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關於地震的事情,我們最新科技VR技術能幫點什麼不?
原標題:那些關於地震的事情,我們最新科技VR技術能幫點什麼不?
台灣6.5級地震!廈門、福州、泉州、三明、莆田……福建多地,震!感!強!烈!!!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2月06日23時50分在台灣花蓮縣附近海域(北緯24.13度,東經121.71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圖1 中國地震台網
圖2 中國地震台網
花蓮多棟建築倒塌已29人受困!
據@央視新聞:花蓮統帥大飯店1、2樓倒塌,受困人員增至29人。花蓮大橋橋面隆起,目前已封橋。花蓮商校街2號旅店也發生傾斜,其中16人已接出,「很多民眾從斷垣殘壁跑出」。
圖3 央視新聞
圖4 地震情景
圖5 微博圈截圖1
台灣發生地震,可見福建的各位夥伴都有感受得到,地震危害很大,離我們很近又很遠。這是微博圈子大家的留言:
@水木-林雨:剛準備睡呢就給嚇得睡意全無[允悲]在廈門這麼久第一次感受到地震
@曽愛神-:嚇死我了
@不思進取的傑尼龜:快睡著,嚇醒了
@月亮提著燈籠:當時真的感覺是太冷了的幻覺 然後看一看窗戶倒影著衣架在搖……
@居家生活總監:嚇尿我了,從床上蹦起來了
@十方可愛:剛在刷牙的時候突然傳來燈的晃動
@二二的棉花糖:好冷,思考了一會,連被窩都沒出。
@林林林森Co:
@余淮哥哥呀:打王者呢,結果地震,告訴隊友和對面,他們讓我掛機不舉報我,逃命要緊
就在剛剛!
我國自然災害高發,而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薄弱,難以從容應對危急時刻。國家應急廣播努力普及應急科普知識,其官方微博、微信、網站每天推出應急常識,通過動畫短片、公益廣告、數說圖說等多種形式與用戶接觸,在潛移默化中為公眾提供有價值的、在危急關頭能救命的應急知識。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地震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它猝不及防的突發性和巨大的破壞力。那麼,當地震突來到來,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自救呢?在地震面前,我們的新科技VR能做點什麼嘛?將VR技術應用到防震安全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優勢:
圖6 vr地震
優勢1: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提升地震自我保護意識
傳統地震知識培訓,由於受學習形式和場地環境的限制,培訓效果有限,不能全面且真實的展示現場,VR地震應急教育系統完美地攻克了這一傳統難題,只需戴上VR眼鏡和體感設備,透過系統生成的模擬場景,逼真還原現實環境,使人彷彿身臨其境,幫助人們直觀迅速地學習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地震知識以及相關的操作。
優勢2:全景模擬互動操作,逼真救援逃生自救體驗,生動有趣,寓教於樂
遭遇地震時,缺乏正確的自救知識容易在逃生過程中造成錯誤判斷和行動,為提高人員生存率,市民要懂得安全避險,自救自護。本系統利用VR技術,逼真呈現出現不同等級地震的狀況,並在自救或者逃生時提供引導以及互動操作,人們在逃生體驗場景中,邊操作邊學習,輕鬆掌握基本逃生自救技能,加深印象鞏固學習效果,提升市民地震意識以及訓練自救能力;
優勢3:成本低廉,方便攜帶,組建靈活
系統依託成熟穩定的VR設備平台,組建方便,小型化設計,方便攜帶和運輸,沉浸式體驗,操作性和臨場感極強,與傳統的消防實景演練相比,不受空間場地、時間和氣候等現實條件限制,隨時隨地可展開地震的理論知識學習和技能實踐,設備及系統可重複使用,使用成本更低。
其實VR應用在安全教育確實有它的優勢所在,不單單是地震應急,消防、交通、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都可以提前做準備。當然說真的,我們真心希望大家永遠安全、永遠用不上這些地震應急知識,但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能做的只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思想上以及行動上做充足的準備以及預防,把意外中的傷害盡量降到最低!台灣加油!
本文由861VR學習網(www.861VR.com)原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玩轉VR教育應用場景,挖掘未來科技價值
※打造領先VR科普教育品牌,第一定律VR重「心」出發
TAG:中國VR加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