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路噴子」低智偏激,出口成臟:鍵盤俠的暴力害了誰?

「網路噴子」低智偏激,出口成臟:鍵盤俠的暴力害了誰?

2017年11月,法國女孩瑪麗昂·賽克蘭(Marion Seclin)在TED演講中,搞笑說自己是「被網路騷擾的法國冠軍」。玩笑歸玩笑,這段痛苦經歷要追溯到2016年5月,她在女性主義網站madmoiZelle發表視頻,揭露街頭遭遇的騷擾。後來她反而成了網友「圍攻」的對象——4萬條羞辱言論里,有人罵她「婊子」,說她「丑」,也有人發出死亡和強姦威脅。這便是「性歧視網路騷擾」(cyberharcèlement sexiste),它涉及法律灰色地帶,也難以被量化,並不被人所知,容易被忽視。

法國平權最高委員會(Haut Conseil à l"égalité)歷時十個月,調查 「性歧視網路騷擾」這一社會現象,於2月7日周三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長達百頁的報告。報告稱,就全球而言,73%的女性都曾經歷過這種網路霸凌。法國平權最高委員會希望通過這一報告,結束網路霸凌「無法無天」的現狀。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暴力?被攻擊的對象是誰?遇到這些情況應如何應對?報告試圖給出答案。

法國女孩瑪麗昂·賽克蘭(Marion Seclin)揭露街頭遭遇的騷擾後,被網路」圍攻「,甚至受到死亡威脅信息。

女權人士易成「圍攻」對象

73%經歷過網路霸凌的女性當中,18%的人遭遇的情況很嚴重。這些騷擾包括侮辱、找茬、性騷擾和威脅。這些暴力的形式多種多樣,平權最高委員會列舉了二十多種違法行為。騷擾行為當中,絕大部分受害者是女性,施暴者是男性。

年輕女性多被暴力侵擾。此外揭露性別歧視,並致力男女平權的維權女性更是網路霸凌施暴的對象,她們多是女權人士、視頻網紅或記者。

地理定位、網路監控:無處不在的夫妻 「網路管控」

報告特別研究了夫妻之間的「網路管控」,在這方面,法國缺乏相關數據。「網路管控」這種現象,主要是夫妻一方,通過電子設備的定位和監控裝置,偷偷監視伴侶,甚至前伴侶的私人生活。

此外「色情復仇」行動也是「網路管控」的一種。在親密伴侶關係中,沒有徵得對方同意的情況下,一方處於侮辱目的,公布另一方的親密照片和視頻。

據英國婦女救助協會調查統計,85%受救助婦女曾同時經歷生理和網路暴力,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曾是地理定位和監控的對象。

報告指出「施暴者很容易獲得各種網路控制工具」。

解決方法:培訓專業人員救護

埃爾納斯提爾·羅納以(Ernestine Ronai)是報告的撰寫人之一,她說:「調查過程中,我們才發現該現象涉及的面有多麼廣。」法國很多心理學家和醫生都曾近距離接觸過生活在家暴陰影中的女性。羅納以寫報告時,曾訪問過她們,聽到這樣一個案例:父親送給孩子手機,但在裡面設置了一個軟體,並因此找到前妻的住址。

「施暴者很容易找到前任伴侶,家庭暴力會一直繼續下去。」 羅納以介紹說,「我們知道這些情況存在,現在得培訓專業人員。」

法國平權最高委員會建議提高警察、憲兵、律師和法官相關方面的培訓,並向他們發布相關指南。除此之外,還需要警告運營商,謹慎授權使用類似不良應用。

美國網紅Chrissy Chambers曾是revenge porn的受害者,後來她發起運動,希望引發公眾關注,結束這一現象。

推動法律懲罰網路「圍攻」現象

報告另一個重點是網路性歧視和性騷擾。目前法國法律對騷擾的定義極具限定性,法國平權最高委員會尤其敲響警鐘,希望大家注意網路「圍攻」現象,認為應被列入騷擾行為。

法國記者納迪亞·達阿姆(Nadia Daam)最近經歷過類似「圍攻」。之前她在電台Europe 1揭露反性侵電話遭破壞這一現象,結果在網上被人侮辱攻擊,社交網路賬戶上收到幾萬條負面信息。這種圍攻同時出現在各類社交平台,可以持續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

法國平權最高委員會提議,擴大「騷擾」罪行的定義,將「網路圍攻」現象列入其中。目前騷擾主要指某人重複某些話語和行為,「圍攻」則是指不同的人同時做同一件事。委員會認為這些「圍攻」屬於集體暴力。

法國記者納迪亞·達阿姆(Nadia Daam)最近經歷過類似「網路圍攻」。

受害者跟蹤治療 國家應100%報銷

報告指出,有必要跟蹤治療網路暴力受害者。「這種暴力的危害程度並不低於其它生理和心理騷擾。」 撰稿人之一的羅納以提到,委員會建議培訓醫護專業人員,保證國家能夠承擔受害者醫療救治的所有費用。

此外委員會認為有必要加強宣傳預防措施,時時提醒網路施暴者將在法律層面受到懲處。

(歐洲時報/ 春花 編譯報道)

編輯:Ruixu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時報內參 的精彩文章:

撒切爾夫人曾拒與熊貓同機:「我不要和一隻熊貓同行」
祭奠巴黎恐襲,美國相贈這樣一朵「鬱金香」……

TAG:歐洲時報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