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則天為什麼要還政於李唐而不是傳位武氏呢

武則天為什麼要還政於李唐而不是傳位武氏呢

周朝成立在當初看來是篡取了李唐的江山。而武帝在稱帝前稱帝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干一件事,平反或者說用平反的口號殺掉一切可能或者潛在威脅或者反對她稱帝的人,包括之前最親近的手下,李氏,甚至自己的兒子。謀反則是當時最好的陷害口號,來俊臣、周俊大把冤假錯案,都是不禁審判直接屠殺官員全族,用的就是謀反的借口。在武帝看來只要你和謀反沾上邊,哪怕是一群穿著破布,路邊乞討的老婦、小孩,哪怕再有可能冤枉,也不放過。你可以認為這很荒謬,但是千古以來武帝是唯一一個女皇帝,而且是從深宮中成長的女皇帝,她的心思你無法用平常人來度量。武帝稱帝時已經60+了,大臣們除了極度表現忠於周朝之外,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太子位。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朝代,站對邊,可以說不低於擁立之功。

順手評論,謝謝支持

武帝的猶豫:立自己兒子為後,相當於李唐重歸,自己數十年辛苦白流。立自己侄子為後,必殺自己兒子,但是照古人觀念,百年之後,宗廟供奉只能享受直系的供奉的血食,自己在地下將孤苦伶仃,無法享用祭祀。這對於行將就木,但是依舊沉迷享受(70歲依舊養了2個20+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的武帝,無疑是一個打擊。

順手點贊,謝謝支持

大臣的猶豫:大部分大臣對李氏還是有情感的,寄希望與李顯即位,兵不血刃恢復李唐,但是不能不說武氏兩個侄子實在扶不起來。但是不能真槍實彈支持李顯,不然會被打成謀反,誅全族。特別是在酷吏統治的時期。

順手關注,謝謝支持

同時,經歷酷吏屠殺的大臣,對武氏好感度並不是很高,即時是當時的「宰相」閣老,也是上一個,死一個,而且死前被折磨得為凄慘,基於對權利的貪婪,皇權的畏懼和對下一任皇帝(武帝隨時可能嗝屁)的期望,才使得朝政沒有被崩潰,武帝也經常默許酷吏將上朝大臣清洗過半的事情。也正是大臣的曖昧導致了武氏即位人得難產,最終李顯趁武氏末期多病,逐漸喪失對朝政的掌控,發動兵變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匹夫話史 的精彩文章:

壓死老舍先生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家人的冷漠!是他自作自受

TAG:匹夫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