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本市場趨於理性,AR行業該往何處去?

資本市場趨於理性,AR行業該往何處去?

毫無疑問,增強現實(AR)是近年來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巨頭搶先布局,初創公司不斷進場。然而,在繁榮表象的背後,現如今AR技術以及相應產品發展處於什麼階段?投資者們如何看待這個行業?業內又有哪些能夠真正創造價值的企業?

日前,RealMax中國區銷售副總裁賴毅接受了第一財經頻道《財經中間站》節目的專訪,並對目前AR技術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的投資趨勢進行了闡釋。

RealMax中國區銷售副總裁 賴毅

自誕生以來,AR技術為人類描摹出一副宏大且有趣的藍圖,AR手游的火爆更是向全世界普及了增強現實的概念,令不少投資人頗感興趣。但關注熱度導致的資本競逐難免遇到泡沫。尤其當AR被爭相炒作,投資出現爆炸式泛濫和盲目跟風態勢,缺乏實質技術性突破時,泡沫更不可避免。

在經歷熱度喧囂之後,行業這兩年開始回歸理性。賴毅指出:「隨著技術趨於成熟,AR領域如今已經實現了從基礎的軟體應用到可穿戴硬體設備、從應用場景的規划到商業化落地的升級。」

面對市場的關鍵轉折,投資人也對增強現實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以AR智能眼鏡為例,相較於以往只是單純地看重未來趨勢,如今則更聚焦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對軟硬體核心技術的掌握。賴毅強調:「對智能眼鏡來說,最關鍵的在於其光學顯像解決方案。如果仍單純停留在場景說明,而不進行技術化的突破,則很難會有一個良好的可穿戴體驗,也無法應用於真實的作業現場。」

不僅專註於硬體,投資人也對系統軟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識別、追蹤等核心技術上是否擁有專利、能否與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從而實現數據的打通和可視化呈現等都成為了投資人重點考慮的部分。」賴毅補充到。

此外,基於技術現階段的發展情況,如何對接商業場景實現落地也成為AR機構競逐的焦點。早年間,AR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體育賽事的轉播中,向電視觀眾展現許多現場無法看到的信息,例如「漂浮」在泳池賽道表面的國旗。未來,它將進一步落實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當中,在以AR為主題的咖啡館內,用戶只需要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各種虛擬標籤,再通過面部識別,即可完成支付。

據賴毅介紹,從目前來看,70%-80%的智能眼鏡更多應用在工業領域,而RealWear則是專為工業打造,在硬體方面推出了帶有AR功能的RealWear HMT-1工業可穿戴平板電腦,安全可靠,全語音控制,解放雙手,支持嘈雜的工業環境,還能實現遠程指導、數據可視化以及智能檢索等功能。

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RealWear智能眼鏡獲得了全球300多家工業客戶的信賴,覆蓋電力、能源、製造、汽車、航空、物流、建築和軍工等諸多核心企業領域,核心客戶包含:波音、沃爾沃、羅文公司、霍尼韋爾、杜克能源、美國西方石油、PTC、沃爾瑪等。

而在系統方面,RealWear也為軟體開發商和解決方案系統集成商提供針對智能眼鏡應用的開發平台,為各垂直行業提供專家級的定製化解決方案。目前已經聚集了聯想新視界、思科、惠普工業、霍尼韋爾、Upskill、UBiMAX、OSIsoft、PTC、Liberstream等眾多知名合作夥伴。

未來,隨著底層技術的成熟,硬體設備的完善,AR技術將應用到更多場景中,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日益豐富,更多廠商將進入AR市場。相信在資本市場「大浪淘沙」之下,只有真正能為行業創造價值的企業才會被留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資訊悅讀 的精彩文章:

TAG:每日資訊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