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著名心臟外科專家公開承認:多年來人們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

著名心臟外科專家公開承認:多年來人們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

轉自:新浪博客 ;作者:石英,加拿大註冊全面營養師(專攻食品醫學、運動醫學、抗衰老醫學、能量醫學和睡眠醫學)

Donald W.Miller醫生是美國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大學教授。多年來,他根據美國權威機構所提出的《飲食指南》,要求他的患者不要吃飽和脂肪,雞蛋每周只能吃一個,取而代之的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然而,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他發現,讓患者採用這種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是完全錯誤的。

在長達1小時的有關報告中(視頻,題目為「盡享飽和脂肪的美味,增強您的健康」),他詳細的闡述了飽和脂肪、膽固醇和心臟病的關係。

膽固醇不是心臟病的導致者,是身體的保護者,導致心臟病的罪魁禍首是糖和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100年前,美國超重的人不到1%,心血管疾病非常少見,那時候人們的飲食結構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包括奶油、牛油和豬油。而在高碳水化合物、低飽和脂肪飲食方式的今天,心臟病和癌症成為了流行病,占死亡的75%。1950年,美國只有10%的人肥胖,而現在2/3的人超重,其中1/3的人病態肥胖。美國人的平均體重男性為191磅,女性為160磅,比100年前增加了30磅。

認為飽和脂肪能夠升高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是根據兔子的實驗而得出的結論。研究者用含有高膽固醇的動物脂肪來餵養兔子,發現兔子體內的膽固醇水平高,其動脈血管發生了粥樣硬化。於是推斷,吃飽和脂肪能夠升高膽固醇的水平。這個實驗結果對兔子是正確的,因為兔子天生就是只吃植物食品(植物食品中沒有膽固醇,只有動物食品才含有膽固醇),它們不能消化動物脂肪,所以,其中的膽固醇是可以沉積在體內的任何部位,包括心血管系統。而對於能夠消化動物食品的人和動物來講,吃含膽固醇高的食品就不會產生粥樣硬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證明飽和脂肪能夠導致膽固醇高的這一結論。

母乳中含有54%的飽和脂肪,說明飽和脂肪是身體需要量最大的脂肪。

人體的先天設計就需要大量的飽和脂肪,而不能接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在一項對22個國家進行飽和脂肪與心臟病的研究中發現,增加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可減少心臟病死亡的人數。

吃飽和脂肪最多的國家,心臟病的死亡率最低。挪威和荷蘭人吃很多動物脂肪,他們心臟病的發病率很低。法國人吃飽和脂肪最多,也是歐洲14國中心臟病發病率最低的國家。智利人吃飽和脂肪少,心臟病發病率很高。

超過20項的研究結果都表明,體內膽固醇水平高的老年人,與膽固醇低的人相比,身體更健康,更長壽。

一項研究表明,實驗者每天喝30毫升椰子油,12周的觀察發現,她們的腰圍具有明顯的減少,而每天喝30毫升大豆油的實驗者腰圍沒有任何變化。

膽固醇對生命極其重要,它組成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組成50%的大腦組織,是性激素和緊張激素的原材料,也是形成記憶的物質,缺乏它會產生很多疾病,包括老年痴呆、抑鬱、自殺、暴力、各種炎症和癌症等。

飽和脂肪的來源:豬油、牛油、羊油、奶油、雞蛋、椰子油(椰子油不含膽固醇,但它升高HDL好膽固醇的水平)

好的飽和脂肪食品:來自於自由散養、吃天然食品的動物,例如自由散養、吃草的牛、羊,吃蔬菜、種子、堅果、穀類的豬,吃蟲子、蔬菜、草的雞。

心臟病人吃什麼好?

1.芹菜。心臟病是一種心血管疾病,患有心臟病的患者的心血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所以治療和預防心臟病,首先要保護心臟及其心血管。芹菜富含芹菜鹼,而且葉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多吃芹菜尤其是芹菜葉,可以有效防治心臟病。

2.馬鈴薯。專家表示,多數心臟病人患病期間體內都會缺乏鉀元素,這時及時補充鉀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心臟病。而馬鈴薯富含維生素C、鉀、鐵等身體重要營養元素,是一種高鉀食物,可以及時為患者補鉀。此外,葡萄柚也是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是維護心血管最佳水果。

3.海帶。海帶中有豐富的溶性纖維,更容易被大腸吸收和運用,增加血液流暢運行,減少因為血栓或血液粘性強而導致心血管堵塞的問題,減少心肌梗塞、動脈硬化類型的心臟病發生率。

4.堅果類食物。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類食物可以維持血管彈性,減少動脈硬化,可以起到預防和治療心臟病的效果。像杏仁、花生、芝麻、核桃等堅果類食物就可以幫助我們養心護心,每天食用1~2個核桃,對於身體有益無害。

5.豆腐。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能夠降低LDL(壞)膽固醇水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飲食中如果有25克大豆蛋白,就能夠提供50——60毫克大豆異黃酮,這種黃酮類物質能夠顯著降低LDL水平,由此維護了心臟的健康。

冬季蔬菜營養排行榜,到底誰是「狀元」!

轉自:健康圈(amy6562);來源:人民網

1

「狀元」:菠菜

預防痔瘡便秘,保護視力

菠菜自古就有「紅嘴綠鸚哥」的美稱。清朝食療專家王士雄在其所著的《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菠菜,開胸隔,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瘡人宜食之。」冬季氣候乾燥,是便秘和痔瘡的高發期,三餐中適量攝入些菠菜有較好的預防便秘和痔瘡的作用。此外,由於菠菜中含有大量的鐵,對缺鐵性貧血有改善作用,能令人面色紅潤,光彩照人,因此被推崇為養顏佳品。

冬季的陽光雖然不像夏季那麼熾熱,但是紫外線的威力依然不容小覷。菠菜中的葉黃素對視網膜中的黃斑有重要保護作用,缺乏時易導致黃斑退化和視力模糊,進而出現視力退化、近視等癥狀。葉黃素對眼睛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抗氧化和光保護作用。

注意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菠菜不適宜腎炎患者、腎結石患者食用。因為菠菜草酸含量較高,一次食用不宜過多,另外脾虛便溏者也不宜多食。

2

「榜眼」:甘藍

預防流鼻血,暖胃抗潰瘍

人體維生素K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卻是維護血液正常抗凝功能、減少生理期大量出血的重要微量元素,還可防止內出血及痔瘡。冬季經常流鼻血的人,不妨多從天然食物中攝取一些維生素K。甘藍種類多樣,捲心菜是最重要的類型。甘藍所含維生素K很高,具有益脾和胃、緩急止痛的作用,能輔助治療上腹脹氣疼痛、嗜睡、脘腹拘急疼痛等疾病。《本草綱目》記載甘藍能「利關節,明耳目,久服益腎」。

冬季是腸胃病的高發期,而胃潰瘍是其中最常見的病症之一。冬季氣溫下降,人體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很容易刺激胃潰瘍發作。加上冬季天冷,人們喜歡吃火鍋、燒烤、飲酒等,這些飲食對胃黏膜刺激很大,很容易引發胃潰瘍急性發作。冬季感冒患者多,濫用感冒藥會對胃黏膜和十二指腸黏膜產生嚴重損害,這也是目前潰瘍病增多的主要原因。另外,情緒不良、精神緊張、飲食無規律等也是誘發潰瘍病的因素。

甘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並含有少量K1、維生素U等抗潰瘍因子。因此,在冬季常食用甘藍對輕微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3

「探花」:蘿蔔纓

補鈣消食防色斑

不起眼的蘿蔔纓可能是最新營養蔬菜排行榜中最大的「黑馬」。蘿蔔纓的營養價值絲毫不比蘿蔔差,甚至某些方面還更有優勢。

進入冬季,很多人感覺自己原本水潤的皮膚開始變干,逐漸消失彈性。這個時候不妨吃一些蘿蔔纓為原料的菜肴。蘿蔔纓中的維生素C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美白,增強皮膚彈性,預防色斑。

蘿蔔纓中,鈣的含量也是很多人沒有料到的,每100克紅蘿蔔纓含鈣350毫克,排在所有蔬菜含鈣量的第一位,小蘿蔔纓含鈣238毫克,青蘿蔔纓含鈣110毫克,也在含鈣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冬季大家衣著相對臃腫和笨重,尤其是老人和兒童,一不小心就會摔跤甚至出現骨折,缺鈣的人摔跤後最容易骨折,而且缺鈣也不利於來年春季的生長發育。因此,在冬季不妨多吃一些蘿蔔纓,不但能補鈣還有助於消食。正如清代著名中藥學著作《本草再新》中所記載的那樣,蘿蔔纓能「化痰止咳,消食理氣」。

推薦兩個不錯的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膽固醇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真沒想到你竟然是這樣一顆「蛋」
排出體內毒素、降低膽固醇吃什麼?這5種食物、4道菜譜最管用!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