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宋羸弱屢敗,而岳家軍長勝,秘訣不可思議

南宋羸弱屢敗,而岳家軍長勝,秘訣不可思議

宋朝一直被說成是積貧積弱的朝代,在對外戰爭中勝少負多,十分屈辱,但有一支軍隊打破了游牧民族不可戰勝的神話,甚至差點收復燕雲十六州。

靖康之役後,宋金民族鬥爭越發激烈,逐漸磨練了抗金軍隊的戰鬥力,其中嶽飛所部岳家軍,驍勇善戰,紀律嚴明,更是立下赫赫戰功。建炎三年(1129年),岳家軍在清水亭等戰中大敗金兵,收復建康 ,迎回逃亡海上的趙構朝廷;紹興三年(1133年),岳家軍揮軍北上,大敗偽齊軍,收復中原六郡;紹興十年(1140年),岳家軍朱仙鎮戰役大破金兀朮十萬大軍,逼得他準備退出開封、放棄黃河流域,而岳飛也準備趁勝追擊,收復燕雲十六州。岳家軍戰績輝煌,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岳家軍有如此戰力呢?

一、治軍極嚴

岳飛一向崇尚諸葛亮說的孫子之所以天下無敵就在於賞罰分明,因此岳飛治軍首抓紀律,兵營之內,雖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岳飛兒子岳雲在訓練的時候馬受了驚,摔倒了地上。結果他就被岳飛打了一百軍棍,罪名是訓練不力。早知道古代的棍子可不像現在這麼細,一般而言十棍下去,屁股就要皮開肉綻,四十棍足可以把一般人活活打死,一百軍棍的懲罰,不可謂不重。大家可能會說岳雲這揍挨的冤,明明是馬不給力,怎麼能怪人呢?但這就是岳家軍的鐵律-只看結果,不問原因,早知道戰場上敵人可不會給你出意外的機會。

二、正義之師

在古代生產落後的年代,很多時候戰爭打完,即使是勝利的一方也基本耗盡了軍糧,因為大部分情況,將領都會任由士兵搶掠,控制不好甚至變成殺人奪糧、擄人妻女。朝廷打輸了,受外族欺凌,朝廷打贏了,受官兵剝削,橫豎都是死,管他誰贏。因此,百姓們對朝廷作戰的態度並不積極。但岳家軍卻十分優待百姓,岳飛規定「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絕不拿人民群眾的一針一線。有一次,一個士兵不小心把一戶人家屋頂上的一片茅草弄掉,岳飛就把他五花大綁要殺他,後來那戶人家替他求情才免了死罪,但100軍棍少不了。以至於後來有一次士兵去客棧吃飯,客棧老闆敬佩岳家軍少收兩文錢,士兵求他收下說「我可不敢為了兩文錢丟了自己的命。」正因為岳家軍如此為民,因此深得人心,在抗金過程中屢次得到淪陷區民眾的裡應外合,正所謂「得道多助」,岳家軍這支正義之師怎麼能不逢戰必勝呢?

三、軍需充足

當時由於金兵入侵,徽欽二宗被俘,新建的趙構政府無力控制整個南方,地方不上交稅費,以致中央政府財政短缺,號稱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宋朝這時卻連軍餉都供應不足。韓世忠和張俊等抗金隊伍都因為軍餉不足而失去許多次取勝良機。為了解決軍需,岳飛採用營田之法,召募百姓,借貸購買耕牛、農具和種子,發給百姓耕種。後來軍隊規模擴大,岳飛又採用屯田之法,讓士兵種地,因此岳家軍糧食自給自足;另一方面,岳飛任用李啟為回易官,經商牟利,一月所得可抵全軍三月購買兵器戰馬的費用。由於較好的解決了軍需問題,岳家軍人人都無後顧之憂,「裹糧坐甲,惟敵是求」。

四、英明統帥

岳家軍之所以能創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軍事神話,遠超其他抗金武裝,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統帥岳飛本人的用兵如神和體恤官兵。岳飛自幼熟讀兵法,對用兵之道深有體會。宋朝慣例,軍隊必須按照事先皇帝準備的陣圖作戰。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又怎麼能生搬硬套遠在千里之外不了解戰情的皇帝旨意呢?所以岳飛極力反對陣圖作戰,主張:「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此外,岳飛極為體恤手下官兵,與士兵同吃同住,將士陣亡,必定親自沖入敵陣,奪回屍首安葬。一次,岳飛打完戰詢問犧牲者的情況,得知有位戰死的士兵家裡還有個女兒無人照料,就讓自己兒子娶她,把她接回家照顧。因此,全軍上下無不敬仰岳飛,唯其命行事。

從古至今,軍紀嚴者有,用兵如神者有,如岳飛這樣愛民惜兵者無,怪不得岳家軍能戰無不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的歷史視野 的精彩文章:

明知必有一敗,諸葛亮仍不願效力曹操有五大原因
諸葛亮排八陣圖,背後四大原因!

TAG:村長的歷史視野 |