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的生命在於當下

經典的生命在於當下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袁行霈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由中宣部等部門支持和指導、國家圖書館組織編纂的《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首批十種圖書已經出版發行。這是踐行《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最好舉措。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魂」和「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報告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論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繁榮昌盛,文化自尊自信,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潤澤滋養。「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後進行文化創造、實現文化進步的重要內容。《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的出版,就是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的一次嘗試。

中華傳統典籍浩如煙海,首批遴選的十種經典包括《周易》《尚書》《詩經》《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管子》《孫子兵法》《史記》,這是中國古代最具權威性的典籍。它們代表了中華文化的源頭,是中華文化經典中的經典,蘊含著最重要、最原始的文化基因。經典的價值不言而喻,《隋書·經籍志》曰:「夫經籍也者,機神之妙旨,聖哲之能事,所以經天地,緯陰陽,正綱紀,弘道德,顯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獨善,學之者將殖焉,不學者將落焉。大業崇之,則成欽明之德,匹夫克念,則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樹風聲,流顯號,美教化,移風俗,何莫由乎斯道?」上述十種圖書,就是具有這樣高度的經典。作為思想文化濫觴的經典要籍,對後來的影響可謂既深且廣,中國歷史上自漢代以後的各種文化、思想、學術,大多都是發源於此而蔚為大觀的。1912年,陳寅恪回國後拜訪史學家夏增佑,夏老感慨自己不懂外文,只能讀中國書,但可惜都看完了,現已無書可看。陳寅恪當時不解,後來明白夏老說的是實情,因為中國真正的原籍經典不過幾十種而已,後來的書都是在原籍經典的基礎上互為引述參照。而上述十種圖書,正是其中的精華。

古老的經典不是古董,它有強大的生命力,對於每一個時代來說,它都是鮮活的。但是必須承認,由於內容的深奧和文字的障礙,今天的大多數讀者難以讀懂這些經典,為此,我們應該找到一條走近經典的路徑,打通古今,讓經典的活水浸潤今人的心田。《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正是一條引讀者走近經典的路徑,也是搭建在傳統典籍與大眾之間的橋樑。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不是古籍整理,也不是艱深的學術專著,但也不同於對經典的通俗講說和慣常的譯註,它是思想性、學術性和大眾性的有機統一。這一定位要求必須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字,因為這是原典的精髓。考慮到文字的艱深,《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採用創新的體式,圍繞原典文字,前面有「導讀」,舉一書之綱,展典籍原貌,對作者生平、成書過程、主要內容、歷史地位、時代價值等一一進行介紹;原典文字後有注釋,釋疑解難,注音串講,簡明扼要;點評最見新意,篇末點評綜述要旨,旁批則標於書頁一側,引人注目。這樣,就使讀者沿著解讀專家指引的路徑,一步步走近經典,一窺堂奧。就像我們參觀歷史博物館,講解員不會空對空地枯燥介紹,他一定會引領參觀者走近文物,而凝視文物展開豐富的想像,對參觀者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同樣的道理,導讀、注釋、點評,都是為了幫助讀者融入經典,與經典大師跨越時空進行精神對話。旁批的特色尤為突出,或畫龍點睛,或諄諄告誡,言約義豐,語短情長。如《尚書·君陳》對「爾惟風,下民惟草」旁批曰:「強調政事維艱,上行下效,不可不謹慎。」又《尚書·君牙》對「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旁批曰:「居安思危。承平之世當存憂患意識。」如當頭棒喝,發人深省。

朱自清在《經典常談》里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就是說,經典的價值不是功利性的,要想從中獲取功名利祿難以實現。經典的文化意義關乎心靈,影響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是比知識更高一層的智慧。經典的生命在於當下,與現實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尋求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深度契合點,以當代眼光審視和解讀古代典籍,啟發讀者從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和歷史的經驗,藉以育人、資政」,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的編纂要求和追求目標。

《尚書》是政書之祖,解讀者在「導言」里不僅闡釋它的文獻價值,還總結出四個方面的當代價值,突顯出古老經典經過現代闡釋所具有的巨大張力。內文的點評也往往聯接古今,例如,《尚書·伊訓》篇「惟茲三風十愆,卿士有一於身,家必喪;邦君有一於身,國必亡」一段,篇末點評進行深刻剖析,旁批則以古鑒今:「『三風十愆』危害極大,具有現實警示意義。」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反腐敗文告,對今天仍有極強的鑒戒作用。

又如《論語》一冊,解讀既富有時代氣息,又新意迭出。解讀者總結孔子思想的八項要點,有五項著眼於人格追求和修身處世,如「君子——理想人格追求」「修己安人——君子之道」「孝悌忠信——君子之德」「貴和中庸——待人處世的智慧」「行己有恥——自覺修身精神」等,賦予孔子思想新的內涵。這樣做是力圖把原典中蘊含的文化基因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相協調。解讀者既體悟涵泳經典的內蘊,也時刻關注世道人心,如此才能激活經典,融入當下。內文的點評多處以古喻今,讓人讀後回味不已,如《論語·雍也》篇「子謂子夏」章,旁批曰:「今日的學子,也應以做君子為目標。首先為君子,其次為專家。」關注當下的拳拳之心溢於言表。又《論語·先進》篇「子貢曰:『師與商也孰賢」章,篇末闡釋「過猶不及」得體到位,又進一步評曰:「過比不及好,不僅子貢這樣想,也是人們易犯的通病。」這樣就不僅僅停留在本章,而是上升到古今存在的普遍現象,讀者有耳提面命之感。旁批則與此呼應,簡練精絕:「寧過勿不及,古今通病。過猶不及。戒之!戒之!」

與《尚書》《論語》不同,《莊子》汪洋恣肆,以寓言為主構成奇特世界。奇麗詭譎的形象背後,仍然有著豐富的時代價值。在解讀者總結的六項時代價值中,「異質對話」最具新意。解讀者綜合《齊物論》中「道通為一」和《則陽》中「萬物殊理,道不私」的哲理,用現代話語「異質對話」進行概括。前者啟示我們,「不同歷史文化、生活方式的民族,以及不同政治制度、社會價值的國家」,要在同情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對話與溝通;後者強調的是要打破自我中心,尊重多元價值。當今世界衝突不斷,尊重文化多樣性,加強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莊子》對當今世界的重要啟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兩具4000年前埃及木乃伊親緣關係獲證
教你了解我們的腎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