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要辭職去養豬了

我要辭職去養豬了

今天刷屏的是馬雲同學,這不奇怪,但讓人興奮的事情是馬雲同學新的大動作,要養豬了!還是智能化養豬。馬雲同學一定是外星人,我現在更加確定了,中央一號文件剛出,馬雲同學就擼起袖子開始幹了。這嗅覺,這跨界,不能不讓人佩服。

阿里巴巴剛剛宣布: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合作,開展人工智慧養豬,項目投資將達數億元。

我們看看馬雲同學為什麼去養豬:現在中國生豬產值已高達1.6萬億元,按照中國人民每年人均59公斤左右的消費量,而且該數字呈上升趨勢,該是多麼大的市場。

馬雲同學養豬自然和別人不一樣,小豬一出生就有自己的檔案,一生全程監控,客戶只要掃二維碼就可以知道自己吃的那頭豬的全部資料。只要你願意。

我們再想想,馬雲同學將來再去養牛、養羊、養魚......不敢想像,那又是多大的市場啊。關鍵是這些都是人們的生活必須品。

我一直在想馬雲同學為什麼不去做養老呢?看看馬雲同學締造商業神話的軌跡,也許能看出點眉目來。

馬雲同學最早做廣交會客戶登錄系統,系統建起來了,客戶資料也就有了,客戶資料有了,市場自然就有了。那時候可是諮詢還很不發達,尤其是國外客戶資料,但各外貿單位又有創匯指標。想想看,一個會員一年賣3萬不多吧,那可是二十年前的3萬塊啊。

後來又去做黃頁,現在我們很難理解了,黃頁在當時的市場情況下的重要性。

再後來大家都知道了:淘寶、天貓、海淘;產業鏈自然延伸出支付寶,又從支付寶延伸出餘額寶、阿里小貸;送貨總不能都靠別人吧,就有了菜鳥物流;線上太擁擠了,就開始參股大潤發、銀泰百貨、蘇寧等。

不管做什麼,我們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創新去做市場高頻次剛需,而且這些行業基本都是開放的市場,沒有政策和法律風險。還有一點,不去做自己不熟悉的市場,如果是產業鏈需要,就去參股,甚至控股,絕不自己去探索。

我想馬雲同學如果將來真的做養老市場,也會去參股,甚至控股在養老某一領域領先的企業,然後通過資本,快速佔領市場。但現在還不是出手的時候,一則,養老市場還是政策主導的市場,再則,還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最主要的還是沒有形成養老市場標誌性企業,有錢也買不到好企業。

有位大咖說過,其實傳統產業都值得再去做一次,就看你怎麼做了。此言極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叔說事兒 的精彩文章:

就怕美女有文化

TAG:咖叔說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