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年到!到底吃糖好不好呢?

小年到!到底吃糖好不好呢?

臘月二十三

是適宜歸家團圓

祈福平安的日子

北方過小年,這一天

貼春聯,掃塵,祭灶

剪窗花,拜灶神,吃灶糖

奏出新一年的新春序曲

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

我們一季季更新著塵封的心境

迎接新的一天

輕輕地,悄無聲息

你我都大了一歲

聽,歲月流過的聲音

有一首民謠這樣唱到: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

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

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說的正是祭灶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小年這一天,按照民俗,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神,其中必不可少的祭品就是祭灶糖,因此小年也叫祭灶節。

傳說中,灶王爺因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在每家每戶的廚灶中,記錄著人們一年的言行舉止,每年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因為麻糖入口酥、嚼後黏、隨後融、甜蜜蜜,能「糊住」灶王爺的嘴巴,這樣,灶王爺就只會向玉皇大帝美言人間平安、豐收、祥和,來年就會風調雨順。

但是問題來了吃糖真的好嗎?哪些人不能吃糖呢?

引起肥胖

糖也是產能營養素,對於人體有著很大的作用,當糖進入到人體以後,一部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分解,來供應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也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儲存起來,以備急用。但是人體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再多的糖就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到體內,久而久之引起肥胖,而肥胖能引起很多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引發糖尿病

人的機體是有識別能力的,當攝入大量的糖類食物時,胰腺就會拚命的工作,拚命的分泌胰島素,來將這些糖分解功能、合成糖原。如果一個人經常攝入大量的糖,胰島素就要經常的超負荷工作,而機體每一個器官都是有壽命的,超負荷的工作會導致提早的功能衰竭,早晚就不幹活了,這個時候,糖尿病就發生了。

引發痛風

糖過量易導致人體內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過高,就很容易引發痛風,痛風這種病真是很折磨人的,死不了人,卻疼的想死。它有一個綽號叫做「不死的癌症「,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量喝甜飲料的人痛風的發病率比不喝甜飲料的人高出120倍。可見,糖過量的危害是多麼的可怕。

哪些人不能吃糖

肝炎病人不宜多吃糖

專家指出:長期以來,有不少人認為,肝炎病人多吃點糖可以補充營養不足,不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這種看法有片面性。肝臟是各種營養物質代謝的場所,其中糖的代謝占重要地位。當肝臟受損時,許多酶類活動失常,糖代謝發生紊亂,糖耐量也降低,若吃過多的糖就會使血糖升高。

患了肝炎又大量吃糖而發生糖尿病的醫學報告不少,應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在病人進食量很少或嘔吐不能進食時,才由靜脈輸注高滲葡萄糖溶液。當食慾轉好時,就不必注射葡萄糖。對吃糖也要控制,以免血糖過高,超過胰腺的負擔,致使胰島細胞的功能逐漸衰竭。

有胃病的人不宜多吃糖

包括胃炎和消化道潰瘍等,胃內糖的含量增多能夠促使胃壁分泌胃酸,從而加重疼痛、犯酸、噯氣等癥狀。大量的糖對胃粘膜也是一種不良的刺激,而且對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繁殖有促進作用,對治療消化道潰瘍也是不利的。

有腎炎的人不宜多吃糖

糖容易導致血管壁脂質代謝紊亂,引起動脈血管的損壞,而腎炎患者本身血管系統的功能就已經受損,多吃糖就更會火上加油,加重病情。

有高血脂和高血壓的人不宜多吃糖

患有高血脂和高血壓的病人嗜糖可使血脂增高,誘發高血壓和冠心病。高血壓病人吃下的糖吸收到血液里之後,血糖就會突然升高,從而刺激血壓也升高。血糖升高還能刺激胰島分泌出胰島素,使血糖降低下來,使病人的血壓忽高忽低,上下波動,對病人是很不利的。

過多吃糖的危害

易患心腦血管疾病

糖的誘惑難以抵擋,但吃得過量無益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後,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於吸煙。這項調查表明,長期高糖飲食者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者短10—20年。兒童自幼嗜糖,成年後極易患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會引起肥胖等相關疾病

甜食吃多了,人就會因攝入能量太多而產生飽腹感,影響對其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食品的攝入。如果長期能量攝入不平衡,會導致營養缺乏、發育障礙、肥胖等。此外,經常吃糖會造成維生素、礦物質缺乏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白內障、齲齒、近視、骨折等疾病的發生。

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量,每天吃糖總量不要超過每日攝入總碳水化合物的10%,對一般人來說50克是上限。我們目前的飲食結構中精米白面所佔比例較重,其含糖量較高,每天單純攝入的糖最好能控制在20—30克。

新年來了!最後小編衷心祝您2018健康平安順利!

編輯整理:耿岩茹

圖片來自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真好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