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擅相馬者,皆言的盧妨主,為何劉備安然無恙?魯迅一語道破玄機

擅相馬者,皆言的盧妨主,為何劉備安然無恙?魯迅一語道破玄機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2期 文/無常奉天玉)

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曾吟誦道「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使的盧馬的形象,再次深入人心。據傳說,的盧是一匹日行千里的名馬,曾是劉備的坐騎,它雖不及赤兔聞名,卻也是不可多得的良駒,曾在危急時刻,馱劉備越過檀溪,這一說法,在演義和裴松之的《三國志集注》中都有提及。今天我們拋開正史不談,單說演義。在演義中,的盧雖是名馬,其名聲卻不怎麼好,劉表帳下的蒯越曾說,此馬眼下有淚槽,額上生白點,是「妨主」之相,即克主人。可是劉備獲得此馬之後,不但沒有被剋死,反而被的盧救了一命,這是什麼緣故呢?

想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的盧是不是真的克主,畢竟這若是無稽之談,便沒有了討論的意義。在演義中,首先提及此事的人,是蒯越,他的哥哥蒯良極善相馬,他也耳濡目染,了解了不少相馬知識,他此言應該是有一定依據的。除了蒯越之外,名士徐庶也曾說過同樣的話,又為此事增添了幾分可信度。那麼的盧妨主之事應驗了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歷任主人,都有什麼下場。

一、張武

的盧第一次露面時,它的主人名喚張武,是劉表帳下的一員降將。有一次劉表宴請劉備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張武降而復叛的消息,這個時候,劉備主動請纓,前去平叛。到了戰場上之後,張武沒有引起劉備的重視,倒是他胯下的的盧,吸引了劉備的注意力。小說第三十四回寫道:「(劉備)望見張武所騎之馬,極其雄駿,玄德曰:『此必千里馬也。』」他話音未落,趙雲便挺槍而出,不到三合刺死張武,並將的盧帶了回來。

二、劉備

得到的盧之後,劉備原本忍痛割愛,將其獻給了劉表,結果得知的盧妨主之後,劉表又將它送了回來,劉備失而復得,非常開心。可是不久之後,他就因陷入劉琦和劉琮的奪嫡之爭,被蔡夫人等人派兵追殺,並陷入了絕境,悲憤大呼道:「的盧,的盧,今日妨吾!」沒想到原本已經陷入檀溪的的盧,卻突然一躍而起,躍上了對岸,劉備得以保住了性命。

三、龐統

嚴格意義上講,龐統並不算的盧的主人,他僅僅是在入川之戰時,借劉備之馬,隨軍出征罷了。結果痛恨劉備的益州士兵,只認馬不認人,亂箭射死了龐統。作為一個智計超群,能與諸葛亮齊名的頂尖謀士,龐統就這樣死在了亂軍之中。

分析到此處,我們不難得知,的盧經歷了三任主人,剋死了兩個,只有劉備幸免於難,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難道是劉備的命格外硬,的盧克不過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對於此事,魯迅先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他曾道:「《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意思是說,羅貫中特意安排這樣一個情節,並不是想要表達劉備的命格有多硬,只是想表達劉備的仁慈,連的盧都不忍加害罷了。這與小說中稱,關羽去世之後,赤兔絕食而亡,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關於的盧的傳說,更加神秘罷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的盧有妨主之名,劉備以此為坐騎數年,卻安然無事,是「擁劉反曹」的羅貫中,特意安排的橋段,其目的僅是為了突顯劉備的仁慈長厚。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臭名昭著,卻也幹了一件好事,說了一句話,保住中國6個省
關羽死,劉備悲痛欲絕,而張飛死,劉備卻很平淡,這是為什麼?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