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與錢德洪的學問探討

王陽明與錢德洪的學問探討

走進王陽明的生命之

第一百二十八章 陽明師生大學問

匯聚在紹興的弟子程度參差不齊,初入門的弟子由大弟子帶小弟子。何廷仁、黃宏綱、錢德洪、王畿被選拔為教授師,代為指點新入門弟子,指點新入門弟子的教材是《大學》《中庸》首章。從贛州以來,陽明先生就很注重《大學》《中庸》首章在教學中的應用,為此專門整理了古本《大學》和《中庸》,並分別為兩本書寫了導讀性文章《古本大學序》和《修道說》。

陽明先生隨著人生體驗日益惟精惟一,對《大學》的體驗也日益升華,因此從正德十三年到嘉靖三年六年內,先後對《古本大學序》做了三次修改。講學講究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心性差異,講學的說法各不一樣,這種差異像良知一樣妙用無窮。他講學過程中,先後有弟子記錄下講學內容,弟子想把記錄整理成書,惠濟學人,但是他審看後認為弟子的記錄與他真實說法有差異。宋代程頤曾對弟子說過:「我還在,有啥疑問就問我。」陽明先生也說過類似的話。嘉靖六年八月,他要出征兩廣,弟子再次請求把《大學》首章講義刻印成書。考慮到陽明書院需要教材,紮營在會稽山中修學的幾十位弟子需要教材,陽明先生出征前專門作了一次講解,由弟子錢德洪等人記錄整理成《大學問》。

古代講學,課堂上有專人負責提問,形式像現在答記者問一樣,提問者就學生中的共性疑問提問,先生做專題解答。一個月前在某大學聽了一次報告,報告講得很好,但是後來的提問環節顯得美中不足,一些學生不會提問,耽誤了報告人和聽眾不少寶貴時間。陽明先生曾表揚過陸澄會提問,也表揚過錢德洪和王畿會提問,他說顏淵聞一知十,提問少,對同學幫助就小,而孔子像一口鐘一樣,不敲不響,一敲就響,一響就能起到晨鐘暮鼓作用。上面這句話,我們可以結合《周易》中「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來理解。

我們簡述一下這次師生問答:

錢德洪:宋儒稱《大學》是成就大人的學問。成就大人學問的核心為什麼在「明明德」呢?

陽明先生:大人體證到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他把天下看做一個大家庭,把中國所有人看作一個人。如果因為各自肉身不同而把人分成你我,那是小人。大人把天地萬物看做一個整體,可不是臆想來的,這是因為他的仁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不僅大人的心這樣寬廣,小人的心同樣寬廣,但是小人的心被自己看小了。不管誰家的孩子掉到井裡,任何人遇上這種事一定會心生惻隱,這個惻隱之心與掉到井裡的孩子是一體的,任何人與這個孩子都是同類。聽到鳥獸絕望哀鳴,見到鳥獸恐懼戰慄,任何人都會心生不忍,這個不忍之心與鳥獸是一體的。鳥獸也有知覺,它們見到草木被摧殘也會心生憐憫,這是因為鳥獸的心與草木是一體的。草木有生生不息的生機在,它們見到磚瓦石頭被毀壞,也會心生愛惜,這是因為草木之心與磚瓦石頭是一體的。這種萬物一體的仁心,小人也有。這種萬物一體的仁心根源於天命之性,它自然而然靈明昭覺,光明普照,因此被稱為「明德」。小人心雖然因為被遮蔽而變得狹隘,但是他的德性仍然靈明昭覺,一旦沒有私心私慾干擾,就能光明普照;一旦被利害得失干擾,被憤怒激蕩,就會為所欲為,傷害同類,甚至骨肉相殘,萬物一體之仁就消亡了。因此,如果心不被私心私慾遮蔽,小人照樣有萬物一體之仁;如果心被私心私慾遮蔽,大人就變成了小人。

所以說,要成就大人學問,必須去除私心私慾的遮蔽,讓自己本來靈明昭覺的德性明白起來,恢復萬物一體之仁。

錢德洪:為什麼又強調在「親民」呢?

陽明先生:「明明德」,是恢復萬物一體之體;「親民」,是成萬物一體之用。恢復了萬物一體之仁,自然而然會親民,會親愛萬事萬物,仁心本來愛民,因為仁心就是大愛之心;通過親民,通過親愛萬事萬物,仁心會越發光明顯現。萬事萬物不僅指有生命的人類、鳥獸、花草,還包括無生命的瓦石土塊。具體說,親愛自己父母,也同樣親愛天下所有父母;親愛自己兄弟姐妹,也同樣親愛天下所有兄弟姐妹。如果體證到萬物一體之仁,哪個人不是自己父母和兄弟姐妹呢!通過這些愛心踐行,自己的德性就會越發明白顯現。這個就是「明明德於天下」,又是「家齊國治而天下平」,又是《孟子》說的「盡性」。

錢德洪:為什麼又說在「止於至善」呢?

陽明先生:至善,是明德、親民做到了極致,做到了完美無缺。誰完美無缺呢?天命完美無缺,性體完美無缺,靈明昭覺是完美無缺的發用,即是至善的發用,是明德之本體,也即是良知。至善的發用,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該輕薄時自會輕薄,該厚重時自會厚重,隨感隨應,變化無窮,它遵循自己內在的規律,這個規律規範著人倫關係和事務規則,其內在規律容不得絲毫加減。對其內在規律的絲毫加減都屬於私心私慾,都會破壞至善的完美無缺。只有慎獨功夫做到惟精惟一,才能達到至善境界。後人不知道至善在自己心上,而是憑藉自己的揣摩向外尋覓至善,以為事事物物各有各的至善,把學問做得支離破碎,因此人慾肆虐,天理不存,虛假的明德、親民學問惑亂天下。

後人也追求明明德,但是不知道止於至善,因為私心過高,而走向空寂,比如學佛、學道的那些人,他們拋棄家庭、社會和國家。後人也追求親民,但是不知道止於至善,因為私心過高,而沉溺於卑瑣,而走向權謀之術,比如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他們失去了仁心善政。這都是因為不知道止於至善。所以,止於至善是明德、親民的規矩和準繩。明德、親民如果不能止於至善,就失去了根本。所以,通過親民止於至善,來明明德,這才是成就大人的學問。

錢德洪:為什麼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呢?

陽明先生:知道至善在自己心上,不再外求,這是「知止」。內求的志向堅定,這是定。志向堅定,學問不再支離破碎,心思不再錯亂紛雜,心不再妄動而歸於靜。自心能靜,日常生活中視聽言動、行住坐卧就能安閑從容。心若能安,則每一起心動念是否至善,良知自會詳審精察,這是「能慮」。能慮,則為人處世,接人待物無過無不及,這就是至善。

錢德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作何解呢?

陽明先生:一棵樹雖有根有梢,根梢實際上在一棵樹上,根梢是一體的,明德和親民就橡根梢一樣的關係,沒有根哪有梢,生了根就會長出梢。其實,止、定、靜、安、慮、得也是根梢關係,所以說,本末關係,終始關係,都橡根梢關係一樣。

總結一下:大學問中有大學問。

此為連載《走進王陽明的生命》第128篇

請心友將修習中的問題和困惑、

感悟發至以下郵箱,我們請老師為您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學實修者艾庭 的精彩文章:

致良知的路上時刻反求諸己

TAG:心學實修者艾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