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傷寒論》第174條解讀:桂枝湯何以為群方之冠

《傷寒論》第174條解讀:桂枝湯何以為群方之冠

《傷寒論》第174條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鞭-(一雲,臍下心下鞭),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三十六。"

宋之官修版本的《傷寒論》,在"若其人大便鞭"後有"一雲,臍下心下鞭"。在康平本中,這段話是以旁註形式出現,可知《傷寒論》的原貌中,沒有這段話。

先看條文所涉及到的脈證

有"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前提語境呢,是"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這個"濕",往往和病家本就固有相關。陳濕遇風。

關於"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此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中的"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相似。但是從陰陽的角度言,『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是三陽合併,而關於『桂枝附子湯』的條文,有"脈浮虛而澀",典型的陰證脈。

細推的話,脈浮、無力、澀滯。虛澀之脈,顯的是里虛象。也同時在說明呢,其實是表裡同病。遇到兩證類似的身體轉側不利,從脈看,陰證的脈,自然就按陰證處理,而不被所謂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攪擾了。

陰證,可知其津液虛。脈浮,而且又有澀脈,說明表證中糾結不除。脈證合參的話,有風和濕雜糅於皮下,以及肌肉。也因為陷入了陰證的低迷之態,所以整體力量都很虛,自然也無力量去排解皮下之痹。所以用藥上要有針對陰證建能的葯勢,也需要能夠和解肌表的葯勢。前面已經推出,表裡同病,里的問題不大,所以解表為先。

在這裡,就可以知道,會用到附子,還會用到桂枝。

因為要涉及到一定的發表,可以把陰證的主能量葯勢常入的附子、乾薑、炙甘草,這三味中的乾薑,換為生薑,加強表發能力。因為中運津液虛,可以入棗。

這樣看的話,其實很像一個『桂枝湯』加了附子。只是沒有芍藥。桂枝湯中的芍藥一般用白芍,白芍是陰斂的,與整個人體勢能需要不符:需要表發,而非斂。自然白芍就拿掉了。不嘔,不渴,所以不需要用半夏類與中上的涼散葯勢。

相當於在用『桂枝湯』作變化,根據陰陽去變,根據人體欲意所為而變,根據客觀的人體證候客觀應用。所以後人說『桂枝湯』是第一方,不無道理。所以說,張氏立方設法的本意,是為了讓後人懂得求變 ,而不是死守不通。

這就是根據脈證合參推方的一種方法。陰陽的把握為首。人體表達的出路為重。尤其是陰陽偏差大的情況下,以陰陽能量主勢為首。如果陰陽偏差不大,則以人體表達的出路為重。這個有相關處時會講到。

現在來看條文後所列的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 四兩(去皮) 附子 三枚(炮、去皮、破) 生薑 三兩(切) 大棗 十二枚(擘) 甘草 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繼續回到《傷寒論》第174條的後半部分。

"若其人大便鞭-(一雲,臍下心下鞭),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根據這個後半部分條文內容,可以知,前面在用『桂枝附子湯』時,應該是病患本身大便無干硬,以及兼有小便不利等癥狀。大便沒有干硬,說明裡循環問題不大,小便不利呢,其實這直接用表不得解來看待。人體的整個需要就是欲解表。

出現大便硬,及小便自利者,大便硬,肯定與內部運化不利有關係,小便無問題。怎麼判斷內部運化到底因寒或因熱。首先,我們已經知道了是陰證,要篩查的就是是否局部有熱或寒。再結合條文所列之"不渴",以及脈象中的"澀",則可推出,不會有局部的熱。如果有熱,脈應該是數或滑,而非澀了。人也會應該感到一些口渴的陽明之象。

這些都沒有,就可推知,與寒有關。因寒而凝。中運因寒凝而生化不強。小便的問題還好,就表明著,腎陽的煦化問題不大。要解決的是中焦的氣化能力。提高氣化,自然就可以扭轉寒凝帶來的澀滯。

氣化中焦最好的葯勢,自然是白朮。白朮味厚,甘溫。可入到中焦,氣化寒凝,益脾而輸精。為什麼不用蒼朮呢。蒼朮的葯勢比白朮多了辛,就有了發散,針對解外與肌體的濕作用更強。沒有白朮那麼集中於中焦。今天我們從藥物上是這樣來解。但在張仲景的時代,往往以術代稱。條文中出現的"白朮",是後人校修時添加上去的。

其實都問題不大。因為只需懂白朮與蒼朮的區別,實際中根據需要去應用即可。

需以氣化中焦為主的施白朮,里外同解中尤其針對體表肌肉時,蒼朮更好用。

回到條文中。大便硬,小便自利,桂枝可以考慮不用了。因為桂枝氣化之力能至肌,大便硬的本身已經內部津虛,再外泄,恐滲泄太過。一切都要以存津為主要目的。但發表還是需要,生薑。且生薑對於中焦的寒凝也有作用。整體狀況還是津液虛的,所以棗可以用。增強中焦運化能力的,當然還有炙甘草。當我們遇到那種內熱重,中焦壅阻厲害的,甘緩制肘,棗就要去了。

推到這裡,方為:陰證用附子,氣化中焦中白朮,還有生薑,棗,炙甘草。

現在來看條文後所列的去桂加白朮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朮 四兩 生薑 三兩(切) 甘草 二兩(炙) 大棗 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術,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鞭,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鞭,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

根據《傷寒論》的立方與變化規律,即可推出經方。

『去桂加白朮湯』與《金匱要略》中的『術附湯』組成基本相同,只不過是比『術附湯』多了生薑與棗,並且『術附湯』中的附子、白朮、炙甘草的用量都只有『去桂加白朮湯』的一半。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

2018年3月21日(周三),醫承有道學堂將開啟第四期「傷寒60天背誦班」的學習,定期邀請老師進行答疑,讓同學們收穫更多!

為了便於記憶,我們把傷寒論分為兩個階段,每個階段30天,共60天的背誦,3月21日開始第一階段傷寒論(一)的背誦!期間,我們還會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張林老師進行視頻精講課,針對大家的疑問,進行詳細講解,同學們可以選擇付費收看,敬請期待!

一、適合人群

中醫藥愛好者、中醫藥從業者、中醫藥專業學生等

二、課程特色

眾所周知,經典的學習內容多,比較枯燥,所以「傷寒60天背誦班」採用「雙陪讀模式」,小班分群學習,群里有班長及老師,班長負責督促學習,每天收作業、考試、PK,防止大家掉隊!老師定期會進行答疑解惑,保證學習效果!

「傷寒60天背誦班」學員已經超過3000人!因為有了「雙陪讀模式」,在往屆班級中,有超過75.2%的同學還在堅持背誦,並且收穫滿滿!(如果自己背誦經典,絕大多數的同學是堅持不下來的)

所以,我們不會一味追求低價,偷工減料,降低服務標準!我們首先要保證課程質量,邀請最好的老師來授課,其次要保證學習率,督促大家必須堅持學下來!最後,每天要能給大家解決問題與困惑,真正的讓大家有所收穫!

三、學習收穫

1、堅持60天背誦記憶《傷寒論》原文

2、老師答疑,對經典的理解更進一步

3、班級群交流,與相同愛好者共同成長

一起來看看往期學員的心聲,看看他們的收穫吧

四、課程信息

1、上課時間:3月21日開始,分兩個階段,共60天,定期邀請老師進行答疑

2、學習地點:醫承有道學堂微信群

3、學習方式:老師答疑+每天上傳作業(抄、讀、分享心得體會)

4、報名費用:60元(每天1元),線上課程一經開課,概不退費!

5、購買課程後,還可免費獲得價值200元,雙陪讀服務(班長督促學習,老師答疑解惑)

五、報名說明

1. 付費報名請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購買頁面

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每天我們有班主任陪伴你一起背誦,一起學習,記錄你的困惑,相互鼓勵,相互陪伴。每天拿出一點時間背誦和學習經典,讓每天堅持學中醫就像呼吸一樣,不能缺少!

醫承有道學堂「階梯式教學」課程體系,分三步走,輔助您快速、系統的學習中醫,直至未來拿到「醫師資格證書」!

「醫承有道學堂」與其它學習網站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並不是把課程錄好放到網上,讓大家盲目選擇,而是根據學員的自身水平,推薦最適合的課程,分階段學習!具體操作方法為:通過回答專業的測試題,了解學員的現狀及意願,進而提供一份詳細的《中醫學習整體解決方案》,包含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推薦課程等。真正解決同學們學習前的各種疑惑,從而找到方法,選對課程,快速、系統學習中醫!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地黃
《傷寒論》中的針灸應用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