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淪為「雞肋」?國內直銷銀行謀求破局

淪為「雞肋」?國內直銷銀行謀求破局

作為探索金融科技、進行輕資本運作的嘗試,直銷銀行已經成為國內不少銀行線上布局的重要版圖。日前發布的我國首份《中國直銷銀行白皮書》顯示,我國直銷銀行數量至今已逾百家。

不過,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受制於政策和自身獨立性等因素,不少直銷銀行的運營情況差強人意,真正的用戶活躍度並不高。漸漸淪為銀行「雞肋」的直銷銀行業務該如何走出困局,隨即成為銀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也被視為商業銀行擁抱新金融轉型的關鍵。

數量過百 僅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質

直銷銀行是指幾乎不設立實體業務網點,而是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ATM、電子郵件、移動終端等遠程實現業務中心與終端客戶直接進行業務往來的銀行。直銷銀行是互聯網金融時代下順勢而生的新型銀行運作模式,業務拓展打破了時間、地域、網點等限制。

2013年9月,北京銀行首次建立直銷銀行,宣布與ING集團合作開展直銷銀行業務,計劃以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方式提供服務。2014年2月,中國民生銀行首家推出純線上的直銷銀行服務平台,成為我國第一家真正探索實踐直銷銀行新型經營模式的商業銀行。

由民生銀行牽頭,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共同研究制定發布的我國首份《中國直銷銀行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1月,我國直銷銀行數量已達114家。其中,城商行是直銷銀行的主力軍,目前共有69家城商行直銷銀行上線運營,農商行或農信社直銷銀行共有30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直銷銀行合計11家,其他直銷銀行共4家,目前五大行中僅有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開設有直銷銀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直銷銀行除百信銀行外均無獨立法人資質。大多數直銷銀行是作為商業銀行中的二級部門存在,未實現獨立運營。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當前直銷銀行的本質沒有體現出來。「儘管現在全國有100多家所謂的直銷銀行,但除了百信銀行外,大部分直銷銀行只能說有一個直銷銀行APP或直銷銀行事業部,來提供一些直銷銀行產品和服務,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銀行,可以說直銷銀行的發展沒有體現其本質。」

《白皮書》還稱,我國直銷銀行經歷了從規模上迅速擴張到更加註重質量優化,在客戶數量、產品服務、資產規模、體制機制等方面得到較大發展,但總體上仍處於初中級階段,與市場競爭對手互聯網企業相比仍有一定距離。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 在中國銀行業發展過程中,直銷銀行所展現的全新形象、經營模式、客戶接觸方式給傳統銀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但不可否認的是,較為嚴格的監管政策、非獨立法人的經營模式、與傳統銀行如出一轍的考核機制以及「同質化」的業務思路,對其發展形成掣肘。不少商業銀行直銷銀行設立後,轉化而來的最大客群依然是自身的存量客群,新增客群獲得率很低,貢獻率不高,淪為商業銀行的「雞肋」業務。

政策紅利或激發潛力

《白皮書》指出,監管政策方面,我國目前並沒有專門針對直銷銀行的監管法律,仍參照統一的銀行監管法律和相關的電子銀行法律法規對直銷銀行展開監管。總體上,政策法規鼓勵互聯網金融發展,但過強過嚴的監管措施,又影響了直銷銀行的市場拓展和業務發展。

不過,近期監管層出台的一些政策和釋放的信號為直銷銀行發展帶來了利好。

具體而言,此前央行於2015年和2016年分別發布的《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 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和《關於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的通知》對銀行賬戶實施分類管理機制,將銀行賬戶分為Ⅰ類、Ⅱ類、Ⅲ類,並對各類賬戶的功能、支付渠道和支付限額進行了明確。近期央行印發了《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對賬戶分類管理進一步優化,尤其是放寬了Ⅱ類和Ⅲ類戶的開立和使用。《通知》要求,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應於2018年6月底前實現本銀行櫃面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遠程視頻櫃員機和智能櫃員機等電子渠道辦理個人Ⅱ、Ⅲ類戶開立等業務。屆時,用戶可根據自身使用習慣,在多種開戶渠道中選擇便捷渠道開立Ⅱ、Ⅲ類戶,有助於直銷銀行拓寬其資金流引入渠道。

董希淼表示,近期放寬的Ⅱ、Ⅲ類戶的開立和使用確實對於直銷銀行是政策利好,「至少在開戶方面有力推動了直銷銀行的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除賬戶管理放寬外,監管層在公司治理模式上也有意給予直銷銀行更大發展空間。銀監會副主席曹宇此前在百信銀行開業儀式上表示,百信銀行作為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要切實做好直銷銀行子公司試點工作。「銀監會將不斷總結試點經驗,及時評估試點效果,適時擴大試點範圍,探索不同形式的直銷銀行子公司試點經營模式。」曹宇稱。這也意味著,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直銷銀行子公司試點有望迎來擴圍。

推動直銷銀行公司制改革將成核心

事實上,多家銀行今年以來也都在積極探索直銷銀行全新的經營模式。

如華夏銀行直銷銀行提出「3+1+N」的思路,即以平台為依託,驅動賬戶、支付、與產品共享開放、協同發展;江蘇銀行直銷銀行添加了社交化新功能,打破傳統客戶營銷模式,以分享金融為核心,鼓勵客戶自主傳播、分享、營銷產品;大連銀行「牽手」京東金融上線直銷銀行APP,加速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作為我國首家直銷銀行,民生直銷銀行則率先提出了全方位創新升級,將以「自有渠道+三方輸出」的雙輪驅動模式輻射影響到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個人客戶,進一步拓展服務的廣度及深度,開啟「雲」時代。

展望我國直銷銀行未來發展趨勢,《白皮書》認為,未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應用首先將從根本上改變直銷銀行運行模式,並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降低服務成本;其次,平台化發展策略將成為未來直銷銀行的優先選項;與此同時,直銷銀行會成為一個銀行進行移動金融化轉型的介質化工具,滲透到金融服務的各個場景中;此外,伴隨百信銀行的正式開業,直銷銀行組織結構獨立化將成為趨勢。

董希淼表示,部分直銷銀行業務發展較好的銀行,可將相關業務進行分拆,以此為基礎申請成立直銷銀行子公司,這將是我國直銷銀行子公司的主流模式。為便於新公司組建,初期一般應以全資子公司為宜;發展成熟後,可考慮引入戰略合作夥伴,並轉型為互聯網金融跨界平台。

「我認為直銷銀行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就是要有制度變革,要有制度創新,其核心的一點就要推動直銷銀行公司制改革,要讓直銷銀行成為真正的銀行。」董希淼在談及直銷銀行改革方向時指出,一是推動直銷銀行業務回歸本質;二是搭建開放融合的跨行業平台;三是探索創新業務風險隔離制度;四是深化銀行公司治理改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限制票補回歸2D 電影春節檔更趨於理性
24歲小伙娶了36歲懷孕的新娘,被陪嫁500萬和2輛豪車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