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家潭:南宋成語典故瓷印「尺素在魚腸」

孫家潭:南宋成語典故瓷印「尺素在魚腸」

原標題:孫家潭:南宋成語典故瓷印「尺素在魚腸」



南宋成語典故瓷印「尺素在魚腸」

印文「尺素」。印面長方形,印紐、印背施青白釉,板狀紐有穿。印面作朱文,「尺素」二字橫置於魚腹之中,這兩個文字近似小篆書體,但篆法不標準,筆畫結構中有省略。


以「素」字明顯,此字小篆上部結構,中豎筆兩側均為兩個疊置的「∧」,而印面中此字省略成一邊一點;下部「糸」篆書結構本應作上下疊置的扁「口」形,與下面「小」字連接,印文中將疊置的扁「口」省作一個「大圓點」,這種比較隨意的篆書印在民間私印中是能見到。



常規說,印章文字都是刻成反字,抑押出來的印蛻則為正字。而此印相反,印面文字為正字,蓋出印蛻則成了反文,加之篆法結構的隨意,這些都給正確釋讀添加了難度。

這種「正字反文」印,在宋元時期私印中見過幾方。此印雙魚紋圖形體態豐腴,圖紋上部有雙魚嘴、雙目、左右兩側有魚翅、下部有魚尾,呈三杈狀,魚紋圖形很誇張,好像是刨開魚腹中既見到「尺素」二字。



「尺素」也稱「尺素書」。在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左右,故名。「尺素」泛指書信或傳遞書信。在古代有「傳尺素魚」典故。最早出現在東漢蔡邕的《飲馬長城窟行》的樂府詩集里,說的是離別的親人之間的書信往來的思念之情。


《飲馬長城窟行》全文:「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在宋代秦觀的《踏莎行》詞也有對「魚傳尺素」的描述。詞的全文:「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上面兩段文字都與「傳尺素魚」關聯,說的是魚腹中有傳遞書信的記載。而收集到的這方南宋小印,畫面的魚腹中有「尺素」二字刻文,印證了「尺素在魚腸」。從「尺素」二字的釋讀到「雙魚紋」圖形,結合漢代樂府詩,解讀了這方南宋小瓷印。真沒有想到這方魚紋小印告訴了我們一個傳承久遠成語故事。


此印有如下幾個特點:(1)屬於古代成語典故印,有故事,內涵豐富、(2)印面是由「圖形」與「文字」兩種形式相組合,生動、(3)時代南宋,歲月千年、(4)古代璽印遺存中瓷質的印章相對稀少、(5)保存完整。



收藏,在於學習、發現與研究。


孫家潭,1948年生於天津。別署慶堂、大風堂、真水園主人。現為西泠印社理事、中國藝術院篆刻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文史館員、天津印社社長。多年從事古代璽印、古硯藏研。出版物有《中國印章??孫家潭作品集》《中國紫砂慶堂銘壺?孫家潭/邵佩華合作精品集》《大風堂古印舉?孫家潭藏古璽印雜記》《孫家潭藝蹤》等多種。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發布。圖文由作者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井邊戲鴨上望樓,玉不離身守冰潔:早期中國人的生活
不戒:歷史餘暉中解讀藏族土司佩刀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