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大神都是瞎練的?沒錯!懶得跟你解釋
本文適合進階以及以上訓練者
內容標籤:背闊肌 細節
教科書上講的健身技巧一定適合大部分人,但是一定不適合你這個獨一無二個體!
任何的肌群想要練好,除了反覆操練教科書上的標準動作,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反思。
你早晚有一天會發現,你練了很多年以後,沒有一個動作嚴格執行教科書上標準,往往「自我感覺」成了最高標準。
比如說:
教科書上說,二頭肌彎舉要控制肌肉收縮,穩定地上下,保持身體穩定性。
但是在實踐中,你一定見過不少大神,二頭肌彎舉的時候把啞鈴甩得很高,或者身體左搖右晃。完全不符合基本的標準動作。
這種教科書和實踐經驗之間的矛盾並不少見。
新手從表面上看這些動作確實像沒有章法的瞎練,其實不是,但是要解釋原因,卻非常困難。
今天用一個典型的肌群來舉例解釋,背闊肌。
我們先從解剖上來了解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背闊肌起於7-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於肱骨小結節嵴。
這麼專業的術語,翻譯一下就是如下圖。
當手臂上的A點,靠近脊柱或者髖部的時候,背闊肌實現了收縮。
當手臂上的A點,遠離脊柱或者髖部的時候,背闊肌實現了拉長。
把上面這兩句話,再翻譯一下。
如果你想要極限收縮背闊肌,一定要讓手臂儘可能向上圖箭頭的方向靠近(肩胛骨充分內收)。如果你想要拉開背闊肌,一定讓肩胛骨充分打開,讓手臂伸得更遠(參考下圖)。
所以肩胛骨的運動是背闊肌訓練的關鍵!
教科書上的俯身划船是這樣:
身體保持穩定,手臂向上拉動重量。
這是個很標準的動作,可以練習到背闊肌,並且有效保護了脊柱、肩胛等關節。
但是大神是怎麼做這個動作的?
我們首先注意水平粗紅線的位置,阿諾在下放杠鈴和上拉時,肩部出現了明顯的位移。
下放杠鈴時,送出肩胛骨,肩部下降到紅線以下。上拉杠鈴時,明顯收縮肩胛骨。
這樣的操作,本質上使背闊肌實現了更長的運動軌跡。
你還會發現阿諾甚至沒有讓背部保持中立,而是呈現輕微的彎曲,形成弧形,這樣背闊肌拉得更長。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過程中,下放杠鈴的時候,杠鈴放得特別低,幾乎碰到地面,背闊肌驅動杠鈴在空間中移動的距離非常長。
但是教科書幾乎不會允許你做這樣的動作,這樣無法實現動作的標準化。
背部怎麼弓?弓多少?如何保證非中立的情況下脊柱承重的安全性?如何有效控制靈活的肩胛骨?
如果一個動作變得如此複雜,那麼全民健身的夢想就不可能實現,因為學習的難度也太大了,大部分新手都會被擋在外面。
動作效果是一回事,動作的安全程度,入門的難度都是教科書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們看啞鈴划船的時候,這個矛盾體現得更加明顯。
教科書的要求是身體保持穩定,脊柱成一條直線,通過手臂來上下移動。(如上圖)
但是你發現很多人實際是這麼做的。
我們用一張靜態圖來分析。
除了手臂在移動以外,肩膀和軀幹其實並沒有保持穩定,它們在做明顯的「轉體運動」。
為什麼要轉體?
因為肩胛骨收緊以後,背闊肌並沒有達到極限的收縮,保持肩胛骨的收緊的同時,如果繼續旋轉身體,手臂可以進一步靠近脊柱,背闊肌又被進一步縮短。
這種動作其實已經很難了,需要「大範圍、多關節調動身體的同時還不能丟失目標肌群的感覺」,還需要「能夠體會讓背闊肌主發力而控制住核心肌群,讓它少發力」。
一個純新手要多長時間才能兼顧這麼多環節?新手眼裡的啞鈴划船只能是「脊柱中立,保持穩定,手臂上拉」。
當然啦,如果背闊肌還要進一步收縮,也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實在太多,這裡我只是簡單介紹,如果各位老鐵能夠明白,那是最好。
我在網上找了很多很多素材,終於找到了一張,可以勉強看出一點細節。
這是一個器械划船的動作,當手臂伸出去的時候,整個身體向左邊傾斜,當手臂後拉時,身體向右傾斜,背闊肌運動幅度非常大。
但是,這個動作最神奇的細節其實是,腰。
仔細觀察腰部,當背闊肌拉開時,腰部同側有非常輕微的下沉(側傾),當背闊肌收縮時,腰部同側有非常輕微上提。
為啥會有這樣的操作?
很簡單,背闊肌有一端就是連在髖部的,移動跨部可以直接影響背闊肌的收縮。
這樣的動作效果也許很好,但是只能自己去感受,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已經完全沒有脊柱的中立穩定了,在訓練中,脊柱一直在左搖右擺。動作沒有標準,完全看個人的控制。
這個動作甚至還有一個根本看不出來的細節。
訓練者的意識中要努力把器械的把手向下掰彎,雖然在實際操作中不可能掰彎,但是這個掰彎的意圖,可以讓背闊肌更加緊張、更加敏感。(因為背闊肌還有讓手臂旋轉的功能)
那我們訓練時是否需要注意這麼多細節呢?
不需要,什麼階段注意什麼樣的細節。
當你不會移動肩胛骨的時候,就沒有必要把轉體的細節加進來。
首先需要完全掌握最簡單的划船,然後才可能考慮去移動你的肩胛骨,當你可以自如控制肩胛骨以後,才有必要了解背部的翻轉···
當然,即使你能掌握所有的技巧也不代表每次都需要滿足所有的細節。
比如說,大重量杠鈴動作,就要考慮脊柱的安全性,不能把讓關節太自由,不能大開大合。
這些靈活的運用完全來源於個人的訓練經驗和對自己身體的了解。
所以說,對於初學者來說,沒有必要急於了解過於複雜的技巧,做好基本的動作,其他的細節早晚會有自己的理解。
對於經驗豐富的訓練者來說,即使時最簡單的動作,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東西,關鍵是習慣于思考和總結。
(以下是廣告)
除了順豐爸爸堅持全年無休
很多快遞、很多地區
已經開始陸續暫停了
最後的一周
謹防斷糧!
店鋪全線打折
最高減100
還能疊加優惠券
即使糧食充足的老哥
也別錯過這次的大折扣
淘寶搜索店鋪:健身領域
或APP淘寶搜數字:38333668


※「卧推不斷頭」安全健身指南,體會什麼叫細節
※健身新手變高手的大坑之一,你可能知道得太多了!
TAG:FitEmpire健身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