組織轉型,企業教練
培訓教練領域涉及能源、製造、銀行、醫藥、IT、零售連鎖、餐飲、教育培訓等數百家企業


TAG: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