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科文化視角下的博士生培養

學科文化視角下的博士生培養

學科文化視角下的博士生培養

王東芳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12月

內容簡介

博士生教育是關乎一國知識生產、科技創新的重大問題,博士生教育質量高低的關鍵在於培養模式,最終落腳點在博士生的培養。由於這一培養活動涉及到不同學科的高深知識,因此教師對博士生的指導、博士生的學習經驗與專業社會化過程,長期以來被視為一個黑箱。在不少國家的博士生培養制度改革中,通常把博士生培養看作是一個整體,缺少對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特點的關注。但是,博士生培養是知識生產與學術訓練相結合的過程,不同學科的文化傳統、價值理念與知識生產方式迥異,這種差異必然會反映在博士生培養和學術訓練的過程之中。

從現有的關於博士教育的研究文獻看,多關注博士生培養的一些制度性和外在的因素,缺乏從學科文化視角的切入。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從學科文化的視角對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培養作一系統研究。

主要研究問題是:學科文化對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培養產生了何種影響?即:不同學科教師對博士生的培養是否受到學科文化的影響?不同學科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有哪些文化上的差異?這些差異會對博士生培養實踐帶來何種影響?

本書運用質性研究方法對美國一所研究型大學(R大學)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田野調查,搜集博士教育相關檔案政策文本,訪談該校九個學科的教師、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員等共計50餘位。基於托尼?比徹(T. Becher)的學科文化理論,選取化學、天文學、數學、經濟學和英語五個學科作為案例,將學科作為分析單位,就「學科文化對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培養產生了何種影響」這一論題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

本書首先介紹了美國博士生培養的整體理念與制度環境,然後從學科文化的角度對五個學科的博士生培養理念、導師指導方式與師生互動結構進行了闡釋,最後分析了學科文化影響博士生培養的內在邏輯,抽象了不同學科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學科文化上的差異。

全書共三部分十章:

第一部分為引論,有兩章。

第一章,在研究背景與現象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研究的問題:「學科文化對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培養產生了何種影響」,並與已有文獻進行了對話,闡述了研究的實踐意義。同時,著重介紹研究的理論基礎——比徹的學科文化理論、以及韋伯的文化-社會行動,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書的框架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對研究過程進行反思的基礎上,介紹了作為質性研究方法之一的建制民族志的技術路線和方法論、以及案例大學的特點,就資料搜集與分析、以及質性研究的質量檢測進行了討論。

第二部分為主體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

在對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的差異性進行探究之前,有必要對本研究的情境——美國博士生培養的宏觀理念與制度環境進行介紹。這是第三章的內容。

接下來進入五個學科內部,用了五章的篇幅,即從第四章到第八章,分別細緻分析了化學、天文、數學、經濟和英語的學科文化與博士生培養。貫穿於其中的主線有兩條,一是不同學科的學科文化;二是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的理念、行動和互動結構。主要從教師的話語角度探討博士生培養,諸如:導師在博士生論文選題中的作用;博士生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的程度;導師在博士生論文研究中的角色與功能;師生雙方的互動關係、內容與方式;師生合作研究與論文發表的潛規則,等等。

第三部分為理論提升與總結部分,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

第九章在五個學科案例的描述性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上,首先,抽象出學科文化影響博士生培養的內在邏輯,也就是探討跨越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培養文化。其次,從學科文化的角度具體闡釋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存在的差異性。此外,也分析了學科文化在博士生培養制度運行中的影響,諸如論文指導委員會制度、資格考試製度和課程結構。在以上理論歸納的基礎上,總結學科文化對博士生培養影響本身的特點。第十章,對研究的結論、貢獻與未來研究前景進行了深化,並結合全球情境下的現實改革進行了有意義的討論。

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教師對博士生的培養活動受到學科文化的影響並具有其內在邏輯——高深知識。博士生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博士生從事特定學科高深知識的生產。在教師看來,博士生從事高深知識的生產需要掌握三類知識:學科核心知識、學科外圍知識和可遷移性知識。學科核心知識是指學科本身的知識,諸如特定學科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和術語系統。學科外圍知識是指與學科研究本身密切相關的跨學科知識,這類知識並不屬於學科內部的範圍,但是對於博士生所從事的研究來說,需要相關的跨學科知識作為「技能」、「方法」或「手段」以促進高深知識的生產與創新。可遷移性知識主要是技能知識(know-how)和人際知識(know-who),具體包括如何做研究、如何寫作文章或博士論文、如何發表和出版研究成果、如何做學術報告、如何與學界學者交流和合作,這些知識往往屬於緘默知識。可遷移性知識的培養是博士生教育中最關鍵、也是最難以進行的。總之,導師不僅指導博士生獲得高深知識生產所需要的顯性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博士生獲得身份認同的相關緘默知識,諸如特定學科的研究技能、方法、專業能力、交往和態度等。

2、教師對博士生的培養活動因學科文化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學科文化就其價值取向而言影響了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理念的形成、並形塑了不同學科教師培養博士生的方式與師生互動結構。

首先,之所以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培養理念會呈現出學科差異,是因為學科文化的行動理性不同。具體來說,純學科崇尚價值理性,博士教育的目標定位為學術界的學者或研究者的培養,更為強調培養博士生的學術研究能力。而在應用學科,遵循目標理性,教師對博士生的學術訓練過程不僅注重學術本身,而且更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博士生的培養目標在強調學術研究能力的同時,更為注重培養博士生的專業技術能力或就業能力。

其次,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方式和互動結構的差異源於學科研究範式的清晰統一化程度和知識生產活動的特徵。在此基礎上,本研究抽象出五種基於學科的博士生培養方式及其文化特質:以導師實驗室為基礎的結構化培養方式(化學);以公共觀測台為基礎的引導式培養方式(天文學);以智識討論為基礎的啟發式培養方式(數學);以技能培養為主的團隊互動培養方式(經濟學);尋求團隊支持的個體探索培養方式(英語)。總的來看,上述五種博士生培養類型,作為一個連續不斷的整體,呈現了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文化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3、學科文化對博士生培養的影響方式具有穩固性的特點。教師對博士生的培養活動形成了一種學科慣習。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培養在不同程度上依託於特定學科的智識共同體。當然,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所依託的智識共同體的組織形式、目的、甚至依賴程度存有差異。但其共同點是,提倡在對話、交流的氛圍中培養博士生。

除了描繪、分析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的差異性圖景,本書也力圖將博士生培養這一議題置於全球情境下討論,就博士生培養制度改革與政策制定進行反思,並提出若干「面向學科文化的博士生培養」的政策建議。通過本研究,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博士生培養所孕育其中的學科文化的異質性和多樣性,促進不同學科群體之間的溝通,奠定決策制定的基礎,呼籲博士生教育改革應該考慮學科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關注學科文化特質。

本書的意義在於,首先,基於在美國的實證調研,通過分析不同學科在博士生培養中的差別,為博士生培養制度的設計與改革提供更有針對性的依據。其次,就理論貢獻而言,也是對托尼?比徹關於學科文化研究的進一步延伸,即從教師是如何培養博士生從事研究的角度看學科文化的特點。第三,就學科層面的貢獻而言,將研究重點聚焦到實實在在的培養環節並踏入不同學科知識內部,把多個學科作為研究生教育領域的研究對象與分析單位,開啟了此領域關注「知識」以及「學科」的實證範例,將擺脫研究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研究由於脫離對知識這一核心材料進行分析而導致的黑箱狀態。總之,本書有助於查明學科文化對不同學科博士生培養實踐和理念的影響,進而為當前研究生教育實踐提供一定的借鑒。

作者介紹

王東芳,1984年生,北京大學教育學博士(2012年),2010-2011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美訪學。現為天津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博雅教育等。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復旦教育論壇》《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研究成果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天津市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聯校教育社科醫學研究論文獎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士生培養 的精彩文章:

TAG:博士生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