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國公報》對國民性的批判

《萬國公報》對國民性的批判

圖片來自網路第七章:美國傳教士與戊戌變法

《萬國公報》對國民性的批判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的大眾傳播媒介在傳播新知、啟迪民智、開通風氣、轉變觀念以及形成社會輿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沒有新聞媒體的宣傳和支持,社會改革運動很難實施。在] 9世紀末,當絕大多數國人仍處於傳統思想樊籬中的時候,評論時政、介紹西學的報刊在思想啟蒙方面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廣學會主辦的報刊有:《萬國公報》、《孩提畫報》、《訓蒙畫報》、《成童畫報》、《小孩新報》、《中西教會報》、《教會公報》、《大同報》和《女鐸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萬國公報》。

《萬國公報》原於1883年停刊,]1889年作為廣學會的機關刊物而復刊,仍由林樂知主編,每周一期。到1907年停辦,復刊後的《萬國公報》基本上是一個世俗性刊物,內容以時評和新聞為主,該刊最初發行量只有1000份,甲午戰爭期間刊登戰爭消息和評論而銷路大增,維新高潮的]1898年增至38400份,影響遍及全國。《萬國公報》在「養成一種有利於改革的氣氛」方面,做了兩項工作:一是批評時政,二是鼓吹變法。廣學會自稱《萬國公報》是「一個影響中國領導人物思想的最成功的媒介。」

對中國社會弊端的褐和批判〗任何變革最初都是從反省自身之不足開始的,傳教士推動晚清維新運動的一個重要方就是對中國社會弊病的揭露和批判。傳教士來華後置身於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中,通過對中西文化和社會的比較,對中國社會和弊端進行了省思。傳教士這些活動成為刺激近代知識分子維新思想興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國民性格中的八大「積習

對中國的國民性批判最厲者為林樂知他痛陳「華人之積習」有八,即「驕傲」、「愚蠢」、「恇怯」、「欺誑」、「暴虐」、「貪私」、「因循」、「游墮」。

一是「驕傲」。林樂知指出,「中國恆以為惟我獨尊,且蔑視四鄰,曰之為蠻夷戎狄」。當西方諸國「相逼而來」之時。「中國仍泥閉關自守之故智,視俄、英、法、美諸雄直若不逮肘腋間之暹、緬、越、朝諸小國也者。其視來華之歐美等人更與野人無異」。夜郎自大,狂妄虛驕、閉關鎖國確為中國傳統文化之糟粕和晚清國人心理之痼疾。

林樂知指斥的第二個「積習」是「愚蠢」。西人「有一地之未開,有一事之未明」,必「潛心考察」,而「華人則不知海外有地」,於「異邦之政事,漫不一究。並棄天文、地產、物理諸學而徒潛心詩文」,「所知者一物,不知者直不止萬物」。實際上林樂知這裡指的種種「愚蠢」的表現是自清初以來長閉關鎖國和文化專制的結果。而並非中國人固有之「積習」。這一分析雖然在學術意義上有失偏頗。但在當時卻有著一走現實批判意又。

第三個「積習」是「恇怯」。林樂知認為中國人把世間萬物「奉以為神,罔敢戲豫,而且一事之偶異,如日月薄食風雷小變之類。往往以遇災而懼相儆戒。遂積漸為怯懦」。林樂知所指的「恇怯」並非性格上的缺陷,而是就自然觀而言中國民間有大量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殘餘,表現在萬物有靈論和精靈崇拜上,即視自然物皆附有精靈生命而加以膜拜。這種對自然物與自然現象頂禮膜拜的較低級的宗教意識與西方基督教上帝造物供人驅使的自然觀截然對立,成為干擾知識分子研究自然現象的心理障礙,制約中國自然科學的進步。林樂知的這一批判無疑是有意義的。

第四個「積習」是「欺誑」。視「欺誑」為中國人之「積習」,雖有些誇大,但是晚清官場中確實盛行「欺上瞞下」、「謊報政績」之風。甲午戰爭之初,葉志超之流虛報牙山戰績即是一例,林樂知的批評有助於時人正視官場「欺誑」之風。

第五種「積習」是「暴虐」。官府「於尋常刑訊之外別創非法諸刑具,甚至草菅人命,罔知顧忌」,「何論問民疾苦,保民如赤子之仁人哉?」「文吏若此,武弁可知,是故將帥之待部曲,猶草芥也。」儒家素有「重民」思想,但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統治者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暴民政策,摧殘人性,成為社會進步的一大障礙。林樂知以資產階級人權觀和人道主義思想批判中國專制暴政,有助於近代中國人權意識的覺醒。

第六個「積習」是「貪私」。表現在:「督撫自顧封疆,於鄰境之安危」置之不顧,即使「京師有警亦各趑趄退縮,徘徊審慎」;「無論事之大小,經手先欲自肥」,「將校之待士卒,以扣餉為治生」。毫無疑問,這些在清末官場中都是司空見慣的。

第七個「積習」是「因循」。因循守日、墨守成規、抱殘守缺是晚清社會的頑症,長期以來已經形成「歷史的惰力」,極大地阻礙著中國社會歷史向前發展,林樂知對中國士農工商「因循」之風的無情揭露有極大的警醒作用。

第八個「積習」是「游惰」。「京官有逐日藉詞請假者,外吏有出衙清平之地、軍務倥傯之日而演戲舉觴以為樂者。」-實際上,「游惰」之吏在晚清官場中比比皆是。

傳教士對晚清社會國民八大「積習」的批判雖不無偏頗和誇大之處,但在當時卻具有重要的現實批判意義,推動了改良思潮,而且成為近代以來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反思的先聲和一部分。

本書作者簡介:王立新,1966年10月出生,畢業於南開大學,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 — END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基督徒讀書 的精彩文章:

受聘于洋務機構的傳教士生平介紹1
《文學興國策》與《自西徂東》

TAG:基督徒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