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黎設計周:北歐風、極簡主義仍是2018主流趨勢

巴黎設計周:北歐風、極簡主義仍是2018主流趨勢

「整個世界都在追趕時尚,只有巴黎生產風格。」

這話說的自然是巴黎作為「時尚之都」在圈中的地位。不過,在設計圈,巴黎儼然也有成為「設計之都」的潛力。作為巴黎乃至歐洲最重要的盛會之一,巴黎設計周(Paris Design Week)和同時舉辦的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Objet)把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聚集在一起,以最前沿的設計作品,預示本年度的最新趨勢,並有各種設計大咖在此分享交流經驗。

在今年的巴黎設計周和時尚家居設計展,我們看到「極簡主義」仍然是主流風格,或者說它已經成了設計師的底色。

寫文章的人都知道,要想長篇大論並不難,但要把1000多字的文章精簡成一句話,那才是真正功力。設計也是一樣:增添元素不難,做減法才困難。簡單的材質,簡潔的線條,沒有過多裝飾,「三言兩語」把自己的理念傳遞出來,這對設計師來說不容易。 「極簡」是一種洞悉一切規則之後的剋制,有種「無招勝有招」的感覺。

在消費時代和信息時代,一切都在泛濫,而「極簡」就是一種理性的節制,一種對消費慾望的溫和抵制,一種對回歸更本質、更簡單生活的根本訴求。

土耳其玻璃製品品牌Nude在這次的巴黎設計周發布了新系列產品。由80後德國設計師Sebastian Herkner創作的「貝雷帽」(Beret)系列和美國工業設計師Brad Ascalon創作的「赫本」雞尾酒杯系列。

關於Sebastian Herkner

Sebastian Herkner最被大家熟知的作品應該就是下面這個三色玻璃容器了。這款專為丹麥設計公司&tradition設計的玻璃花瓶由人工吹制,互相交疊後能呈現有趣的視覺效果。

在與Nude的合作中,Herkner沿襲了品牌的極簡風格和自己一直以來的理念,在杯蓋的設計上,他從法國貝雷帽中汲取靈感,正驗證了他自己對學生說的那番話,「要善於從日常觀察中找出個體特性,不要輕易為潮流和主流消費行為所左右,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Plus(加分)而不是為追求標新立異而刻意改變什麼」。Herkner希望自己的每件作品都能夠保持精簡,易於解讀,讓使用者真正能夠理解這件物品的話述,並感到舒適愉悅。

Nendo 家居系列

日本著名的家居品牌Nendo首次擔當中國設計品牌顧問,帶來了有趣俏皮的設計作品。

Nendo在日語里是「粘土」的意思,寓意其極強的可塑性,能表現任意形式。這「四件套」家居系列取名為「字謎」。設計師從象形文字中汲取靈感,一貫奉行極簡主義的他們在形狀上做起文章,線條、材質都簡潔而富有幾何美感,頗有趣味。

「鳥鳴」系列是花器擺件,造型就像是小鳥棲息在樹上。

「卵石」系列作品靈感來自大自然,最具創意的部分是杯蓋,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塊鵝卵石漂浮在杯子上。實際上,它的材料是硅膠類,能夠在保持水溫的同時,在蓋蓋子的時候不發出碰撞聲。

日本「侘寂」美學和茶文化自然就有一種無形的聯繫。生活是複雜的,但我們接受它,將情感寄託物件,營造一種簡單的安穩和快樂。

年度新銳設計師

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非常看重設計界的新興力量,每年他們會都選擇一個特定地區的優秀設計師,給予他們向同行、專家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今年主辦方選擇的國家是義大利,6位設計師分別是:Federica Biasi, Antonio Facco, Marco Lavit Nicora, Kensaku Oshiro, Federico Peri 和 Guglielmo Poletti.

Federica Biasi 2011年畢業於歐洲設計學院。受北歐風格的影響,於2014年創辦自己的個人工作室。

「I chose Federica Biasi for her quintessential design and poetic ideas,

which deliver subtle, yet very particular messages」

Biasi簡練和詩意的設計風格讓她獲得了本屆的「新銳設計師」大獎。她挑選了之前最具有個人特色的作品,通過特殊的材料來講述自己的創作故事。

這一系列設計全部以金屬為框架,由Mingardo手工製作

Antonio Facco為本次展覽設計的一款形似地球儀的藝術燈具。「NEW MONDO LAMP系列以一種簡潔直觀的模擬方式提供了互動的可能,」 Antonio Facco 說道,「旁觀者可以通過移動金屬燈罩進行干預,改變燈具的美學特徵,控制燈罩交疊的圖案,從而控制整體燈光效果。我們現在看到最終產品的效果十分完美,但事實上我們花費了很大努力才找到換燈泡的解決方案。」

義大利設計師 Marco Lavit Nicora 先後在巴黎建築設計專業學院 Ecole Speciale d』Architecture 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學習。他的作品深深紮根於古典設計中,但是作品看起來非常輕盈。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這把威尼斯休閑椅,皮革和金屬的組合結構。對Marco Lavit Nicora來說,「躺椅設計等複雜和難點在於,它與我們身體的互動比其他任何傢具都要多,就像一件衣服一樣。」去年,它還為Chateau de Raray公園設計了樹屋。

出生於日本的設計師Kensaku Oshiro 在米蘭設計院校( Scuola Politecnica di Milano )獲得了工業設計碩士學位後就一直在義大利工作、生活。在日本和西方兩個不同的語境中,Oshiro填補了它們之間的空白。對於他來說,這次展覽是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的一次絕佳機會。

Federico Peri 在本屆巴黎時尚設計展中呈現的是他對產品的多功能性和燈光的思考。

這件作品最初是Guglielmo Poletti 在Eindhoven設計學院的畢業作品項目,他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包括一個椅子和燈具。

年度設計師

來自丹麥的設計師Cecilie Manz 因其極具實驗性的作品當選2018年度設計師。她在展會上的展覽充分展現了她的才能和天賦。每個產品像一個個裝置有目的地進行擺設,傳遞一種事物之間互相聯繫、纏繞的內涵。

和時尚一樣,設計永遠在躁動不安地尋找下一個更好的點子,它永遠不會滿足於現狀,它總是不斷在創造,常常是一波潮流未平,一股新的浪潮又瞬即襲來。也許正因為如此,讓自己的設計成為經典,經典到成為一種永續的風格,是每個設計師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LTFRM品牌管理 的精彩文章:

《旅行青蛙》的背後,是中日年輕人的「低慾望」

TAG:PLTFRM品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