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行氣溫中祛胃痛,漚子浴面美姿容

行氣溫中祛胃痛,漚子浴面美姿容

行氣溫中祛胃痛,漚子浴面美姿容

除了心臟病,對於寒凝氣滯所引起的疾病,檀香也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因為檀香是溫熱的,是寒邪的剋星,而且四處走竄,讓寒氣沒有辦法待在一個地方,因此它驅逐體內寒邪的作用極大,又由於它能入脾、胃二經。因此,清代醫家汪昂在《本草備要》中說:「檀香調脾胃,利胸膈,為理氣要葯。」對於寒邪傷害脾胃所導致的胃痛、胃潰瘍等脾胃疾病,防治效果也很好。

比如說在冬季,天寒地凍,有些人不注意添加衣服,還偏愛吃些生冷的食品,於是麻煩也就來了,胃脘部疼痛不已。怎麼辦?有一個經驗法,十分值得一試。準備紫丹參30克、檀香3克,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1次,對於防治胃脘疼痛有不錯的效果。另外,有些人可能長期不注意養胃,形成慢性胃炎,沒食慾,胃部時時隱隱作痛。這個時候檀香還能派得上用場,準備丹參25克、檀香15克、炙甘草10克、蜂蜜50克。把丹參、檀香、炙甘草用水煎煮,去渣取汁,然後調入蜂蜜服用,每天1次,就能對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病症起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檀香還有一種妙用,就是對現代年輕人頗為苦惱的粉刺(痤瘡)也有不錯的防治效果。為什麼這麼說呢?粉刺、痤瘡等病症都與脾、胃、肺有關,分為外因所致和內因所致兩個方面。一個人外感風寒、風熱、風濕,邪氣鬱積在顏面部,時間長了,就會郁而生火,這個部位的氣血就會瘀滯不通,生成粉刺。郁久就會擴展到血脈之外,牽連肌肉皮膚而化膿,形成暗瘡。肺主氣,脾統血,主肌肉,外邪的侵犯肯定會累及這兩個臟器。這就是外因所致。如果這個人平時喜歡吃一些辛辣油膩的食物,使濕熱結於胃腸,胃腸濕熱不能下達,反而上逆,就會損及於肺,這些濕熱之邪蘊結在顏面部位,也會形成粉刺、痤瘡,這就是內因所致了。無論哪個原因所致,都與脾、胃、肺有關。而芳香的檀香恰好能入脾、胃、肺三經,其行氣活血的效果也不容小覷,自然對防治痤瘡有積極的作用。

關於檀香的這個作用,古人早就認識到了,如古代有一種叫漚子的護膚品,其中就含有檀香,對痤瘡就有不錯的防治效果。漚子出自清代太醫院的處方集《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準備檀香60克,沉香、菊花、滑石、鉛粉、大棗各30克,豬胰子1副(黃酒洗去油),赤包l枚,白蜜240克。把這些配料用黃酒兩大碗煎熬數沸,然後濾去渣,加入蜜再熬二三沸,形成一種半流質的香蜜,裝在瓶子中,在洗臉的時候倒一些塗面。

可能現代人對「漚子」感到陌生,漚子是古代上層社會中的人使用的一種半流質的護膚品,主要用香料、蜂蜜、油脂等製成。《紅樓夢》第五十四回就提到漚子:「來至花廳後廊上,只見那兩個小丫頭一個捧著小沐盆,一個搭著手巾,又拿著漚子壺在那裡久等。……寶玉洗了手,那小丫頭拿小壺倒了些漚子在他手內,寶玉漚了。」其實,它的作用就相當於我們現代人使用的香皂等護膚品。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都沒有時間細心地去製作這種漚子。那也無妨,古時候,人們常將檀香用於沐浴,稱之為「浴香」,其香氣純正而濃烈,常被用來製作香皂,比如清宮太醫就曾用檀香專為慈禧太后製作出洗染澡香皂方。也可以準備適量的檀香,研成細末,放入浴池水中,能起到爽身、香身、除汗臭的作用。現在有許多香皂等護膚品含有檀香,平時用用也是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健康學習網 的精彩文章:

「百萬英雄」吃速食麵喝湯好嗎?
糖尿病人一湯一粥降糖

TAG:中華健康學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