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化技術與骨增量技術在種植領域的應用 第三屆拜博口腔國際學術論壇精彩內容節選

數字化技術與骨增量技術在種植領域的應用 第三屆拜博口腔國際學術論壇精彩內容節選

2018年1月20~22日,第三屆拜博口腔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以「循證口腔種植醫學——成功的道路」為主題,彙集國內外20位口腔領域知名專家,共同探討國際前沿的口腔醫療技術成果並進行病例分享。

口腔數字化技術應用於種植領域

引導手術的優勢

植體的位點直接影響口腔種植的美觀和功能效果,如何準確控制植入的位置、面向、角度/軸向和深度一直是臨床醫生需要掌握的重點技術。數字化科技的發展推動了各種引導手術的應用,包括靜態的導板和動態的導航技術,目前導板手術仍然是引導手術的主流。香港百年茂骨整合中心主任周國輝教授在本次講座中介紹了引導手術的最新情況,並通過病例演示了引導手術的各種應用。他認為,數字化導板具有精準、安全和微創(牙支持和黏膜支持式)的優勢,種植結果可預期,使用於解剖結構複雜,老年或身體情況較差需要微創手術等患者,以及需要優化植入位點和即刻種植等情況。

數字化一定是口腔醫學未來的趨勢,且會成為主流

近年來數字化技術飛快發展,改變了傳統修復方式,以往不能想像的治療方法今天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來自英國的Jose M. Navarro醫生介紹了非常多的美學修復病例,並表示在數字微笑設計過程中,他的一個屢試不爽的「營銷」策略是提高患者的參與度,通過診斷飾面讓患者提前看到修復效果。數字化微笑設計帶來的煥然一新的改變往往能打動患者,讓患者對治療方案接受度更高,服從治療設計並最終完成治療。

Navarro醫生強調,在數字微笑設計時不能只關注牙齒,還要重視患者的面部信息,進行個性化設計。他認為,對於一位好牙醫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在於掌握知識和技能,還要有基於面部的修復設計能力。數字化口腔醫學時代已經到來,未來的科技進步仍遵循現有的基礎理論和生物學原則,精品的口腔修復需結合傳統和數字化技術,實現1+1>2的效果。數字化技術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且會成為主流。

全程數字化的美學修復

來自義大利的Francesco Mintrone醫生介紹了「數字化牙科的循證醫學流程」,聚焦美學治療的完整過程:從數字印模,到複雜跨學科病例的數字診療計劃步驟,再到個人信息的數字化。現代美學修復及功能修復的重點是新材料的使用和新方法的實施。

長期研究下的骨增量技術

上頜竇外側開窗入路提升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副院長林野教授基於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過去20年來1631例患者2149側上頜竇外側入路開窗提升術的臨床數據分析,介紹了上頜竇外側開窗入路提升植骨技術。林野教授說:「書本里讀不出好醫生,很多問題教科書上沒有答案」。關於適應證,國際共識認為剩餘牙槽嵴高度在1~5 mm時做外提升,而在4~7 mm時做內提升,但其可重複性有待考證,在現實情況中與是否平台轉移種植體、咬合力大小、醫師主觀因素等有關。關於能否應用短種植體避免外側入路上頜竇提升的併發症,有研究證明,5年後,6 mm的短種植體上頜後牙區存留率只有86%,而10 mm的種植體(包含上頜竇外提升術後的)存留率有96.7%。關於黏膜切口的選擇,單純上頜竇底植骨同期拔牙時應做前庭溝切口,避免附著牙齦的範圍縮小,進一步避免95%以上的種植體周圍炎的產生;選擇牙槽嵴頂偏齶側黏膜切口也有利於附著齦的保存。關於窗口的位置、大小和形狀,位置一般是距上頜竇底3~5 mm,可以保證在不蓋膜的情況下骨粉不溢出;而形狀是圓形還是橢圓形取決於種植體的數量和醫師的經驗;窗口越大,視野越好,但有研究證明新骨形成的速度與窗口的大小成反比,所以窗口並不是越大越好,根據大量臨床病例證實窗口大小為8~10 mm為宜;窗口位置在距竇底前壁2~3 mm為宜,窗口上界應高於種植體2 mm,窗口下界應高於竇底2 mm。另外,林野教授還探討了黏膜穿孔原因分析,以及121例上頜竇囊腫處理後植骨的臨床效果,評估了上頜竇提升植骨術的臨床價值與技巧。

複雜病例的骨增量

作為大學院校的教授,來自德國柏林自由大學Katja Nelson教授也經常接到轉診的複雜患者,這些患者往往存在牙槽骨嚴重吸收的情況,她的本次講座主要在臨床觀察超過20年的病例中展開討論,探討保證種植修復長期效果的美學和修復關鍵因素。

複雜患者通常有骨量不足需要種植前或種植同期植骨,Nelson教授認為自體骨移植效果好,時間短,而且就可以促進新骨形成,常用於缺陷>5 mm的情況,她重點介紹了骨劈開和塊狀骨移植的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她認為為保證種植體長期穩定性,需要進行自體骨移植的骨增量方式並植入足夠多的種植體。

實操課程持續升溫

本次學術研討會特別安排了「運籌帷幄,決勝牙周種植」、「數字化種植方案設計/導板外科種植」、「骨劈開術的臨床操作技巧及實操班」、「植骨操作高級班」、「從單牙到全口的植入模型演示與操作技巧」、「最終修復體的操作規則循序漸進及Only-on-4/6最終修復體的選擇」、「TPP穿翼板種植實操」等7堂實用課程的設計。

※第三屆拜博口腔國際學術論壇其他精彩內容及沈剛教授採訪請見本日另外三條圖文消息

來自《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口腔》

第195期04~05版

★轉載請獲本公眾平台許可

「發現口腔人的精彩,滿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口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