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之洞位高權重,為什麼說他最終是被氣死的?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張之洞位高權重,為什麼說他最終是被氣死的?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作者:林小靜,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張之洞晚年入值軍機處,從地方封疆大吏晉陞到擁有決策之權的樞臣,因此說他位高權重。其實,正是因為張之洞晚年的身份發生了變化,所以他才有資格與時任攝政王的載灃一同商討朝廷要務,在此過程中二人衝突不斷,每一次的爭論都是對張之洞身體的重大打擊。所以通常的說法是張之洞是被載灃氣死的,細究之,應該說張之洞之死源於過度勞累與對朝政日益腐敗的失望。

張之洞

晚清歷史中,張之洞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也扮演著多重的角色:一方面,張之洞是洋務運動的主要參與人之一,他主持建工廠、築鐵路、辦學堂,開學習西方風氣之新;另一方面,他也是守舊派的代表,事事維護封建統治,反對維新變法、鎮壓唐立才的自立軍。張之洞在70多歲的時候被任命為軍機大臣,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東南互保」協定的出現反應了地方督撫勢力的崛起,對朝廷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因此朝廷意在將張之洞調入軍機處,既可以讓他鞏固朝綱,也可以削弱他的勢力。二、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李鴻章去世,朝中已無多少漢族重臣可用。

左為載灃

張之洞進入權力中樞後,將相當多的精力和心血傾注到朝政事務中,但卻遇到了不小的困難,讓他心力交瘁的,主要有幾件事:首先,朝中仍存在對漢族大臣的歧視,張之洞早在任湖廣總督時,就曾努力消除滿漢的差異,為此他特地向朝廷上奏,不過卻被慈禧以朝中本無滿漢畛域之說駁回。其次,光緒三十四年(190年)10月,溥儀繼位,醇親王載灃以攝政王監國,據說光緒死前留下的遺詔要求殺了袁世凱,於是載灃等人以此為名由密謀殺袁,張之洞曾極力維護袁世凱,因此與載灃爆發了不小的衝突。

再次,載灃在朝中用人唯親,他掌權後,將其弟載濤、載洵分別任命為訓練禁衛軍大臣和籌備海軍大臣,引發很多人的不滿,載灃卻對此表示道:「本監國用人行政,一秉大公,即如信任親貴,亦系量能授職,因才器使。倘各親貴實系無能,自當隨時撤換,免致貽誤,如其才有可用,則予以決不遽為浮言所惑,妄行更動。」因此,張之洞強烈反對卻一再被駁斥,最終二人爆發激烈爭論,其後不久張之洞就病倒了。

大清攝政王載灃(左)、清末重臣張之洞(右)

宣統元年正月 , 張之洞被任命為德宗實錄總裁官。六月, 他肝病發作, 病體垂危, 但仍在堅持處理朝政,而載灃卻權勢日盛,欲獨攬大權,他聯合載濤、載洵等人奪得政權、軍權,張之洞更為憂憤。張之洞臨終時載灃去看望他,他仍試圖讓載灃改變主意,改革朝政,卻仍沒有用。最終張之洞在哀嘆聲中逝去,享年七十二歲。

張之洞死後兩天,內閣奉上諭,對他的基本評價是:「公忠體國,廉正無私」,任疆吏「提倡新政,利國便民。庚子之變,顧全大局,保障東南,厥功甚偉。…入參機要,管理學部事務,宗旨純正,懋著勛勞。…服官四十餘年, 畫精詳,時艱匡南經猷之遠大,久為中外所共見」。然而張之洞的故去,卻讓載灃更加恣意妄為,最終加速了清朝的覆亡之路。

參考文獻:

戴逸:《我看張之洞》,《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裴庚辛:《清末新政時期張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實踐》,《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桑兵:《蓋棺論定「論」難定:張之洞之死的輿論反應》,《學術月刊》2007年08期。

胡曉曼:《張之洞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11月。

編稿編輯:姚天琦

歡迎大家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中國首個近代化軍工廠為何被稱為「內軍械所」?為何選址於安慶?
清代宮廷醫療系統是如何構成的?具體如何運轉?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