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階手機成指紋辨識市場成長主力,亞洲業者引領群雄割據
隨著2016~2017年全球中高階及旗艦型智能型手機已有配置相對應的生物辨識技術,無論是Apple最新主打的Face ID-3D人臉辨識技術,或是VIVO推出的屏下指紋辨識技術,可發現生物辨識技術已成為手機廠商必須關注的技術和布局。
▲VIVO屏下指紋辨識技術 Source:新浪微博
中低階手機為指紋辨識市場成長主力
近年來,可以明顯觀察出生物辨識技術在全球中高階智能型手機中已成為標準配置,搭載率漸漸趨向飽和且成長率有明顯下滑趨勢,部分廠商甚至開始擔心指紋辨識未來的成長動能將會漸漸消失。
但從2017下半年開始,先是看到如印度等海外市場漸漸開始擴大採用指紋辨識技術,到2017年底時,更有中國手機廠商開始進行年前促銷,例如華為暢享6/6s、中國移動A3s等千元機,皆在中國不到1千元人民幣的低階手機市場交出亮麗成績單。
隨著指紋辨識方案不斷降價,不意外地在2017年第四季時看到更多售價300美元以下的中低階機種搭載指紋辨識技術,相信此力道會持續至2018年,進一步帶動全球搭載指紋辨識技術,2018年全球中低階手機的指紋辨識滲透率將會從2017年3成左右,大幅攀升至4成以上。
亞洲業者引領的群雄割據時代
瑞典生物識別大廠FPC(Fingerprint Cards)發出新聞稿預測自家2017年第四季財務表現,由於市場競爭愈趨激烈,營收將下滑至6.15億瑞典克朗,同比下滑約60%,且毛利率亦將從往年4成下滑至2成。
事實上,2016年前FPC在中國手機指紋辨識市場,當時FPC可說是在Android市場中獨霸天下,但從2017年第一季度開始,眾多以匯頂為首的中國競爭對手便不斷蠶食FPC市場份額,整體市場好似進入了春秋時代。
除匯頂外,觀察思力微(Silead)、邁瑞維、費恩格爾、信煒等中國廠商在中國手機供應鏈地位愈趨穩固,再加上台灣的神盾、義隆也漸漸在Samsung、華碩手機的訂單中佔得先機,使得整體指紋辨識晶元市場百花齊放。
而此現象將會使相關業者互相殺價競爭,使得FPC或Synaptics逐漸喪失其領導地位,進而拉抬低階及整體市場的指紋辨識滲透率。因此不意外看到FPC在長遠考量下,為降低運營成本,先行進行內部整頓,重新審視並配置內部高達45%的工作崗位。
展望2018年,相信會看到更多中國及台灣等生物辨識方案廠商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來奪得更大市佔,指紋辨識世界將會進入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FPC及Synaptics等外商需要在2018年加緊在顯示區內等更先進的指紋辨識技術之開發來維持領先地位,或是其他產品在線努力來維持自身營收及規模。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陳彥尹


※8英寸晶圓代工廠商朝向12英寸發展的可能性上升
※拼2018年AI落地,這個方向或成各大廠市場布局突破點
TAG:拓墣產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