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玩命才能探訪的切爾諾貝利「鬼城」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已經過去了30年。事故發生以後,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為中心,方圓六十公里的地區都被劃為隔離區。
列寧廣場。「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發生於1986年4月26日,事故發生以後,核電站所在地普里皮亞特的居民緊急疏散,留下了這座「鬼城」。
核泄漏事故發生後,前蘇聯軍方建立起了隔離區。1991年蘇聯解體後,該地區交由烏克蘭政府管理。許多年前就開始有人進入隔離區進行探險活動。那時候這種行為屬於違法行動。
2011年,烏克蘭政府有條件開放了切爾諾貝利隔離區的旅遊活動。一些勇敢者深入這座「鬼城」,為我們帶回了這些照片。電影《虎膽龍威5》和《變形金剛3》也曾將切爾諾貝利隔離區作為外景拍攝地。
波利西亞賓館。波利西亞賓館始建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建造波利西亞賓館的目的是接待前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代表團和參觀者。早已荒廢的波利西亞賓館曾經出現在電子遊戲《使命與召喚4》中。
被遺棄在建築物內的防毒面具。普里皮亞特市內共有13414套公寓、160座公寓大樓、可供7621人居住的18座單身宿舍樓。
在廢棄了30年之後,普里皮亞特已經被森林所覆蓋。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以後,許多並未受到輻射的人對核輻射表現出了強烈的恐懼。
沒有受到核輻射影響地區的輻射介於0.05至0.1微西弗之間。當輻射達到0.3微西弗時,蓋革計數器就會發出警報。而這裡超過標準值十倍乃至數百倍是常態。
相對而言,雖然9微西弗的輻射量已經相當高,但是還未達到威脅人體健康的程度。可這已經超過了正常地區的三十倍。
保護區中某些地區的輻射能夠達到190微西弗。如今前往該地區旅遊的人必須跟隨著手持蓋革計數器的導遊,並且在規定的時間內離開。
切爾諾貝利隔離區內的醫院。「切爾諾貝利一日游」可以說是另一種「生態旅遊」。烏克蘭政府之前一直宣稱擅自前往該地區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並且是違法行為。
普里皮亞特市區內的宣傳畫。官方從一開始就隱瞞了事故的嚴重性,因為擔心會引起人民恐慌。該市還大張旗鼓地慶祝五一節,後來自殺的烏克蘭第一書記也帶家人參加了慶典。
為慶祝五一勞動節,普里皮亞特遊樂園選在這天正式對外開放。事實上,在正式宣布撤離之前的4月27日,遊樂園就曾經短暫開放,讓人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進入遊樂園遊玩。
普里皮亞特能源文化宮。遠處是遊樂園的摩天輪。許多人在撤離前就已經吸收了致命量的輻射。
切爾諾貝利4號反應堆的頂部在爆炸中被炸飛。蘇聯政府派出大批軍人、工人,給炸毀的四號反應堆修建了鋼筋混凝土的石棺,把其徹底封閉起來。
雖然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但是除四號機組外的其他機組並未受損。事故發生後,五、六號反應堆的建造被擱置。蘇聯官方的說法是,共有31人在這次事故中喪生,但是這一數字引起了強烈的質疑。
切爾諾貝利事件紀念碑。綠色和平組織在一份最新出爐的報告中指出,1990年至2004年,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國境內約20萬起死亡事件應歸因於切爾諾貝利事件。
丟棄在普里皮亞特某處建築物內的防毒面具。普里皮亞季創建於1970年,用作安置興建核電站的建築工人及工作人員。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之前,該市人口約49000人,是蘇聯的模範城鎮之一。
切爾諾貝利事件後,仍有居民在此居住,不過人數由當年的1200人減少到2012年的197人。且大多是平均63歲的老年人。在勸離無效後,當局也認可了他們的行為,並且還為他們提供有限的生活保障。
位於切爾諾貝利隔離區邊界的警告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周圍總面積約2600平方千米的隔離區都收到了放射性污染。設立隔離區的目的在於通過禁止附近居民的出入,減小核污染的擴散範圍。
等待擁抱。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的一所幼兒園內,窗台上的玩偶還在等待孩子們過來擁抱它們。
防毒面具。1986年4月25日至26日,核電站內共有160名工作人員。
為紀念參與救災人員而樹立的紀念碑。紀念碑上雕刻的銘文是:「紀念那些拯救世界的人。」幾十年來,「切爾諾貝利」都是「核威脅」的代名詞。切爾諾貝利隔離區目前仍然是世界上輻射最高的地區。
幼兒園。日本健康和輻射專家山下俊一指出,該事件對人們心理的影響是巨大的。預期壽命由65歲下降到58歲,預期壽命下降的原因並非癌症等疾病,而是由於核泄漏事件導致的抑鬱、酗酒和自殺。


※40年代的嚴重車禍現場老照片,荷蘭阿姆斯特丹
※全世界最危險的村莊在中國,被日本人讚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TAG:明亮暗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