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15集 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4

第15集 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4

今天阿只貓向大家介紹查理芒格「普世智慧」中「人類誤判心理學」的第15-20條:

第15條:「社會認同傾向」

這一條指的是人很容易自動按照他所觀察到的周圍人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去行動,這與「避免不一致傾向」非常相似,但還是有不同之處,避免不一致傾向更傾向於為了避免自已與他人行為不一致而招至的麻煩,有一定的被迫性,而「社會認同傾向」更主動些,比如,你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看球賽,很自然會跟著街上的大群球迷的人流去走;最著名的一個實驗是「電梯試驗」,實驗人員故意在電梯裡面向內站立,進入電梯的人觀察到後,也自動轉過身向內站立。因為他認為人們肯定知道接下來電梯打開的方向所以才這麼站的,於是就保持和大家的認同一致吧。

這一傾向在現實中的運用,比如,你擔心孩子未來走偏了道路,那麼你要做的不是教育他該走什麼路,而是控制他們交往的朋友的質量。「社會認同傾向」會使孩子同樣具備這些優質朋友身上的品質。所以「人以類聚」,也可以「以類造人」。

第16條:「對比錯誤反應傾向」

這一條指的是,人們對一個事物進行認知時往往在心裡是有一個參照物的,如果這個參照物設置的有問題,對比的結果也就出了問題。比如,一個外來戶想買房,房屋中介感覺到了對方的迫切性,中介可能先帶他去幾套較差的房子而且價格貴得離譜,然後再帶他看一所好房子,而且價格感覺沒比之前的貴太多,這一單可能就成交了。這就是對比錯誤造成的後果。

第17條:「壓力影響傾向」

輕度的壓力能夠改善人們的表現,比如說考試,但沉重的壓力則會引發徹底失調,比如抑鬱。「急性應激性抑鬱症」會使人們的思維出現紊亂,因為它引起極端的悲觀態度,而且這種悲觀態度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導致人們身心俱疲,什麼都不想做。

在巴甫洛夫對狗的實驗中,我們都知道他獲得了「條件反射」的重要成就,但他此後做的實驗極其殘酷,他把許多狗逼到精神崩潰,從而得出了以下結論:(1)每隻狗都可以被弄崩潰;(2)那些不易崩潰的狗也最不容易恢復;(3)除非重新施加壓力,否則狗狗無法從崩潰中恢復過來。阿只貓不知道為什麼重施壓力會導致恢復,而不是更重的崩潰,總之我內心譴責他的殘忍。

第18:「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

人類的大腦是不完美的,它很容易「滿足於容易得到」的東西,所以人類的大腦會高估容易得到的東西的重要性,因而展現出易得性錯誤衡量傾向。比如,你去聽一個人的演講,過後你能記住的往往是那些調侃的段子或順口溜,而演講的主旨人們未必會有記憶並去深刻思考。當然,這一傾向有一種非常好的建設性用途,那就是用於記憶。人類對鮮明的形象印象深刻,我們可以藉助鮮明的形象與要記的東西聯繫起來,產生良好記憶效果。

第19條:「不用就忘傾向」

哈哈,看到這一條,阿只貓當時也覺得查理好可愛。不多說了。

第20條:「化學物質錯誤影響傾向」

老外的描述就是複雜,要我來總結這一條就是「毒品幻覺症」,因為服用化學物品而產生的錯誤判斷。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只貓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阿只貓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