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名家黃葆戉(上)

書畫名家黃葆戉(上)

黃葆戉,亦名葆鉞,字藹農,號鄰谷、破缽,別署青山農,晚年更署古稀田父,齋名有蔗香館、檢禁齋、永春堂、缽龕、鄰穀草廬、暖廬等。祖居長樂首占鎮鵬上村,系宋儒黃勉齋二十二世孫。1880年6月24日生於福州。父淇彬,同治間任閩浙督右參將,甲申馬江抗法戰役中,守護福州省垣,以功諾誥封武顯將軍。他排行第十,幼體弱多病,又是庶出,故不為大家庭所重,自謂「墜地到丁,一生出九死」,故小名自嘲『破缽』。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十一月父亡,家道中落,賴母吳氏茹苦含辛,撫育成人。早年就讀於閩師範學堂,畢業於上海政法學堂。三十一年,科舉廢,憲議起,他任安徽法政學堂及安徽憲法傳習所教員,後目睹清府腐敗,無心仕途,雲遊四方,往返於齊魯皖浙滬閩之間,覽名山大川,凡碑碣法帖、鼎彝空印、漢瓦晉磚、名家真跡悉心揣摩,藝事大進。

民國成立後他回到福建,曾任廈門道署秘書、福建善後行轅秘書。1915年,出住福建省立第一圖書館館長,兼福建甲種商業學校教員、監學等職務。因圖書館管理工作成績顯著,受到文化界的讚揚。1916年7月,胡瑞霖出任福建省省長,聞知圖書館工作成效突出,示意他到省署晤面。他不欲結交大吏,託詞工作未往。一次,瑞霖到圖書館私訪,他將自己反鎖在書房中,矚管理員向瑞霖說:「黃館長不在館中」。於是有猖介之名,知交者益重之。

1921年,應上海商務印書館董事李拔可、高夢旦之聘,入商務館編譯所,奉母吳氏定居上海新閘路慈孝邨。是年冬結識金石大家吳昌碩,吳以臨石鼓文書軸為贈。受邑人、編譯所所長高夢旦意,校刊出版了《宋拓淳化閣帖》《天籟閣舊存宋人畫冊》等書籍。繼黃賓虹、吳待秋之後任商務館美術部主任,並參與神州國光社工作,搜集出版歷代書畫作品。凡書畫結集付梓時,署簽、跋尾多出其手。時國學大師章太炎見其所書篆字,認為尚無錯字,頗難得,遂與之定交。

他治學嚴謹,潛心研習八法、六書及許氏訓古之學。篤愛摹印,於金石、書畫、篆刻均能自出心靈,不涉陳跡。間作詩文。與章太炎、李根源、陳叔通、譚澤闓、鄭孝胥、蔣維喬、鄭振鐸、李拔可、高夢旦等交往甚厚,與吳昌碩、黃賓虹、丁輔之、章一山、張善孖、張大千等藝壇巨匠過從更密,相互切磋技藝,交流作品。商務館編輯之餘,兼任中華新報副刊《文苑》主編和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圖畫系主任及上海大學書畫系教授。

圖文/林秉傑

編輯/王至瑩

轉載請註明出處

的贊是我們用心運營的最大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長樂 的精彩文章:

【長樂原創】蝶變
美麗鄉村——洽嶼村

TAG:掌上長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