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王朝兩次因「鬼怪」遷都之一
1 、遷都洛陽
李唐初期,曾經發生過兩次遷都事件:一,公元655年,唐永徵六年,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則天決定:遷都洛陽。二,公元736年,唐開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決定:遷都長安。
荒唐詭奇的是,李唐王朝的兩次遷都,都是源於鬼故事,讓傳說中的「鬼怪」逼著遷都。
唐永徵六年十一月,經過武則天的悉心謀劃、惡毒抹黑,高宗李治終於相信皇后王氏是老巫婆、蛇蠍心腸,是殺死他和武則天幼女的兇手;皇妃蕭淑氏是王皇后幫凶,所以李治下詔:把王皇后、蕭淑妃打入冷宮。
但畢竟一夜夫妻百日恩,唐高宗李治雖然下詔,囚禁王氏,他的心情也不好,有一天忍不住跑到囚室,想看看王皇后。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囚室門窗全部釘死,透不進一點光亮,僅留一個可以送飯的傳遞口。
昔日高高在上的王皇后、蕭妃飲食、大小便全部在一個屋子裡解決,無人打理。即便站在室外,都能聞到囚室內,傳出的陣陣惡臭。李治高呼:「皇后安在?淑妃安在?」
聽到皇帝呼叫,囚室內王皇后聞聲大哭,她回應道:「妾有罪之身,哪裡當得起皇后尊稱?皇上如果念叨昔日恩緣,妾只想做一普通宮婢,懇請皇上改此院為回心院, 妾與蕭妃終身不會跨出回心院一步,願為皇上日日祈禱,夜夜焚香,但願能重見天日!」
高宗李治聽王皇后如此一說,內心傷痛,他說:「朕立即安排!」
可還沒有等到皇帝安排,李治到冷宮看望王皇后的消息,傳到武則天那兒,則天嫉火中燒,她立即下了一道極其惡毒的命令:斷王、蕭二人手足,泡於酒瓮之中。
接到則天詔書,王皇后已經參透,她戚然下拜道:「願皇帝萬歲,今日之死,我咎由自取!」
當年唐太宗駕崩,賜令才人武則天孝業寺出家為尼,王皇后投高宗李治所好,陰令則天蓄髮,又勸說高宗李治,納則天於後宮。王皇后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救出的是一頭惡狼!
蕭淑妃臨死,卻發出惡毒詛咒:願有來生,我化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喉!
斷手去足的王皇后、蕭淑妃,泡於酒瓮之中,日夜哀嚎,數日乃死。武則天仍然沒有放過她們,下令把兩人斬首拋屍,並改皇后王氏為蟒氏;蕭氏為梟氏。但她真害怕王皇后、蕭妃的鬼魂報復,所以下令:長安皇宮內,不得養貓。
幾個月後,長安皇宮開始鬧鬼,《資治通鑒-唐紀》記載:「武后數見王、蕭為祟,被發瀝血如死時狀」,向其索債。
而且武則天見鬼,不但在夢中,有時白天清醒時直接撞上。鬧騰多次,諸如請道士作法,和尚念經等,什麼法子都用到了,武則天依然見鬼不止,最後決定,遷居蓬萊宮。
蓬萊宮在長安城外,古長安縣東, 建於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是唐太宗為其父李淵消暑而建。可王皇后、蕭淑妃的鬼魂,如影附形,隨其而至。《資治通鑒-唐紀十六》遷居蓬萊宮,復見之。
萬般無奈,武則天只得建議高宗李治:遷都洛陽,並且終身不歸長安。李唐王朝的第一次遷都,居然是王皇后、蕭淑妃的鬼魂所至。


※信孚微課堂:猶太人是信了猶太教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信了伊斯蘭的猶太人
TAG:長三角民間智庫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