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強大的唐朝之所以突然衰敗,唐玄宗墓前的1樣東西,揭開了答案

強大的唐朝之所以突然衰敗,唐玄宗墓前的1樣東西,揭開了答案

唐朝,是封建時代中原王朝發展的高峰階段。憑藉所向披靡的強大軍隊,雄厚無匹的經濟實力,以及昌明的文化,唐朝一度成為令世人敬畏的天朝上國。萬國來朝四夷賓服,河清海晏四海承平,一直是歌頌太平盛世的溢美之辭,但用在唐朝的極盛時期,倒也並不過分。

唐朝發展的全盛時期,以唐太宗在位時的「貞觀之治」,和唐玄宗在位時的「開元盛世」為代表。然而,就在「開元盛世」之後不到二十年,繁花似錦的大唐盛世,就在「安史之亂」的鐵蹄下,形勢突然惡化,唐朝統治由此江河日下,在步履艱難中走向衰亡。

唐朝為何突然由盛轉衰?「安史之亂」為何會爆發?深層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唐玄宗陵墓前的一樣東西,已經給出了清晰的答案。唐玄宗死後,安葬在泰陵,位於今天陝西渭南市蒲城縣的金粟山一帶。當年泰陵落成時,規模宏大氣勢宏偉,陵區內陵牆、獻殿、闕樓等鱗次櫛比,遠望如同一片城郭。

歷經千餘年風雨,唐玄宗泰陵巍峨壯麗的地面建築,如今已蕩然無存。只有當初神道兩旁的石刻人物、神獸等雕像,櫛風沐雨,飽經滄桑,依舊佇立在泰陵前。唐玄宗墓前的文臣武將石像,具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文臣面部特徵為漢人形象,而武將面部特徵,全部是深目虯髯的胡人形象,與中原漢人迥異。

泰陵文武石像的特點,反映出唐玄宗時期,朝廷用人方面的一個獨有特色,即有名的「文用漢,武用胡」。說白了就是運籌帷幄的文臣多用中原漢人,而征戰殺伐的武將,則重用邊地胡人。統兵大將選用胡人,是唐朝皇帝用人的一個顯著特點。自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這種苗頭已經顯露。

唐太宗李世民,在歷代皇帝中以善於用人著稱。他胸懷博大任人唯賢,長期被中原人視為洪水猛獸的彪悍胡人,在唐太宗眼中,卻是衝鋒陷陣的天生將才。因此,胡人武將空前絕後地出現在中原王朝的軍隊中,與中原人一起並肩作戰,成為帝國棟樑。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胡人將領雖勇,也要駕馭得法,不然同樣會釀成慘重災難。唐玄宗在位時,繼續秉承太宗皇帝不拘一格的用人思想,但在具體執行中,卻出現了很大偏差。玄宗手下的寵臣李林甫,權傾朝野。《舊唐書》記載,李林甫曾說過一番話:「文士為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

唐玄宗對這番話深以為然,認準胡人武將既驍勇善戰,在朝中根基關係又相對薄弱,堪稱最好的武將人選。因此,「文用漢武用胡」,在玄宗手下發展到登峰造極的階段。對胡人武將毫無戒心與限制地加以任用,固然使得玄宗朝出現了高仙芝、哥舒翰這樣的一代外族名將,但也扶植了安祿山這樣的竊國大盜。

安祿山是地道的北疆邊地胡人,不僅勇悍善戰,且詭詐過人,野心勃勃。他千方百計百般討好唐玄宗與楊貴妃,深得皇帝寵信,把他視之為大唐的柱石之臣,邊關九鎮就有三個鎮的兵馬被安祿山掌控,幾乎獨掌大唐軍隊的近三分之一。正是在唐玄宗的一味縱容庇護下,安祿山才得以迅速成長為一方巨擘和唐朝大患,最後掀起叛亂,使得唐朝迅速衰敗。

不過唐朝皇帝貌似執迷不悟,唐玄宗死後,墓前石像還是選用了「文用漢武用胡」的模式,默默地見證了盛世唐朝的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秦檜謀害岳飛,1個武藝高強之人是幫凶,是他親手把岳飛送入大牢
皇帝說出8個字,他照著皇帝的臉就扇了一巴掌,皇帝當即重賞了他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