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久病必入絡,用神醫葉天士獨創的治絡五法!

久病必入絡,用神醫葉天士獨創的治絡五法!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我們




小編導讀


人體不外氣血,初病尚淺,病在氣分,日子長久,必然入絡。治絡法,是葉天士的獨特治療方法之一。葉氏對絡的認識,遵《內經》「經絡皆統血」之旨,認為絡病為血分疾病的一部分,提出了「安血絡」的治法;同時還認為絡病多為邪深隱伏之病證,提出了治肝絡、胃絡、肺絡等。葉天士獨創的治絡法在臨床上可以指導治療多種現代常見疾病,如肝腹水、子宮肌瘤等。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整理了葉氏治絡五法,一起來看吧——




關於絡病的治法,葉氏有兩個基本法則:一為絡實證,葉氏認為:「積傷入絡,氣血皆瘀,則流行失司,所謂痛則不通也。久病當以緩攻,不致重損。」二為絡虛證,葉氏提出「絡虛則痛」 「通補最宜」,用藥當取「柔劑通葯」,如絡虛寒則用「柔溫辛補」,絡虛熱則用「涼潤辛補」。

總之,葉氏強調通絡諸葯要活潑,不能隨便使用滋膩之品;通血絡要潤補,勿投燥熱劫液之品,禁用「辛燥散氣」之品;同時「苦寒礙陽」之品也與絡病不宜。

在以上基本法則的基礎上,葉氏制定了治絡諸法,根據臨床常見絡病及葉氏常用治絡方法,現羅列五法。



1.

辛潤通絡法(《臨證指南醫案·脅痛門·沈案》)


[主治]

肝氣滯著,胸肋脹痛,營液枯槁或老年病後,脅痛,咽干舌燥,或左脅疼痛,難以轉側,以及癥瘕初起,脈澀小等。


[處方]

旋覆花9g,紅新絳5g,當歸須9g,柏子仁12g,光桃仁9g,青蔥管8根。


[加減]

脈澀,胃痛,脅痛甚者,加炒延胡;咳嗽引痛胸脅者,去當歸、柏子仁,加杏仁、薏苡仁、冬瓜仁;脈不流利,氣血兩痹致痛者,去旋覆、新絳,加香附、蘇梗、延胡;脅痛,吐血者,去當歸、青蔥,加丹皮、鉤藤;久痛絡虛,結聚成瘕者,去旋覆,加鹿角片;絡虛久痛有年,色脈衰奪者,去旋覆、柏子、新絳,加生鹿角、桂枝。


[體會]

此為《金匱》旋覆花湯之加味法。《金匱》云:「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所謂肝著者,為肝氣鬱滯,著而不行。取旋覆花下氣散結,青蔥行氣通絡,新絳安絡;蓋治絡取乎辛潤,辛則能通,潤則入絡,絡為血絡,血為濡潤之質,故加味厚多液之當歸,性溫氣芳,直達血絡,用須者,取其味之薄,即《內經》「味厚則泄。薄則通」之義,欲其通行之速;柏子仁辛甘多液,益陰潤燥,以寧營絡;桃仁辛潤入血,以行血絡。方使營陰潤,絡血行,通而不著,何痛之有?


2.

辛泄肝絡法(《臨證指南醫案·疝門·明案》)


[主治]

肝氣不和。疝病小腹堅聚有形,或下墜延及腎囊脹痛;並治婦人腹中癥瘕。


[處方]

當歸須9g,淡吳萸3g,炒穿山甲6g,青木香6g,延胡索9g,川楝子6g。


[加減]

痛入腎囊者,加橘核、小茴香;夾熱口苦者,去吳萸,加川連、山梔;婦人腹中癥瘕脹痛者,去木香,加桃仁、青蔥管;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腹痛有形,不大便者,去山甲、吳萸,加韭汁、兩頭尖、桃仁。


[體會]

此為辛香泄肝通絡法,用治肝經疝氣之病。肝脈布少腹,繞陰器,須得辛香開泄,氣血宣通,其病可解。延胡、川楝子為泄熱止痛要葯,吳萸、木香辛香疏泄,歸須、山甲入絡行滯。觀葉氏以此加減甚多,若痛甚於下,濁結有形,非辛潤無以入絡,則入韭汁、兩頭尖等葯是矣。


3.

通絡祛痹法(《臨證指南醫案·痹門·鮑案》)


[主治]

風濕客邪,留於經絡,上下四肢流走而痛,邪氣觸犯,不拘一處,數十年周痹之病。


[處方]

蜣螂30g,全蠍12g,地龍45g,炒穿山甲24g,露蜂房15g,川烏9g,麝香1.5g,乳香18g。


上藥研細末,以無灰酒煮黑大豆汁泛丸,如梧子大,每服6g,日2服,不效,可用10g。


[體會]

原案謂:「古稱周痹,且數十年之久,豈區區湯散可效?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緩攻。」此言疾病有新久,故用藥有緩急之規律。葯取蟲蟻入絡者,蓋久病入絡,非草木之品可以濟,必蟲蟻搜逐以為功,蟲蟻之性雖峻,合丸緩攻,為峻葯緩用之意。全蠍色青入肝,搜絡定風,地龍咸寒入脾腎,清濕熱痹痛,山甲宣通經絡,蜂房以毒攻毒,上四味皆搜風行絡之品。經絡流行受阻而致痛,則用麝香搜剔幽隱之邪,乳香定諸經之痛,並以酒性之陽,合黑豆入腎滋陰,合用煮汁泛丸,則痛痹可緩緩而愈。


4.

通絡消脹法(《臨證指南醫案·幼科要略·脹門》)


[主治]

專治血絡瘀滯之脹。小兒或成人單腹脹大數月,氣分之葯不效,或腹面青筋紫黑。


[處方]

當歸須45g,光桃仁45g,延胡索24g,炮山甲12g,蜣螂15g,炙?蟲15g,五靈脂24g,山楂60g。


水泛為丸,成人每服5

10g,兒童酌減,日服2

3次。


[加減]

右脅下脹痛,加生牡蠣。


[體會]

病著於人,不外氣血兩途,故《內經》云:「疏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和平。」此案葉氏注云:「氣分不效,宜治血絡,所謂絡瘀則脹也。」是葉氏闡明經旨之言,凡病皆然,不特治脹如是。推其治絡之法,《內經》示其端,仲景勞傷血痹諸方見諸用,葉氏擴充其法善於後。此辛潤通絡,佐蟲蟻搜逐之法,葯以當歸、延胡、桃仁之辛潤通絡,五靈脂、山楂之散瘀行滯,佐山甲專行經絡,有攻堅開通之力,?蟲味咸軟堅,有逐瘀破癥之效,蜣螂有推轉濁氣、送達外出之性,全方俾混處血分之物,開通攻破,傳輸消散,如是則血無凝著,氣可宣通,病毒廢物,無容留餘地,尚何鼓脹之難消?然治血絡有形瘀積,須合丸方緩圖,以收徐消默運之效。如用湯藥攻滌,則排泄較速,不能消血絡有形之脹,有欲速則不達之弊。當時葉氏制此方治不能消血絡有形之脹,有欲速則不達之弊。當時葉氏制此方治徐姓小兒單脹,十日痊癒,余多次引用此方,移治成人鼓脹(肝硬化腹水)每效。


5.

通絡消癥法(《臨證指南醫案·積聚門·王案》)


[主治]

右胸脅形高微突,初病脹痛無形,久則形堅似梗,氣鈍血痹,日漸瘀滯而延為癥瘕。


[處方]

蜣螂24g,?蟲24g,當歸須45g,光桃仁45g,川鬱金30g,大川芎24g,煨木香18g,生牡蠣60g,夏枯草30g,生香附18g。


大酒麴末60g,加水稀糊丸,無灰酒送服,每次6

10g,日2次。


[體會]

此法以當歸、桃仁、川芎、鬱金等辛潤入絡散瘀,香附、木香辛香理氣行滯,牡蠣軟堅,夏枯消結,又借蜣螂、?蟲蠕動之物領氣血諸葯推磨癥瘕,曲善消而酒行血,合丸緩攻,以有形之葯消有形之病。


昔日癥瘕,即今之腫瘤。苟能氣血旺盛,流行無阻,則人體自具抗病之能,《內經》所謂: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觀此則葉氏所謂「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是本自《難經》之旨。蓋氣血二者,相輔而行,氣為血帥,氣調血和,氣滯血著,氣逆血升,氣陷血墜,氣盛血張,氣弱血懦,氣熱血騰,氣寒血泣,是皆氣先血後,氣以領血之義也。論氣血陰陽,則又以陽氣為本,陰血為用。陽氣為生命之源,固以陽氣為首要,苟能陽和敷布,血脈通調,何病之有?唯寒暑勞形戕其外,惱怒憂思傷其內,由是陽氣衰而陰血結,體先虛而病原入,則癥瘕之患,不亦宜乎?在婦女則奇經八脈空虛,亦多癥瘕之病,更有溫奇消癥之法焉。


治絡五法在《浙江中醫藥》 1978年第三期發表之後,原中國中醫研究院沈仲圭老先生曾來信評云:「此五法,通絡化瘀,泄肝行滯,可用於多種疾病。如通絡消脹法用於門脈性肝硬化(鼓脹);辛泄肝絡法用於疝病;辛潤通絡法用於肝胃氣痛久痛入絡,以及乾性胸膜炎,亦可施用於胸痹(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通絡祛痹法用於風寒濕痹;通絡消癥法用於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上法所治皆是臨床常見病,所以對臨床醫家幫助頗大,可供借鑒。」


好 · 書 · 推 · 薦








葉天士醫案評析







《孫曼之中醫師承教育叢書》,包括《朱丹溪醫案評析》、《葉天士醫案評析》、《謝映廬醫案評析》、《薛立齋<內科摘要>評析》等,旨在羽翼中醫高等課堂教育,為培養更多「會看病」的臨床醫生而提供一套優質的參考書籍。 孫曼之編著的《葉天士醫案評析》是「孫曼之中醫師承教育叢書」之一,內容包括益氣健脾法、甘緩益營法、溫陽養胃法、通降陽明法、治中法、清養胃陰法等。



掃描二維碼


點擊

「閱讀原文」

免費試讀電子書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

內容選自《

葉方發微

》(中國

醫藥出版社出版

俞岳真著,俞行整理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

者所

有。由

悅讀中醫

(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

權,請勿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

免費試讀電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最便宜的「止咳藥」,路邊就能撿到,只不過你不知道!
反覆咳嗽總不好,不治本可不行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